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谎?

今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的研究聚焦不同年龄人的欺骗行为。对超过千人的研究显示,不论老少(该研究的被试最小6岁、最大77岁),人几乎每天都会说谎。那么孩子多大的时候会开始骗人?达尔文曾经观察到自己两岁半的儿子就开始骗他了。而通过观察研究,加拿大心理学家发现65%的两岁孩子和94%的四岁孩子就开始说谎了,说谎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说谎也越多。说谎,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一种生存技能,很早就有研究发现,那些最受欢迎的孩子,也是最会说谎的孩子。

 


谎言是在与人沟通中的表达,目的是希望让他人相信一些事情,而说谎者知道这些事情是假的。儿童说谎的能力随着年龄、尤其是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进步。2008年, Victoria TalwarKang Lee提出了说谎的发展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孩子说的谎言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有所变化:2-3岁的孩子最早先开始说些“初级谎话”,这些谎话的目的是掩盖自己的错误,但是在这个阶段,孩子还不能考虑到别人的反应,换句话说,儿童的心理理论(对他人想法的理解)还不成熟。这时候他们认为别人理所当然会相信自己的谎话、别管多不合理或者多显而易见是谎话:他们认为自己说的谎话,别人都会当真。这显然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而到了4岁,孩子说谎的技术就有了长足发展,他们开始能说“中级谎话”,这些谎话更加合理、有说服力,也开始考虑听众的想法。到了78岁的时候,孩子就能说一些“高级谎话”了,这些谎话会与已知的事实相符合,还会有后续的补充说明。

 

从“自欺欺人”到“完整的谎话”,依赖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执行能力,这包括自我控制、计划、行为控制、注意、工作记忆等方面。另一个重要的能力是“读心能力”(心理理论)——要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得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知道的”、而哪些是“别人以为的”,这样说谎才能成功。“读心能力”对说谎的重要性,也使得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不善于说谎,比如自闭症的孩子很难说谎,即便说谎也很难成功。

 


儿童为什么会说谎?最初的谎言,目的往往很直接:有一些是为了自我保护,比如说掩盖自己做错的事情而免遭惩罚;而另一些则是为了获得奖励,最初是物质的(比如背着大人拿块糖)、后来也包括精神奖励(比如获得表扬);还有些为了取悦他人或者留下好印象而说谎,是一种形象管理的方法(比如“做个好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看到大人说谎,自己也会说谎。实际上,如果朋友和家人更多说谎,自己也更容易说谎。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出于自私的目的(自我保护或者获得好处)而说谎,不过有时候是出于亲社会的目的(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说谎),亲社会的谎言往往不会被认为那么糟糕。成年人判断谎言的好坏,也往往根据说谎者的动机和谎言对于他人的影响。而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真话”呢?这就是研究者们想了解的事情。有的研究发现4-6岁的孩子就已经还是知道谎言有好有坏,有趣的是,他们对朋友更常说善意的谎言,而对妈妈更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谎。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加拿大McGill大学的研究者对1006-12岁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孩子们观看了一些木偶剧片段,这些木偶有些说了真话而另一些则说了假话,而这些真话或者假话都对其他人有所影响。有一些片段中,木偶说了恶意的真话,却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话“损人利己”——揭发别人做的错事,以便自己获利;而在另一些片段中,木偶说了善意的谎话,保护了他人,这些话“损己利人”——替人认错,帮别人躲过惩罚。在看完每段影片后儿童需要判断木偶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是应该受到奖励还是惩罚。结果发现,所有的孩子都能分辨真话和谎言,不过在判断行为好坏(该奖还是该罚)时,年龄小的孩子并不关心行为对于他人造成的影响——说谎就是不好;而年龄大的孩子则会考虑结果的好坏——如果说谎是为了保护别人,说谎就没那么糟。

 

正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说谎,而并非所有谎言都是不好的,因此也有人建议与其简单告诉孩子不要说谎,倒不如让他们意识到说谎对别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了解为什么说谎从而探讨这些话题(比如朋友的意义、学习的意义等等),让孩子不单知道说谎不对、还能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Talwar V & Crossman AM(2012). Children’s lies and their detection: Implications for child witnesstestimony, Developmental Review, 32, 337-359.

  2.  Lee, K. (2013), Little Liars:Development of Verbal Deception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7:91–96

  3.  Saykaly C et al (2016). Children’sEvaluations of Tattles, Confessions,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Li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8(2), 334-3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也无妨的谎话
看透人与事的四大原则:重者隐之,轻者显之,真言如风,伪言如磐
说谎这门艺术
愚人节:哪个星座说了真话
会“撒谎”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
孩子说谎后,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建议家长都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