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通俗史83——司马炎建立西晋、广封王

               中国通83

          中古史__司马炎建立西晋、广封王

    上集讲到30岁的孙休挂了,因为太子才10岁,吴国大臣们迎立孙和的儿子孙皓继位,等孙皓的皇位坐稳当以后,回头就杀掉了孙休信任的权臣濮阳兴和张布,又逼死朱太后,杀孙休的两个10岁左右的儿子,然后开始放心大胆做皇帝了,对吧?

    当时司马昭听说后,就派人到吴国做孙皓的工作,孙浩也挺识时务,给他回了信,然后两国开始书信往来,感觉还不错。第二年司马昭中风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直接继承了相国职位和晋王的爵位。孙皓也派官员到洛阳悼祭司马昭,然后两国继续友好往来,孙浩又迁都到武昌,并派人到洛阳献上土特产,表现得越来越恭顺。

     又转过年来,司马炎逼曹奂禅位于他,曹奂敢不答应吗?于是司马炎像曹丕当年一样登基称帝了,定国号为晋,也就是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并立次子司马衷为太子。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因为司马衷有点痴呆。

    然后他又把司马懿以下的宗室子弟全封为王,并且都以郡为国,多的几万户,少的也有几千户,而且可以养兵,这就埋下个大祸患,把中国人害惨了。他看到曹操后代的势力太弱,因此丢了江山,却没看到汉文帝以后那些皇帝,为了削藩费了多大劲儿,这就说明他的历史学的很一般。

    不过他封了许多司马氏为王以后,确实感到踏实多了,当然也把贾充、裴秀等老臣,以及自己信任的大臣都封了公侯,并善待蜀汉刘禅及曹魏的宗室,不久又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收获了不少民心。这样他的皇位就更稳固了,然后,他又开始逐渐改革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于是他说,“尚书台由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共同掌管,协助朕处理朝中政务,下设六部尚书,分管全国政务九卿及地方官员,全按尚书台的命令行事。中书省由中书监和中书令负责,掌管诏书、文书的拟定工作,和尚书台一起参议朝政。门下省各官员不但要帮朕谋划,还有权审查尚书台的文书。

    从此三省六部制,就彻底取代了三公九卿制,效率大大提高,晋国实力也稳步增加。

    这时东吴孙皓已经任命陆逊的侄子陆凯为左丞相,万彧为右丞相,有人建议趁司马炎刚即位,没精力顾及边境时,趁机发兵晋国的地盘。

    陆凯就上奏说,“兵是不得已才用的,如今边境没有战事,正好休养民力,积蓄财力。如果朝廷越来越奢侈浪费,遇到灾害时怎么应对?而且武昌地势太高,土质不好,全靠从江东运输物资,耗费了太多的民力,不适合做国都的。以前吴大帝时宫中人员不足百人,现在已经上千了,耗费财力实在太严重了。另外你身边的臣子大都没什么才能,只会拉帮结派,陷害忠良,这是损政害民啊!我希望陛下节省开支,少扰民的政令,严格选拔官吏,那么就会使民众喜悦而愿意归附,国家就会长久安定了。

    孙皓看了陆凯的奏章以后,很不高兴,“左丞相仗着自己德高望重,总是没事找事,我真想罢免了他。算了,先派间谍到晋国观察形势,把国都也迁回建业吧。”

    回到建业以后孙皓又说,“以后二千石工资以上大臣家里的女子,每年必须申报姓名和年龄,15岁就要进行考察,筛选,没有被宫中选中的,才可以出嫁,否则免官流放。”

    东吴的那些士族们一听,都气坏了,“这个家伙也太霸道了,想把东吴的优秀女子都一个人霸占了嘛?”从此吴人更讨厌孙皓,忠诚勤政的官员也离他越来越远。

    不久,晋国的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编纂的(泰始律)完工了。司马炎大喜,亲自来到尚书台编纂处,并说,“尚书郎裴楷,你给大家读一遍(泰始律)吧。”

    听完裴楷朗读的(泰始律),大家都说好,中书侍郎张华等人说,“(泰始律)减除了从坐、族诛等歹毒严苛的条目,符合宽以驭民的策略,对安定民心大有益处。应把这些重要内容广泛张贴到各个驿站,以告示民众。”

    司马炎说,“好,把(泰始律)诏告天下,重要条目广泛张贴于各个驿站。”这说明晋朝的政治环境是很清晰明白的,对吧?

然后司马炎又说,“河南尹杜预,你负责考核各个官员,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杜预就说,“我们现在考核官员的方法,都是汉代后期遗留下来的,条令细密繁琐,但却舍本逐末,效率低下,根本不适用。不如命那些身在高位的官员,每年考核统领内的官员,并主要考核官员的政绩,然后六年评议一次,全部优良的破格提拔,优多劣少的平级调任,劣多少的降职,全是劣的免职,有对品评徇私情的,不符合公正议论的,交付监察部门劾察。

  结果司马炎让大臣们讨论,贾充等人极力反对,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这就是司马炎的弱点,从谏如流,但明断不行。

  然后司马炎又开始实行灭吴的计划,并说,“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统领荆州各项军事,坐镇襄阳任命征东大将军司马攸统领青州各项军事,坐镇临淄,任命镇东大将军司马,统领徐州各项军事坐镇下邳。

  当然主攻方向是荆州,羊祜可是西晋时期文武兼备的第一名臣,到任以后先安定民心。因为晋朝的荆州属于落后地区,有许多地盘都是从东吴手里抢来的,所以羊祜与东吴人开诚布公的讲信用。并张贴告示说,“东吴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要为难他们。”因为羊祜治理有方,民众安居乐业,移民到晋国的东吴人反而越来越多。

  然后羊祜又说,“屯田是长远安定边疆的策略,所以尽量减少守边、巡逻的士兵,多开垦农田。只要我们有存粮,就有应战的实力。”结果他自己的侍卫只剩十几人,全军开垦了800多顷农田,等到攻打东吴时,根本不用调运粮草,因为存粮够吃十年了。你看邓艾当年在淮河沿岸屯田不缺粮,羊祜又在荆州屯田不缺粮,晋国的实力能不强吗?

  不久,东吴左丞相陆凯去世了,孙就把他的家人逐出京城,让吴国人非常寒心。后来大司马施绩也去世了,孙皓便任命镇军大将军陆抗统领西陵和公安等地,西陵就是现在的宜昌。

  但陆抗也是负责任的名,而孙又那么任性,经常干损害朝政的事,所以陆抗也上奏说,“现在晋国比我们强大得多,我们实力不强又政务衰败,民众治理的很不好,全凭长江天险为疆界,实际这是靠不住的,我想到这些就睡不着觉,吃饭都没有味道。但我宁可冒犯你,也不可以欺骗你,所以我恭敬地陈述适合时势的建议,使你能够听到。

  但自负的孙皓怎么会听进去陆抗的建议呢?好在陆抗的语气很恭敬,他也没为难陆抗。然后陆抗开始研究整治东吴西部的军事部署。

  这时晋国尚书令贾充越来越受到司马炎的信任,权势越来越重,并与中书监荀勖等人结为党羽,影响就更大了,朝中大臣都憎恨他们。有一次司马炎就问裴楷,“现在我们的朝政有哪些得失呢?”

  裴楷是裴秀的堂弟,非常清正,于是说,“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之所以不能与尧舜等圣贤相比,只因为朝中还有贾充之徒而已,所以应当多招用德才兼备的人,不应当让天下人看到你以个人偏爱用人。”司马炎笑笑就过去了,不过心里也开始反思。

  这时鲜卑秃发部的树机能又开始侵犯骚扰秦州和凉州了,司马炎就听从其他大臣的建议,命贾充统领秦州、凉州的军事。贾充当然不愿意去了,于是让荀勖为他想办法,荀勖等人就进一步贿赂杨皇后,让杨皇后劝说司马炎纳贾充的女儿为太子妃。

  司马炎就说,“我都说过了,卫瓘的女儿有五个优良品质,而且卫氏家风好,儿子多,容貌美好又身材修长,皮肤洁白。而贾充的女儿有五个大缺点,家风不好,妒忌又少子女,容貌丑又身材矮小、皮肤黑,为什么还要劝我呢?”

  他最后还是架不住杨皇后、荀勖等人的经常劝说,同意了太子司马衷娶贾充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也就不用离开京城了。这就是司马炎的弱点,即使判断出来好坏,也不能做出最有意义的选择,结果又给中国社会下一大隐患。

  你看,司马炎文武兼备,平衡关系掌控的又好,愿意追随他的人也多,轻松就建立了晋朝。但封了十几个宗室为王,还让他们养兵,选个太子还有些痴呆,给太子娶的老婆又人品不好,那你说他死以后朝中还会保持平衡嘛?失去平衡后的晋朝会怎样呢?所以说,历史研究的不透彻,容易犯大错,有作为的国君也不例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简史(27)孙皓——杀人为乐,最不堪的三国英雄后代
第十期:曹操,找到自己的墓了吗——三国皇帝谱
从孙策立业到孙权大帝,飘摇的东吴集团将何去何从
东吴皇帝孙皓何以从明主沦为昏君?
三国唯一的一位暴君,亡国之后依旧霸气不减
绝佳战术!西晋统一三国的最后一战,妙计破东吴,一人收买民心,一人势如破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