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强基金经理分类榜单!(近万字的精华)

基金经理牛逼,不代表基金持有人一定能赚钱!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在中国太普遍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民选基金和基金经理时只看历史收益情况,不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也不看基金的风险情况,买了不适合自己的基金。

现有大多数理财博主关于基金经理的介绍,依然只是侧重于介绍基金经理历史业绩有多牛逼,告诉大家他们任期收益20+%(顶多再介绍下基金经理的职业背景),大家翻来覆去看到的其实就这么些明星基金经理,但依然搞不清楚,这些基金经理有什么本质区别。

而在这一篇推送,黎歌会分类给大家介绍业绩牛逼的基金经理,跟大家讲清楚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每种风格的基金经理适合在什么行情阶段买,帮助大家选择出最适合自己、最适合当前行情的基金经理,让大家真正从基金投资中赚到钱!

接下来进入正文,先来看一个分类概览,这些基金经理的名字大家肯定看过无数次了。

1 稳健型:董承非、王崇、刚登峰、劳杰男…

2 稳中带皮型:谢治宇、张坤、刘彦春、傅友兴、周蔚文、周应波、朱少醒、杨浩、何帅、冯明远…

3 进击型:刘格菘、蔡嵩松、郑巍山…

接下来依次为大家介绍以上基金经理。以下所有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01

稳健型:董承非、王崇、刚登峰、劳杰男

稳健型基金经理最大的特征是:在行业配置、风格选择上比较均衡,既会配置金融、地产、化工、建材等价值属性的低估值板块,也会配置医药、科技、消费等成长性较好、估值也偏高的板块,低估值和高估值板块基本是各占半壁江山,在单一行业上的权重也不会太高,一般不超过15%....

由于这样的行业特征,稳健型的基金经理,在各种类型的行情中,表现都不会太差,当然也不会太拔尖。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无论市场风格偏向成长还是价值,这类基金经理单年度的业绩排名基本都会排在同类基金的前25%-50%,虽然单年度的表现不算最亮眼,但胜在业绩稳定,长期业绩却能排在市场前25%。

接下来依次介绍下几位优秀的稳健型基金经理,及其代表基金:

董承非,兴全趋势投资(163402)

作为10年公募老将,董承非有着十分优秀的历史业绩,从13年底开始管理兴全趋势投资以来,任期年化收益达到22.22%,15年附近最大回撤-27%,18年附近最大回撤-23%。一直以来,他的持仓都比较均衡,没有发生过明显的风格漂移,是我目前为止最信赖的稳健型基金经理之一。

我看过一些他的采访和直播,他的投资理念是“稳健扎实、均衡制胜”——不求在牛市中赚得多,但求在熊市中亏得少;不求短期业绩的爆发,但求长期业绩名列前茅。从兴全趋势投资最新的十大重仓股来看,完全能印证他的投资理念,行业配置十分均衡,既有医药、消费、电子,也有地产、保险、建材、有色、机械等周期股。

王崇,交银新成长(519736)

王崇,交银三剑客之一,他与偏成长风格的杨浩、何帅有所不同,是一位均衡型的选手。王崇从14年底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管理的交银新成长任期年化回报30.27%,15年附近最大回撤-42%,18年附近最大回撤-22%。

王崇非常注重控制回撤风险,在管理基金时,会尽量做到行业分散、风格分散、大小市值分散、股价强弱分散。与此同时,为了追寻阿尔法收益,他在个股层面又是比较集中的,整体呈现出“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特点。从他的持仓来看,主要配置了地产、电子、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股票,能够印证他的投资理念。

刚登峰,东方红优势精选(001712)

刚登峰13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从15年9月开始管理东方红优势精选,目前任期年化回报15.85%,18年附近最大回撤-28%。他在采访中曾表示,喜欢质量和价格兼顾的公司,比较看重“性价比”,不会买入估值过高的好公司,而是要求买入公司的估值不要发生下移,同时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有所保障。从东方红优势精选的持仓来看,刚登峰的风格与王崇很像,也呈现出“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的特点,主要配置地产、电子、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股票。

劳杰男,汇添富价值精选(519069)

劳杰男目前投资年限刚满5年,算是中生代的基金经理。15年下半年开始管理汇添富价值精选,目前任期年化回报14.57%(比起其他基金经理低不少,但大家要知道15年发生了股灾,他入行的时间点是比较差的),18年附近最大回撤-22%。

劳杰男在采访中表示,他并不在意基金短期的业绩排名,追求的是为投资者创造长期15-20%的复合回报;通过均衡的行业配置,可以获得更小的回撤和更优的稳定性,而代价是短期业绩无法非常拔尖。从汇添富价值精选最新的十大重仓股来看,各行业确实配的比较均衡,券商、银行、消费、医药、电子、化工股都有。

看到这,已经快2000字了,大家是不是看的有点累了~后面还有6000字的内容呢,这是我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多月的成果,都是精华!看累的朋友,可以先把后面内容快速看个大概,心里有个大致框架,有空的时候再精读~

02

稳中带皮型:谢治宇、张坤、刘彦春、傅友兴、周蔚文、周应波、朱少醒、杨浩、何帅、冯明远

所谓“稳中带皮”,即在追求稳健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进攻性,这种类型的基金经理,一般会更加看重公司的成长性,愿意给予成长性更高的估值溢价。

从行业配置情况来看,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一般会有更高的比例配置在医药、科技、食品饮料等成长性较好的板块(有的是阶段性高配,有的是持续高配),对金融、地产、化工、建材等成长性较差的低估值板块,也会有所兼顾。

从业绩情况来看,在某些年份,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单年度的收益排名能冲进前25%,但在另外一些年份,或许只能排50%附近,比较中庸,但也不差。综合来看,长期业绩也能排在市场前25%。

接下来依次介绍下几位优秀的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及其代表基金:

谢治宇,兴全合润(163406)

谢治宇13年初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兴全合润任职年化回报28.15%,15年附近最大回撤-30%,18年附近最大回撤-29%。关于投资框架,谢治宇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在管理基金的早期,他比较强调性价比,但随着他管理规模变大,他对于公司质地的要求会更严格,但对价格的要求会更宽松,现在更能宽容高估值一些。在评判一家公司的质地时,他对成长性的要求始终是最重要的,成长性需要是持续的、可见的。

在行业配置上,他表示会主要配置偏成长性的行业,因为这样能够为组合带来较好的回报,同时也会配置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板块来平衡组合的波动。兴全合润的持仓能很好地印证以上说法,目前仓位较重的行业主要是医药、电子、食品饮料,同时也少量配置了化工、机械、交运等行业。

张坤,易方达中小盘(110011)

张坤12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易方达中小盘的任职年化回报为26.9%,15年附近最大回撤-29%,18年附近最大回撤-27%。张坤在选股时,非常看重企业的竞争力,包括它的护城河、商业模式和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从持仓来看,张坤长期重仓食品饮料行业(尤其是白酒股),占比在40%附近,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的占比也长期在10%以上。

我读过张坤不少采访资料,他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深深地折服了我。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张坤是有信仰的,以他为主题写过好几篇文章,这里就不展开了。

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

刘彦春从08-14年在博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那个阶段的业绩表现比较中庸,后来跳槽到景顺长城基金,业绩变得亮眼。他从15年4月管理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任职年化回报达到23.13%,18年附近最大回撤-26%。

刘彦春致力于寻找高投入资本产出比、高成长潜力的优秀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在他看来,高投入资本产出意味着在行业内具备竞争优势,以及良好的内生增长能力。具体指标方面,刘彦春主要比较ROE、ROIC等财务指标,关注现金流和投入资本产出变化趋势。在我看来,刘彦春的选股方式与易方达张坤非常相似,两个人的组合都呈现出高行业集中度、高个股集中度、低换手率的特征。从具体持仓来看,刘彦春长期重仓大消费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的占比长期在40%附近(其中不低的比例是白酒股)。

傅友兴,广发稳健增长(270002)

傅友兴13年初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自14年底管理广发稳健增长的任职年化回报为19.12%,15年附近最大回撤-24%,18年附近最大回撤-13%。这只基金与本文提到的其他基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广发稳健增长的基金合同规定,配置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65%,从实际仓位来看,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是围绕50%波动;而本文提到的其他基金,股票仓位基本不会低于80%。傅友兴以如此低的股票仓位获得了如此不俗的收益,足以显示其优秀的选股能力。

从股票持仓来看,他长期重仓医药、食品饮料行业,医药行业持仓占比长期维持在30-40%,食品饮料行业基本会配置10%以上,此外也会配置一些交运、有色、机械等行业的个股。简单总结一下,从股票配置来看,傅友兴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并不是太均衡,但由于其股票仓位比较低,且拥有不错的股债动态配置能力,所以净值表现出比较稳健的特征,回撤控制得很出色。

周蔚文,中欧新蓝筹(166001)

周蔚文06年底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可以算是元老级了!他从11年开始管理的中欧新蓝筹目前任期年化收益为17.15%,15年附近最大回撤-31%,18年附近最大回撤-23%。周蔚文的投资框架可以总结为“选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首先找未来两、三年增长率较快的行业;然后看公司的增长速度和质量,从好行业里找好公司;最后对企业未来长期的利润做评估,考虑其长期的竞争力和成长性。

从股票持仓来看,周蔚文从14年开始重仓医药行业,18年医药行业的占比一度达到50%。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医药、科技板块的估值较高,他在前段时间的采访中表示,“我们在去年四季度就逐步降低医药行业的配置,科技方向也减持半导体等,转向寻找自动驾驶、检测或传统行业转做科技的细分领域机会”。

周应波,中欧时代先锋(001938)

周应波15年底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中欧时代先锋的任职回报为28.29%,18年附近最大回撤-20%。近1年,中欧时代先锋的表现一般,周应波对此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中欧基金的平台发声表示,未来会把行业近一步聚焦到5G、新能源、医药医疗等领域的成长性公司(潜在表明,他认为过于一年业绩不拔尖是因为行业过于分散),继续专注于投资长期内生驱动的可靠成长股。从股票持仓来看,目前占比较高的行业是电子、传媒、医药,三者加起来大约占比45%,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往这些行业集中。

朱少醒,富国天惠(161005)

朱少醒,大家肯定都很熟悉,1个人只管1只基金,一管就是14年,任期年化回报为22.22%,15年附近最大回撤-45%,18年附近最大回撤-37%。朱少醒长期收益表现亮眼,选股能力突出,但控制回撤的能力确实不太好…

朱少醒一直以来也是更为偏好成长股,从持仓来看,富国天惠在行业分布上是非常均衡的,现阶段食品饮料、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等行业的股票均有涉及。为何如此均衡的行业配置,回撤却控制不太好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朱少醒一直满仓运作,即使在08年、15年那种亢奋的大牛市里也没有丝毫减仓…所以对于比较介意回撤的朋友,如果买了朱少醒的基金,在大牛市中需要自己手动赎回止盈~

杨浩,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519732)

杨浩,交银三剑客之一,典型的成长股选手,15年8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任期年化回报25.68%,18年附近最大回撤-18%。根据基金合同,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股票仓位需要维持在30%-70%,从实际运作来看,股票仓位在50-70%间波动。

杨浩研究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和信息系统专业,入行也从通讯行业分析师做起。他会将成长股按照Gartner生命周期(此处不展开,可自行百度)进行归类,并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成长股进行估值和投资。从行业持仓来看,杨浩长期配置传媒、电子、计算机行业的股票,三个行业占比加起来在50%左右,此外也会少量涉及地产、家电、建材、交运等行业的股票。

何帅,交银优势行业(519697)

何帅,交银三剑客之一,也是成长赛道的选手,15年7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银优势行业任期年化回报25.68%,18年附近最大回撤-17%。该基金股票仓位在60-80%间波动。(交银三剑客的基金,回撤控制得普遍不错,我观察到,这几只基金都会做一点择时,在15年和18年进入熊市前都有小幅减仓的动作,仓位摆布的节奏比较类似,正确率也不错,可能是公司集体决策智慧的结果!)

何帅在采访中表示,从17年开始他的投资框架有所变化,此前他主要通过看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行业的增速、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市场份额等来选择成长股,这种思路主要赚取公司短期业绩增长的钱,但是17年后他开始更加关注公司的竞争力是否足够强,护城河是否足够厚,短期的增速不那么重要,更关键的是持续增长的周期有多长,这种思路赚的是企业的长期业绩增长的钱。

从持仓来看,何帅长期重仓计算机行业的股票,占比一度接近60%,18年附近也曾重仓过医药股,占比一度接近3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何帅逐步加仓了不少地产龙头股,前10大重仓里目前有3只地产股。

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001410)

冯明远是工科专业背景出身,2010年毕业后,在券商研究所负责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研究,后来跳槽到信达澳银基金,16年10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算是今天介绍的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比较短的,但历史业绩确实蛮亮眼,信达澳银新能源的任期回报为36.45%,18年附近最大回撤-28%,在科技类基金经理中,控制回撤的能力算是相当优秀了。

冯明远将自己称为“专注于新兴产业的发现型选手”,作为一名科技方向的基金经理,他会深入研究产品来判断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并在在细分行业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优势、成本特色、竞争力的好公司。从持仓来看,信达澳银新能源长期重仓电子行业,该行业占比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其他科技基金经理相比,冯明远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持股集中度特别低。前10大重仓股占比加起来才20%,大多数基金的这个比例在50%左右...一般来说,持股越分散,组合的收益就会越接近市场大盘,但冯明远持仓如此分散,还能有如此好的收益,只能说明冯明远的选股能力真的强!

我听过一场冯明远的路演,也看过一些对他的采访资料,感觉他是一位谦逊、真诚、勤奋的基金经理。一般来说,基金经理路演的时候,都会明里暗里的夸自己,历史业绩好是因为自己能力强,也会表明自己能够胜任管理更大的规模....但冯明远却非常真诚地跟大家讲,他16-18年前的管理规模都比较小,19年上半年10-20亿,到了19年四季度才上到了50亿,规模小的时候,做出好业绩是相对容易的,规模变大之后,历史业绩是否能持续,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观察。总而言之,我对冯明远蛮有好感的,持续关注!

03

进击型:刘格菘、蔡嵩松、郑巍山

进击型的基金经理,具有暴涨暴跌的“渣男”属性,他们业绩好的时候非常好,能排进全市场前5%,差的时候也非常差,能排进倒数20%...

进击型的基金经理尤其偏好成长股,但与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有所不同的是,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对于成长的可持续、确定性要求较高,而进击型基金经理对确定性没那么高要求,更看重成长的潜在空间要足够大。举个简单的例子,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可能会更喜欢有80%概率赚取20%收益率的股票,而进击型基金经理可能会更偏好10%概率赚10倍的股票。从行业持仓来看,进击型的基金经理一般都重仓科技行业。

刘格菘,广发小盘成长(162703)

刘格菘,19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应该所有基民都听过他的名字。他从17年6月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任职年化回报34.77%,业绩确实很亮眼,但波动实在太大了,18年附近最大回撤高达-57%。持有这只基金的体验堪比坐过山车,运气差的朋友腰斩了,运气好的朋友一飞冲天翻倍了…

刘格菘在采访中表示,他的选股思路从2017年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更加重视行业配置,从行业中观比较中选出最有机会的行业,逐渐淡化纯自下而上选出来的个股。从持仓来看,刘格菘近些年重配过的行业主要是电子和医药,目前分别占比50%和20%(但大家有所不知,刘格菘刚入行的时候其实是地产和白酒行业的研究员)。

需要多嘴两句的是,我个人认为刘格菘对基民不够负责,19年12月初他的管理规模才70亿,19年拿冠军后,利用这个卖点疯狂宣传,新发了不少基金,散户疯狂入场,短短几个月,管理规模就飙涨到800亿元,成为管理规模最大的偏股类基金经理…相较于有节操的基金经理,刘格菘的吃相的确有些难看…有节操的基金经理出于保护基民的利益,都会控制规模增长的速度,甚至会阶段性限购…

蔡嵩松, 诺安成长(320007)

蔡嵩松其实从业年限很短,19年2月开始当基金经理,上任才一年多(对于从业年限比较短的基金经理,我一般是比较谨慎的),目前任职年化回报77.04%,基金波动也挺大,今年7月14号以来,跌幅已经超过20%…前几天,诺安成长还因为连续下跌被送上了微博热搜…

根据采访,蔡嵩松把自己定义为极致的科技股投资者,专注于寻找科技领域最有爆发力的投资机会。他的投资框架是自上而下,先找到优秀的赛道,然后再从中挑选优秀的公司。从持仓来看,他重仓电子行业,占比达到70%。

郑巍山,银河创新成长(519674)

郑巍山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也不长,19年5月开始管理银河创新成长,任职年化回报90.48%,最近跌幅也接近20%,但运气比蔡嵩松好,没被骂上热搜…郑巍山的投资方法是基于自下而上挖掘成长股,从细分子行业中选择优质或预期差较大的公司。从持仓来看,目前基本是满仓干电子…

04

如何利用以上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

说完了基金经理,我们来聊聊如何利用以上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为帮助大家活学活用,为大家举3个典型例子:

典型1:小红把股市当赌场,喜欢暴涨暴跌的刺激,享受炒短线、挣快钱,也能承担暴跌的后果。

最适合小红的是进击型基金经理,前两类基金经理太稳健,无法满足小红在股市中寻找刺激的需求…

典型2:小黄不想花太多精力研究投资,自己没有主观观点(没有看好的行业、也不会判断估值高低…),比较喜欢懒人式理财,希望长期定投或持有基金,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

建议小黄在稳健型、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中分散搭配,不要选择进击型基金经理。对于长线投资者,进击型的基金经理持有体验很差。分散搭配优秀的偏稳基金经理,可以帮助小黄更为平稳地实现财富增值。

具体如何进行分散搭配呢?可以考虑选择1-3位均衡型基金经理+1-3位稳中带皮型基金经理,尽量不要同时选择投资框架、行业偏好比较类似的同类型基金经理,否则不能形成有效的分散。比如:没必要同时选择张坤和刘彦春,因为二者风格很像,都偏向于消费行业;也没必要同时选择杨浩、何帅、冯明远,因为他们三都偏向科技行业。

典型3:小蓝具有一定的投资知识,愿意花精力钻研投资,对股市的估值体系、行业前景都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小蓝,应该结合自己的观点、看好的行业,选择跟自己最对味的基金经理。黎歌跟小蓝属于同一类型的投资者,以黎歌的观点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我是如何选基金经理的。

黎歌认为用5-10年的维度去看,A股里最有价值的赛道一定是科技、消费、医药,但问题在于这几个板块从19年以来已经暴涨了不少,涨幅基本是100%+,目前这些板块的估值都已经比较贵。我坚信,买的不贵,是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所以现阶段,我增量资金的配置重点是均衡型基金经理董承非管理的“兴全趋势”和王崇管理的“交银新成长”。等未来科技、消费、医药板块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后,我会转向着重配置稳重带皮型基金经理。

以上就是所有内容啦,洋洋洒洒快8000字了,我认真写了很久。有一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文中还没覆盖到,以后有空我再慢慢补充,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感谢阅读、点赞、关注!也欢迎各位朋友到我的公众号“黎歌笔记”(lige_notes)找我玩儿,与你分享理财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金传奇选手:最像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者——张坤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浮出水面 蓝筹股增仓较大
散户上半年“疯买”成长基金 接下来市场风往哪儿吹?
交银旗下那些值得关注的基金经理
三年三倍基金经理神爱前:以成长为主线 2022年看好这三大方向
唐颐恒之组合构建,值得普通投资者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