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雎谮穰侯

 败也客卿

 

--司马光评范雎谮穰侯(臣光曰8

 

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昭襄王的母亲去世。不久,昭襄王即解除了舅舅--穰侯魏冉的所有职务,并将他赶到封地--陶邑去了。司马光据此写了第八篇“臣光曰”:

穰侯魏冉拥立秦昭襄王,替他剪除所有的政敌。举荐白起为大将,向南攻取鄢、郢(楚都),向东拓地至接境齐国,迫使各国俯首称臣。秦国能够益发强大,得归功于穰侯。虽然他的骄恣专权与贪婪,足以惹祸上身,但也没有到范睢所说的那个地步。而范睢这个人,也并不是忠心为秦国谋划,初始就是想取穰侯而代之,所以才刻意寻找穰侯的软胁下手。结果使秦王断绝了母子大义,失去了舅甥亲情。范睢真是颠覆他人的能手。

司马光评点范雎,固然是要指责他的不近人情,连亲情与孝道都离毁,不情之甚。但我以为,司马光的潜层意思当不仅仅指此,却是道出了战国时期所有客卿的共同本性:逐利。只要有机会,定要将挡路者拉将下来,取而代之,然后自己富贵。至于忠不忠国家,倒在其次,因为天下国家之多,自有留爷之处。范雎扳倒魏冉,便是这样的赤裸裸。

昭襄王的哥哥武王,自恃勇力,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公元前307年,跟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晚就死了。武王没有子嗣,诸弟争立。魏冉力挺昭襄王取得王位,并一一剪除其他对手,居功一也。之后,魏冉举荐白起为将,眼力确是了得。白起攻城掠地,东向击败“三晋”和强楚,“诸侯敛手而事秦”,司马迁赞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居功二也。

魏冉的亲姐姐是宣太后,昭襄王的母亲。又有大功,天线又出奇的粗,因此魏冉四任秦相,大权独揽。日子久了,做事便经常不请示昭襄王而擅自行动。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魏冉擅自将夺得的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纳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70年,魏冉使人伐齐,夺取刚、寿二城,再次扩展陶邑的地盘。这就为范雎离间魏冉,提供了口实。或者说,昭襄王的不满,为范雎的离间提供了楔子。

秦国的一统河山,说起来当有二大因素:地理的因素和智囊的因素。地处西北边鄙的秦国,占有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之大部及周边区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关中地区,占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人众不过30%,然而财富的占有量,却居天下的60%。”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也讲:“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这是地理的因素,前方打战,全靠这天然粮仓的源源补给。

而秦人黄土坡般的开放视野,大着胆起用外来“务工人员”--客卿,亦为秦朝的一统山河,提供了雄厚的智力基础。商殃、张仪、范雎及后来的李斯,相继执掌秦国国政,奠定或者越发张扬了秦国的扩张性格。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这样评价前辈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阴,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对李斯的评价非常之高。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了,对于魏冉和范雎这两个人,李斯和司马光的评价大不一样。李斯甚至将“废穰侯”亦做为范雎的功迹之一。或是魏冉的执政秦国,老是替自己打小算盘,与秦国的扩张性格大不相同,亦裹住了大秦前进的脚步,故为李斯所不取。由此可见,李斯评点魏冉与范雎,是从秦国发展的历史大势来论功过排座次的,自然范雎得第一。而司马光评这两个人,是着眼于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以故肯定了魏冉而批评了范雎。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结合起来看,或更全面。

不管怎么说,范雎是个了不得的人,这是可以肯定的。但范雎的上台很是不地道,我以为这也是后来的秦王朝所以失鹿中原的孽缘之一。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出使齐国被疑泄露国家机密,险被魏国丞相魏齐打死。后辗转来到秦国,有个叫王稽的人很赏识,引荐给昭襄王。范雎见昭襄王始用心机。他假装不知道宫中禁忌,到处乱跑,遭到驱赶:“大王来了,你还敢乱跑。”范睢回了一句,我不知道什么大王不大王,我只知道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这一招果然见效,因为触及昭襄王的隐痛。昭襄王将他请到私室,屏退左右,很客气地称他先生,向他讨教。范雎毕竟还摸不清楚昭襄王的底牌,所以欲言又止者三。

昭襄王见状,索性说:“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话虽这么说,但要离间人家母子的关系,不是闹着玩的。于是范雎打算先从外围入手,先试探试探我的话昭襄王听不听得进去再说。然而就是这个不经意的“试探应手”,却搞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远交近攻”策略,并成为秦国后来的国策,终使秦成帝业

范雎说:魏冉绕过韩、魏而国,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得了齐国的地盘再多,也不是你秦王的,距离太远了嘛。因此提出与魏冉完全不同的军事思路,即麻痹远邻,比如齐国,蚕食近邻,比如韩魏,最后通通扫荡之。昭襄王大喜,虽然没有听到所需要的全部答案,但毕竟听到了很重要的一半,于是以范睢为客卿,“与谋兵事”。魏冉的军事决策权被剥夺了,时在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

四年后的公元前266年,范雎瞧准时机已经成熟,便把四年前昭襄王想听而没听到的另一半话,和盘托了出来。还是那个意思,秦国不能只有太后、魏冉,而没有大王的地位。结果是,范睢不但扳倒了魏冉兄弟,代之为相,且连太后也一并扳倒了。铁石心肠的昭襄王将母亲也一同废了,将穰侯逐出关外。穰侯最后忧死陶邑。

软舌子会不会杀人?答案就在上面。范雎当然深知其中利弊,在当了十多年丞相之后的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主动接受蔡泽的劝,称病逊去相位,不久死于封地应城,算是善终。但对秦国来说,客卿之间的倾扎与势利,却是丧钟的敲响。秦国真是成也客卿,败也客卿啊。

范雎的明智退身,并没有给跃跃欲试的客卿们以足够的影响,反倒是他们的倾扎与势利,越发赤焰张天。蔡泽大言说一定可以取代范雎的相位,其咄咄逼人的口才,把也是人精的范雎逼到无法回旋的墙角,最是战国雄辨家的代表。蔡泽劝范雎,且以秦国的商鞅、越国的文种为戒,别到时侯落个身首异处的结局。惊心的范雎主动让出相位,并举荐了蔡泽。而蔡泽为相也只几个月,即遭到攻击,害怕被杀,也辞职离去。

最后是客卿李斯,亦师法这样的手段,倾扎了同门师兄弟韩非。而李斯也以这样的势利,最后倒向宦官赵高一边。赵高知道胡要想当上皇帝,丞相李斯的一票举足轻重。于是他对李斯说,在你与蒙恬之间,谁最能得到扶苏的信任?李斯想想相位估计保不住,遂与赵高成谋,矫诏立胡亥而杀扶苏,终至江山溃败。

 

 

 

 

附:臣光曰8: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虽其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亦未至尽如范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直欲得穰侯之处,故搤其吭而夺之耳。遂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倾危之士哉。(《通鉴》卷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臣|范睢:秦王稷宁杀白起不杀睢
白起之死:清洗穰侯的党羽,控制兵权的秦君
史上亲政时最老的国君——秦昭襄王
魏冉伐齐大胜被免相,昭阳伐齐怯战升令尹,是秦压倒六国又一要因
应侯范雎:踩着魏冉与白起的尸体上位
31范雎历史功绩被严重夸大:放逐魏冉、逼杀白起,任用私党丢城失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