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公主7中宗之死

演讲人:蒙曼

讲师简介: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代表作品 《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蒙曼说唐—武则天》等

内容简介:韦皇后表现出了效法武则天当皇帝的野心,她利用培植亲信,在朝廷和后宫拉拢支持者,制造祥瑞等方法树立了威信。在唐中宗李显的身边渐渐形成了一个以韦皇后、安乐公主为核心的弄权集团。而且根据史书记载,韦皇后为了扫除当皇帝的障碍,竟然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丈夫李显。那么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会对韦皇后弄权无动于衷呢?中宗李显真的是死于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之手吗?

全文:

  咱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讲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这个怕老婆的传统也是源远流长的。咱们现在山东地区还有一个说法,叫怕婆子,有饭吃。就说一个男人如果他怕老婆的话,可能这个日子过得会更加安稳。咱们知道在历史上唐中宗李显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怕老婆的人物,而且他也确实有饭吃,他还吃上了当皇帝这碗饭,吃的挺好。可是就在景龙四年六月的一天,唐中宗李显在吃了他的老婆韦皇后给他送来的一碗汤饼之后,却忽然离奇死亡了。而且他的这次死亡在《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等这些正史之中,还被记载为中毒而死。那么唐中宗李显这个死亡事件,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也是一桩著名的公案。

这死亡事件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是不是真的被他的夫人给毒死了呢?咱们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先交待一下唐中宗李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唐中宗李显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给他总结了三个特点。李显的第一个特点,他是一个贤夫良父。按咱们现在的说法那叫新好男人,咱们知道李显前半生生活是非常非常坎坷的,在武则天的时期他被长期流放。在流放生活之中,他体会到了来自于夫人和女儿带来的温情,所以在他结束流放生活,回到朝廷里当皇帝之后,他想要加倍补偿她们。那补偿的方法就是加倍爱她们,爱到什么程度呢?爱到怕的程度。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怕老婆的呢?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有一次唐中宗在宫里头开宴会,请了好多艺人前来助兴,艺人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一个艺人上来就说了,说我想给皇帝唱一支曲,这个曲子叫做回波辞。曲子是现成的但是词是我新编的。这个词编得有点冒犯皇帝,不知道皇帝能不能允许我唱。一说词有点冒犯皇帝,把所有人的好奇心就都给调动起来了。那李显也表现出很大度那个样子,说行啊,你唱吧,不管你唱什么,我都不怪罪你。这个艺人就唱了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话,回波尔是栲栳,这句话其实没什么意思,因为回波辞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凡是唱这种乐曲,第一句话都是,回波尔时什么什么,固定格式。那栲栳是什么?栲栳是一种竹子编的大框,它放在这儿也没有意义,就是确定一个韵脚,以后整个曲子押上韵,所以,第一句话可以不作解释。第二句就有意思了,怕妇也是大好,说怕老婆啊,那可是一件大好事。第三句,外边只有裴谈,说在宫外怕老婆最典型的就是裴谈了。第四句,内里无过李老。那在我们宫里头怕老婆的第一号人物,就是我们的李皇帝,李老。那这艺人一唱完,大家就哈哈大笑。

那咱们就得说一说了,为什么李显和裴谈能够荣膺李唐王朝最怕老婆的人这样的荣誉称号呢?他们有什么先进事迹啊?咱们先看看裴谈这个人有什么先进事迹。裴谈当时是一个御史大夫,三品官,那在外面也是高官,平常吆五喝六的很有威风。可是一到家里,就对夫人是俯首贴耳。好多人觉得不理解,就问他,说你怎么这么怕老婆啊?裴谈说,我这个怕老婆啊,那可是一以贯之的事情,从来都怕,为什么呢?我觉得老婆太可怕了。当初我刚刚娶她的时候,她还年轻啊,我看她就像活菩萨一样,你说哪有人会不怕活菩萨呢?所以年轻时候我怕她。那后来人到中年了,她给我生了一大堆儿女,这时候呢,我再看她啊,就像九子魔母一般,你想我是一个人啊,哪有人不怕九子魔母呢?到现在呢,我老了,她也老了,你看她满脸皱纹,脸也黑了,她还偏偏爱擦粉,她把那粉往脸上一擦啊,猛一看跟鬼似的,你说哪有人不怕鬼的呢?所以我从小到老我都怕她,我没法不怕。裴谈这个名言一出来啊,当时是传为笑谈啊。那你想,把李显和裴谈并列,我们也可以想象,李显平常是多怕他的夫人韦皇后了。那么这个艺人唱完这个歌词,他就看着李显,李显还没表态呢,韦皇后先表态了,韦皇后说唱得好啊,给我赏。马上就赏给这个艺人一大捆丝绸。那么唐中宗他在旁边也只能是嘿嘿干笑,不敢有别的表示。

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李显和裴谈并列,那确实是一点都没有冤枉他。那既然是怕老婆嘛,那在工作啊,生活啊,各个方面就得处处想到服从太太的需要了,服从到什么程度呢?他甚至允许韦皇后公开包养情人。在史书之中,留下明确姓名记载的韦皇后的情人有两个,一个叫做杨均,一个叫做马秦客。这两个人还都有专业优势,杨均是什么人呢?杨均这个人特别擅长烹调,可能韦皇后比较好美食,好美食爱屋及乌,连美食家一块儿喜欢,所以很喜欢杨均。那既然好美食,可能有时候吃得不合适了,就容易有点消化方面的疾病。这时候呢,这马秦客,马秦客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了,为什么呢?这马秦客是一个医生,平常没事就给韦皇后做做保健工作。所以这两个人当时在韦皇后身边都属于非常得宠的人。其实我们也可以分析分析韦皇后这个心理,她为什么一定要包养这个情人呢?我想啊,她这时候是处处想跟她的婆婆武则天来比一比。在韦皇后心目中武则天就是她的榜样,武则天做过什么,她也要原封不动照搬着做一遍。武则天包养情人,韦皇后自己也要养情人。只不过武则天是在唐高宗死后才开始有情人的,而韦皇后呢,时时处处都要把这个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她就提前了,在唐中宗李显还活着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公开的情人。那么李显看见太太有情人,怎么样,他不是怕老婆嘛,也只好听之任之,表现出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这是对夫人。

解说:通过蒙曼副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唐中宗李显是一个怕老婆的人,而且李显的怕老婆在当时的社会,也是妇孺皆知。但是唐中宗李显对此并不避讳,因为中宗没有忘记韦皇后曾经陪伴自己流放房陵,度过了那段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所以苦尽甘来的李显对韦皇后的所作所为都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那么如此爱老婆的中宗李显,对于自己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又会爱到什么程度呢?

那咱们刚才说他是贤夫良夫啊,他不仅对夫人好,对女儿也特别好。对这个安乐公主好,咱们上集也讲过,安乐公主当时无论想办一件什么事,都是自己直接起草好了诏书,然后把诏书蒙上,让唐中宗盲签,唐中宗一般也都会答应她的这些要求。你看政治上的大事都可以这样糊涂决定,生活上他就更不会干涉安乐公主。在生活上把安乐公主照顾得是无微不至,怎么个照顾法呢?咱们说过,安乐公主是个大美女,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个美女也要有好衣服来陪衬,唐中宗就大张旗鼓地给安乐公主张罗置办服装。在安乐公主各种各样的服装之中呢,有两条裙子最为著名。什么裙子呢?这个裙子啊,在正史上的记载叫做百鸟羽毛裙,是用各种各样鸟的羽毛织成的。这个裙子的工艺水平可太高了,怎么高法呢?它在正面看是一个颜色,你在旁边看,又是一个颜色,你放到太阳底下看,是一个颜色,拿回屋里在阴影里看,又是一个颜色,等于一条裙子能够变换出五颜六色的色彩,一条裙子能当几条裙子穿。而且更叫绝妙的是什么呢?这裙子的图案是什么呢?就是各种各样的鸟,它用了什么鸟的羽毛来织这条裙子,就把这个鸟的图案在这个裙子上表现出来。而且每只鸟只有一个小米粒那么大,这是一个相当精湛的工艺。那为了置安乐公主这条裙子,唐中宗李显是动用国家的力量到岭南地区大肆去捕杀那些热带鸟,热带的,亚热带的。那时候动用国家的力量,让州县都去围捕。经过这么一番围剿之后,好多珍稀鸟类,当时在岭南就绝迹了,简直是制造了一场生态灾难。这是唐中宗对女儿的关心。

那么既然爱女儿嘛,爱屋及乌,连女儿的孩子也得爱。安乐公主跟武延秀生的那个儿子满月的那天,唐中宗和韦皇后都去了。去了之后,就在安乐公主的府邸上发布大赦令,大赦天下,让全国人民都沾染一下安乐公主生儿子所带来的喜悦之情。那我们翻遍史书,可以看到安乐公主当时提到的几乎所有的无礼要求,唐中宗都能满足。唯一提到有两次唐中宗没有满足安乐公主的要求,哪两次呢?一次就是我们前头讲过的安乐公主要求当皇太女,唐中宗想来想去没敢答应。另外一次,我们可以管它叫昆明池事件。昆明池是怎么回事呢?昆明池是当时皇家的一个池塘,有点相当于北海在清朝的那个位置。安乐公主有一次跟唐中宗提出来了,说我想要昆明池。她为什么想要昆明池呢?是因为她想跟她的姐姐长宁公主斗富。咱们知道唐中宗和韦皇后亲生的女儿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安乐公主,李裹儿。另外一个就是长宁公主。长宁公主比较大,虽然不像安乐公主这么得宠,但是跟其他公主相比,也是相当得宠的。这两个人都有钱,又都是亲生的女儿,所以没事儿就在一块儿斗富。怎么斗法呢?就拼命地烧钱盖房子,你盖一个好的房子,我盖一个比你还好的房子。最后两个人争相盖豪宅,豪宅都什么规模呢?外面看跟皇宫一样,内装修比皇宫还要豪华。可是这样斗来斗去,其实是很难分出水平高低的,你投钱我也投钱,这个房子越盖越好,很难一下子一眼看出谁高谁低。那安乐公主不干,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她盯上昆明池了。她觉得如果我能把这片池塘拿到手的话,这个长宁公主可是拿不到的,因为可以说长安就这么一个昆明池,就跟父亲提出这个要求。可以昆明池对于唐朝来讲,那也是李唐皇室祖业啊,而且当时池边还有老百姓以捕鱼捞虾为生呢。唐中宗也是想来想去没敢答应。他这么一不答应,这个安乐公主可生气了,说你不是不给我吗,我自己也开凿这么一个昆明池来。就在长安城里踩点去了,踩来踩去,找到一片洼地,当时还要老百姓在那儿住着呢,没办法,都给我搬迁,搬迁完了,安乐公主就在那儿开发池塘了。挖了一个广袤数里的这么一个大池塘。风景比昆明池定还好呢,就取名为定昆池,一看这就是跟她老爸示威啊。可是唐中宗呢,他不气不恼,还带领大臣到这儿给安乐公主助兴来,领着大臣在定昆池上泛舟。所以可见他对安乐公主那真不是一般纵容。所以我们说了,唐中宗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贤夫良父,比现在的所谓新好男人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说:通过蒙曼副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唐中宗李显对于曾经与自己共过患难的妻子韦皇后在生活和政治方面都给予充分的自由。对于女儿安乐公主更是百依百顺,让人感觉在唐中宗李显的心中,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就是他的太阳和月亮。那么中宗李显是不是只会爱别人,不会爱自己了呢?

唐中宗李显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第二个特点啊,他还是个享乐主义者。他不仅爱家人,他更爱自己。其实这还是一种补偿心理,本来嘛,他早年吃的苦头比较多,所以当了皇帝之后,想着再也不能吃苦了,一定要善待一下自己。怎么善待自己呢?他就敞开了玩儿吧。唐中宗李显特别特别爱玩儿,他爱玩儿什么呢?首先他爱打毬,这个毬是一个毛字旁加一个实事求是的求字。它是一种皮做的圆形的球,有点像现在的足球,但是还不一样,因为它既可以打,又可以踢,还可以在马上拿着球杆打,有点像现在马球那个样子。那当时上行下效啊,唐中宗李显既然表现出对打毬的浓厚兴趣,那整个上流社会也都以打毬为最高时尚。唐中宗李显的两个女婿,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的丈夫,为了讨好老丈人,都拼命地苦练毬艺。就跟《水浒传》的高俅一样,没事就在那玩儿毬。那为了玩儿毬,他们还得建一个高级毬场,这高级毬场怎么高级法?那时候不兴铺草皮,也没有现在这种塑胶制品,但是一般的土场子,它容易尘土飞扬。人一跑起来或者马一跑起来,这个环保效果不好。他们就从保持地表湿度这个角度着手。怎么样才能不让尘土飞起来呢?这两个女婿一合计,在上面洒油,用食用油整个把赛球场给铺了一遍。这样无论是人跑还是马跑,跑得再激烈,也不会飞起一个土星来。就是这样,风靡一时。那打毬这种运动,不仅在唐朝风靡,当时吐蕃人也喜欢打毬。而且那时候唐朝还恰恰又跟吐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派金城公主去吐蕃那儿和亲。第一次和亲不是文成公主去的嘛,唐中宗这时候派了一个金城公主去了。既然让金城公主去和亲,吐蕃那边怎么也得来使者迎亲啊。迎亲的使者一看,原来长安城也流行打毬啊,就跟唐中宗提出来了,说这样吧,咱们搞一场友谊赛吧。我们这边出十个队员,你们这边也出十个队员,咱们打一打看,看谁的毬技更高明。唐中宗一想,好啊,那就搭了个看台,唐中宗和吐蕃使者在那儿看,下面各出十个球员在那儿打。本来嘛,唐朝是主场作战,按道理讲应该稳操胜券,不过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是有轻敌心理,还是人家吐蕃人水平确实是高,反正开始连打了几个回合,都是唐朝那边失利了。这唐中宗可太没面子了,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全国打毬还打不过吐蕃,这不行。他就叫停了,说不行,我们不能这样打,我们刚才派出的是业余选手,水平不高,现在我们派我们的职业选手来,再跟你们比。而且我们既然是职业选手,我们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政权,我们也不能欺负人啊,这回咱们不是十个对十个了,我们出四个选手,你们还照样出十个选手,咱们再来打一场。吐蕃一听刚才你十个打我都打不过,现在四个还行吗?没问题,打。结果李唐这边,四个运动员就出场了,出场之后那把毬打得是花样翻新。只见这个毬就在上下翻飞,马也在左奔右突,吐蕃那边虽然是十个人,但是基本上连毬都看不见了。所以这样一来呢,四个人把吐蕃的十个人打赢了,大获全胜。

咱们看唐中宗李显,他不仅仅喜欢像打毬这样有技术含量的运动,他还喜欢一些群众运动,什么运动呢?比方说他还喜欢拔河,组织一个大臣拔河队。咱们知道,大臣嘛,越当大官年纪也就越大,其实好多都七老八十了,平常连走路都已经不大稳当了。这时候让他们拔河可把这些大臣给害苦了。你看,两边拔,那拔赢了是往后仰,拔输了又往前趴,反正不管是往后仰还是往前趴,都半天爬不起来,四肢在那儿乱动。唐中宗李显一看特别开心,每次看人摔跤他就笑,这也是他喜欢的一项运动。

另外唐中宗李显可能是长期关押的缘故,冷清怕了,回到长安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这么繁华,他又当上了皇帝,怎么样呢?他就非常喜欢凑热闹,哪儿热闹往哪儿去。咱们说哪儿最热闹啊?现在大家也知道,市场最热闹。所以唐中宗李显就喜欢跑市场,看人做生意。可是唐朝跟现在又不一样,当时呢这个商人的地位比较低,而皇帝又最为尊贵。你说一个皇帝去看商人做生意,这个不太合适,那怎么办呢?唐中宗就决定在宫里头搞模拟市场,让宫女都扮成摆摊卖货的,大臣,公卿大臣都扮成小批发商,到宫女这来买货。买货卖货嘛,就得有讨价还价,有叫的,有骂的,还要趁机小偷小摸的,唐中宗一看这个热闹景象,非常开心,这还是平时的娱乐。那到了节假日,唐中宗就更赶热闹了。当时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就是元宵节。景龙二年的元宵节,唐中宗和韦皇后就到长安城里去观灯。光他们两个观灯去不过瘾啊,人少了冷清啊,把几千宫女也都带上了。那到了长安城里头一看,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满街都是人,谁还分得清哪个是宫女,哪个是市民啊,所以好多宫女就趁这个机会逃跑了,不在宫里过这种清冷寂寞的生活了。等到唐中宗和韦皇后看完了灯,看完了热闹回到宫里再一点人,几千宫女还剩下一半了。好多长安城里的单身汉就在这一天娶到了从天而降的漂亮老婆。这是李显,他非常非常爱玩儿,是个快活人。

解说:通过蒙曼副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中宗李显是一个非常爱玩儿的皇帝,而且玩得很有花样,简直有些玩物丧志。在历史上,唐中宗李显也被认为是一个糊涂天子,那么李显究竟做过哪些糊涂事呢?

咱们说他自己个性这么快活,又经常跑到街上去与民同乐,是不是老百姓都特喜欢他,这还真不是。当时好多人其实一点都不喜欢他,为什么?因为他工作方面太不合格了,他是个糊涂天子。这也是李显的第三个特点,他还是一个糊涂皇帝。怎么个糊涂法呢?首先是李显这个人选官太滥了。咱们都知道,官是有官位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啊,只有一个官位出现空缺,才能补一个新的官僚进去。所以如果都按制度办事的话,这个官肯定不会滥。可是咱们也知道,一切制度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当时负责选官工作的是谁呢?有两个人,大家可能还都有点印象。一个叫崔湜,一个叫郑愔,咱们讲过,这当年都是武三思的高参,武三思的狗腿子,后来武三思死了以后,又接着为中宗和韦皇后效力。这两个人不是什么好人,贪污纳贿,一年的时间,把这个三年的关缺都给用完了。所以一下子官就非常多啊,那咱们说他们选官的标准是什么呢?基本上讲,谁给他们行贿,他们就选谁。当时还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候选人,为了早点当官,就去给崔湜的爸爸送礼,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路线打动崔湜,然后早点当官。可是这个崔爸爸他老了,有点糊涂爱忘事,他收了人家礼之后,没把这个事儿告诉崔湜,崔湜当然没有关照这个人,这个人就落选了。落选他不高兴,我这钱不白花了嘛,就找到崔湜质问他。说我给你家亲戚送礼了,你家亲戚也收了,你怎么就不让我当官呢?崔湜一听没这事啊,表现出一付义正词严的样子,说你说吧,我这个亲戚是谁,回家我把他打死。然后这人就说,您可千万别这么打,为什么呢?您要一打死他,您也别在这儿当官了,你直接回家守丧三年得了。崔湜一听才明白,原来收人家礼的是他爸爸啊,一下子羞得脸红脖子粗。

咱们说光是选官滥也就罢了,当时还有一个大的问题,什么呢?好多人根本就没有经过正当的选举途径,也当官了。那怎么回事?因为咱们知道啊,在唐中宗时期,有好多有权势的宫廷贵妇。比方说,唐中宗的两个女儿,长宁公主、安乐公主,还有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妈,韦皇后的妹妹等等好多人,跟唐中宗的私交都不错,她们手里也掌握权力。如果想让谁当官,就直接跟唐中宗一说,唐中宗就手写一个敕书,然后斜着封上,直接交给政府,意思就是说这是我皇帝的私人关系,你就不要审了,直接让他们当官就可以了。当时人把这种官就叫斜封官。那咱们也知道,这个宫廷贵妇的面子可不是随便卖的,她们让谁当官呢?谁给我钱就让谁当官,而且是明码标价。任何人,不管你出身如何,有没有资格,有没有经历,只要你拿出三十万钱来,马上就可以给你官当。这样一来,好多做生意致富的,甚至好多别人家的奴隶罪犯等等,都通过花钱就当上了官。这一下子政府可就是乌烟瘴气了。所以这官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滥。多到什么程度呢?最后连官厅都坐不下了,新任官员上任,找把椅子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官多得过分了。唐中宗不仅让这么多不该当官的人当官了,而且他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官和官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有一天上朝的时候,有一个御史和一个宰相吵起来了,这个御史就去弹劾那个宰相,说你在跟吐蕃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卖国行为,你收受了吐蕃人的贿赂,想要给他们不该给的领土。你想一个宰相啊,被人指责为卖国,他心里非常紧张啊,所以不顾得什么朝仪了,马上就跟那个御史吵起来,说我什么时候卖过国啊?我是一心为国啊,你要说我卖国,你肯定不是好人,你想栽赃陷害,两个人在那儿吵。那咱们说,这个时候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应该怎么办呢?这皇帝如果负责任啊,他应该去调查一下,因为事涉宰相,事涉土地,这样的是大问题,不应该糊里糊涂地解决。可是唐中宗李显是怎么办的呢?他给这两个人和稀泥了。他说这样吧,你们也别吵了,你们两个就当着我的面结拜为兄弟吧。你们结拜为兄弟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你们就不要吵了。所以当时人一听唐中宗这种解决方式都是摇头叹息,管它叫和事天子,和事佬,说他这样做毫无道理。这是唐中宗糊涂的地方。

解说:通过蒙曼副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唐中宗李显在处理政事上,确实是一个糊涂人。他不仅不能修身,也不能真正地齐家,更不可能做好治国平天下的工作。在中国古代,这样的皇帝也不太少见,很多皇帝都是这样糊里糊涂终老一生。可是据历史记载,李显这个糊涂皇帝竟然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毒杀了,那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蒙曼副教授对于李显之死会做出怎样的评价呢?

那咱们说,唐中宗李显他是怎么死的?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人毒死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什么意思呢,按照这个说法是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他们和皇后私通这个事情被泄露出去,害怕中宗怪罪他们。而韦皇后本身她想当皇帝,安乐公主想让韦皇后当皇帝,然后她当皇太女,当然接着也是当皇帝。反正这几拨人都觉得唐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就一块儿合谋,把唐中宗给毒死了。

可是大家信不信这回事啊?历史毕竟是胜利者写成的,咱们也知道,虽然我们也还没有讲,但是想来大家知道,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可都是日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啊。会不会有人陷害她们?我个人认为,虽然说唐中宗是在忽然之间,没人征兆的情况下死亡的,虽然历史上各种记载都众口一词地认为是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合谋,虽然说安乐公主和韦皇后的政治野心也是昭然若揭的。可是,我还是认为,唐中宗李显不是被毒死的。为什么呢?我有四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在现存史料之中,第一次提到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那是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的一次政变之中。这个政变是针对韦皇后发动的,当时指挥政变的一个将军就对他手下的士兵说,韦皇后毒死先帝,所以我们今天也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这什么意思啊,这是一个战场上的动员啊,实际上这是在给政变找一个好的理由,是不是实有其事,这是非常值得怀疑。

第二个理由是在《旧唐书.安乐公主传》中,根本没有提到安乐公主曾经给父亲投毒这回事。《旧唐书》对安乐公主没有任何好印象,提到了安乐公主过去的好多生活细节,比方说贪污纳贿啊,比方说想要当皇太女啊,还有想要昆明池啊等等这些坏事都给记载上了,可是唯独没有记载她曾经给父亲下毒这件事。那我们就可以肯定,不是说《旧唐书》的作者想要袒护安乐公主,而是在当时人们并认为唐中宗真的是被安乐公主和韦皇后毒死的。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是什么呢?第三个理由是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在她们死后,都是以礼安葬。所谓以礼安葬就是按照她们当时的身份,对她们进行埋葬。那韦皇后呢?是以一品之礼埋葬的,安乐公主是以三品之礼埋葬的。为什么她们能够以一品或者三品之礼埋葬呢?关键因为她们是中宗的皇后和女儿。所以既然能够以这样的身份埋葬她们,就说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她们只是政治牺牲品,而不是说杀死丈夫和父亲的凶手。如果当时就认定她们是杀父杀夫的凶手的话,根本不可能再承认她们作为妻子和女儿这种身份。这是我的第三个理由。

那第四个理由是什么?第四个理由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当时没有毒死中宗的现实需要。咱们知道,毒死皇帝也好,还是毒死丈夫,毒死父亲,这都是大罪,按照唐律来讲,这属于十恶不赦之罪。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肯定不会有人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那当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有没有这样的现实需要呢?没有。因为虽然韦皇后包养情人,但是唐中宗早就知道了,他没有什么表示,顶多在有的时候流露出不悦的情绪。不悦就是不高兴,哪一个妻子会因为自己的丈夫表现出一点不高兴就想要把他杀死?安乐公主更是这样啊,唐中宗没有任何对不起她的地方。那有人说了,她们不是想当皇帝嘛,她们想当皇帝唐中宗占在那个位子上,就是对不起她们啊。可是大家要清楚,她们确实是想当皇帝,不过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此时的政治积累还是非常非常不足。如果唐中宗还活着,她们还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继续借助唐中宗来发展势力,可以慢慢做得更成熟,她们怎么会在这种情况下,在自己的实力还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就先去砍倒身后遮荫的这棵大树呢?这是脑残行为,应该说安乐公主和韦皇后还没傻到那个份上。

那么基于这四点理由,我就认为,唐中宗他不是被毒死的。虽然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但是我们还得替她们洗刷罪名,她们应该不是杀人犯。那可能有人就关心了,那既然不是毒死的,他是怎么死的呢?怎么死前就没有任何征兆呢?我个人认为啊,唐中宗李显很可能是死于突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唐皇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遗传病史。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他们的儿子也有这种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想象的事情。另外虽然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表现出长期的病症,比方说唐高宗咱们知道,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叽叽歪歪,就开始整天生病,可是咱们现在医学也都证明了,有好多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而且一旦发作,猝死的可能性相当相当大。所以我认为唐中宗李显可能就是死于突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死前没有任何征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推测。不过无论这个推测任何,唐中宗之死对于当时派系林立波诡云谲的唐朝政坛来讲,还是一场大地震。那么李唐这艘大船以后将会由谁来掌舵呢?唐朝又会发生怎样的政治变幻呢?请看下集《韦后专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为何会死于李隆基之手?
公主听谗言想当女皇帝 嚣张跋扈直呼太子奴 太子领兵血洗驸马府
武则天秘书伺候两位皇帝,风光三十年被一士兵杀死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唐朝的猛人——李重俊
武则天与唐朝的女人们
唐中宗李显为何那般宠爱韦后?为何宠爱安乐公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