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纹枯病等防治
随着温度的回升,小麦纹枯病等病害已开始发生。根据商水县农业部门近日对该县城关、化河、姚集、黄寨、舒庄、张庄等乡镇的调查,目前小麦纹枯病已有零星发生,平均发病株率1.4%,最高达10.6%。由于目前田间土壤湿度较大,非常有利于小麦纹枯病蔓延发展。如不及时防治,今年小麦纹枯病将有大发生趋势。建议农民朋友力争在2月底前对麦田普防1遍,为确保今年夏粮丰产打下良好基础。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做好当前麦田管理工作,防止纹枯病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特将商水县农业局张会芳提出的防治建议刊登如下。
   
  一、发病原因及危害 小麦纹枯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麦田偏施氮肥、土壤板结、小麦生长偏弱、田间湿度较大等,均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发展。该病发生后如不及时防治,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 “白穗”而减产50%以上。
   
  二、防治时间及方法 (一)防治时间。小麦返青期是防治纹枯病的最佳时期,今年防治的最佳时间为2月下旬。(二)防治方法。1.每亩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70~8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2.每亩使用12.5%烯唑醇(禾果利)30克,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和发生?稻株受害后,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
  1 症状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魔,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魔,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秆”、“烂脚秆”、“富贵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发生。我省以前发生很少,近些年来高产地区发生日趋严重。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矮秆品种受害更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   
    一、症状   
    此病自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尤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深入到茎秆内部引起植株倒伏。叶鞘感病后,初在近水面处或水面下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很清楚的小斑。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时则呈灰绿色至墨绿色,稍带湿润状。病斑多的,可数个互相融合成云纹状大斑,致叶鞘干枯,叶片也随之枯黄卷缩,提早枯死。叶片上,病斑的形状和色泽与叶鞘的基本相似。重病叶片扩展快,呈污绿色水渍状,最后枯死。剑叶叶鞘受害重时,稻株不能正常抽穗。稻穗发病则穗颈、穗轴以至颖壳等部位呈污绿色湿润状,后变灰褐色,结实不良,甚至全穗枯死。潮湿时,病部出现近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菌丝体匍匐于组织表面或攀缘于邻近植株之间,其中结成白色疏松的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变为暗褐色的菌核,呈扁球形,似萝卜籽状。菌核靠少数菌丝联系在病部上,很易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时还可见到一层白色粉状物(担子及担孢子)。但是担子及担孢子在自然条件下的浸染循环中作用不大。   
    二、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采取培育和应用中抗以上品种,以农业防治为主要措施,结合适时施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清除菌源:要求在秧田、本田翻犁、灌水泡田时(此时菌核上浮),打捞菌核,带出田外烧掉或深埋。做到病草不还田,同时铲除田边杂草   
    2、加强肥水管理: 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要避免长期深灌。同时,合理施用N肥,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   
    (二)药剂防治   
    每亩用3%、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100—150毫升,对水 75升 喷雾或用30%纹枯利800—1000倍喷雾或用   
    B908(生防菌株)喷雾或用百抗(生防菌株)喷雾。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病”,是我市水稻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致水稻叶片枯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损失10~20%,甚者可达50%以上。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市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明显回升,每年的平均发病蔸率都在45%左右。尤其2008年为最重,据各县区植保站病害稳定期调查,平均发病蔸率达58.5%,最高丘块的发病蔸率达100%,发病株率高达46.6%,严重制约着我市的水稻生产。

       该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主要侵染源。其次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罹病稻杆、杂草和其它寄主作物上越冬,成为次要的初侵染源。再次侵染源主要是田间病株,病菌借菌丝攀缠接触传染或借菌核水流传播。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核数量、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植株生育状态以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田遗落菌核多,高温多湿,插植过密,偏施氮肥,长期深灌或疏于露晒的稻田皆有利本病发生。此外,株型密集、矮秆阔叶、分蘖株多的水稻品种较感病;杂交稻比常规稻感病。抛秧栽植虽然前期发病轻,但中后期病情激增。

      防治方法

      防治纹枯病主要以减少病源为前提,加强肥水管理为基础,化学防治生重点的综合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打涝菌核和处理病稻草可减少初侵菌源。耕田时捞取田边田角和浮在水面上的浪渣与菌核,深埋或烧毁。

      (2)科学管水。按照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要求,严格水位管理,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避免长期深灌或晒田过度,做到“浅水分蘖,够苗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浅水养胎,湿润保穗,不过早断水,防止早衰”。

      (3)配方施肥,巧施追肥,贯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灵活追肥”的原则。使禾苗前期攻得起,中期控得住,禾根深扎,叶直骨硬,叶色退淡不过黄;后期不贪青,收获时青枝蜡杆。

      (4)合理密植,改善群体通透性。

      (5)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采取“前压、中控、后保重点”的策略。即分蘖~拔节期控制病害水平扩展,孕穗~抽穗期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保护功能叶不受侵害。常用对口药剂: 20%井岗霉素WP、12.5%井• 蜡芽水剂、43%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亩用水量不得低于30公斤,并尽可能地向植株中、下部喷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稻曲病重在预防
稻曲病俗称“丰产果”,主要危害谷粒,形成墨绿色或黄色粉团,不仅影响产量,更为严重的是污染稻谷,危害人身健康。近年来随着水稻密粒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施肥量不断增加,我省稻曲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主要为害中、晚稻。现将稻曲病的病症、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稻曲病发生于穗部,每穗上的病谷少则1-2粒,多的可达40-50粒。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初时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后逐渐膨大,包裹全颖,渐变为绿色后龟裂,散布出黑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粉状,略带粘性,不易飞散,但可借气流传播,在水稻子开花时侵染花器和幼颖。

  稻曲病主要在抽穗扬花期发生,气候条件、田间湿度、氮肥施用情况对病害发生轻重影响很大。中、晚稻破口前7—10天是稻曲病侵染的危险生育期,如遇持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菌的侵染与繁殖,将导致该病大流行。田间湿度大,露重且上午露水干得迟的情况下发生较重。施用氮肥过量、过迟,叶片生长宽大而披垂,田间荫蔽,通风透光性差,稻株氮碳比失调,抗性下降,容易发病且程度加重。此外,水稻品种着粒密度对病害发生也有影响,一般着粒密的品种,谷粒上露水不易干,发生重而普遍,而着粒稀的品种,谷粒上结水时间较短,通常发生较轻或发生时间偏晚。杂交稻因其生长旺盛,叶色浓绿、郁闭且开花时颖壳张开时间稍长,有利于病菌入侵,发生程度要重些。

  结合稻曲病发生危害的各种因素,生产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稻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选用抗病良种为防治稻曲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播种前注意清除病残体及田间的病源物;清除田间杂草,深翻土地;合理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增施微肥;孕穗后期注意田间水管,勿大水漫灌、长期淹水,宜浅水勤灌,以免田间湿度过大,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与入侵。(2)药剂防治。采用药剂防治,要掌握好防治时期,关健是要在水稻破口前7—10天和齐穗时施用对药剂预防。在破口前7天左右亩用30%爱苗乳油15毫升,或43%好力克(戊唑醇)15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破口期(水稻破口40—50%)再喷施一次,连喷2次,稻曲病发病重的地方和感病品种可在齐穗期用第3次药。还可以进行种子消毒,预防稻曲病的发生,稻曲病可通过种子传播,应尽量不用已染病的稻种。浸种时用500倍强氯精液浸种消毒10小时。(冯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病虫害图谱
水稻纹枯病(全介绍)
农作物植保员|水稻的病害识别与防治
小麦纹枯病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小麦病害详解之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