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将奇谋:一百二十五、母马引马叉拒战船

 一百二十五、母马引马  叉拒战船

               ———李光弼巧计守河阳

这个故事出自《新唐书·李光弼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

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已进入第五个年头。这一年三月,史思明杀安庆绪,并其众;四月,自称大燕皇帝。九月,史思明兵分四路南下,再次攻唐。

这一年七月,李光弼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知诸节度行营,遂以河东五百骑驰赴东都洛阳。此时,史思明已先后攻占汴州(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逼近洛阳。李光弼认为兵力不足,洛阳难以坚守,而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北接泽州(治今山西晋城)、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利则可以进取,牵制叛军西进;不利亦有退路,表里相应,能伸能缩,即所谓猿臂之势。于是,他令东都留守韦陟率领属下官员和家属撤往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以西,又令河南尹李若幽率领官员和民众出城躲避,自己率军两万连夜退据河阳。

史思明进人洛阳空城后,害怕李光弼抄袭其后路,不敢久留,乃退屯白马寺(洛阳东北郊)南,筑月城于黄河南岸,与河阳唐军对峙。

河阳有三城,南城、北城筑于黄河南北岸边,中潬筑于河中沙洲上,三城以浮桥相连。十月,史思明率军进攻河阳,派骁将刘龙仙至城下挑战。李光弼坐镇南城指挥,命裨将白孝德出战,击斩刘龙仙。叛军余众大骇,不敢继续进兵。

史思明军中有良马千余匹。为炫耀自己武力,动摇唐军军心,史思明下令,每天将战马牵到黄河岸边的沙滩上洗刷,而且循环不止,以示其多。几天来,唐军士兵议论纷纷,很多人对叛军的兵强马壮表示忧虑。这种现象引起了李光弼的注意。这天,他在北岸详细观察后,识破了史思明的险恶用心。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出了一个计策。

第二天,李光弼下令征集五百匹母马,而将其马驹和母马分开,栓在城内。等到叛军赶着大批马匹到河边洗刷时,就将母马全部赶到黄河岸边。正在奶驹的母马,不愿意离开它们的小马驹,被强行赶到黄河岸边后,便全都嘶叫不已。河对岸叛军的战马都是公马,听到北岸母马们的嘶叫,便一匹匹春情勃发,纷纷叫唤者全部游到北岸来了。唐军士兵们乐坏了,把这些良马全部赶进城内。

史思明炫耀武力不成,却白白损失一千多匹良马,气得暴跳如雷,叫骂不绝。为了摆脱李光弼的纠缠,他出动战船数百艘,以几艘点着火的船开道,企图乘流而下,烧毁浮桥,西进潼关。李光弼早已识破他的诡计,事先准备了数百根长木竿,用许多大木头固定木竿的底部,又在木竿的前面用毡子裹上铁叉。火船驶来,唐军用带铁叉的木竿迎击。火船被铁叉叉住,动弹不得,一会儿功夫就焚烧殆尽。唐军又用铁叉叉住战船,在浮桥上用擂石车发射巨石。敌船中石者无不沉没。史思明见无法取胜,只好撤军。

史思明又派兵至河清(河阳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亲自率军至野水渡防御,天黑以后,只留部将雍希颢率兵千人守栅,自己则悄然返回河阳。史思明认为李光弼只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便派骁将李日越率五百名骑兵于夜间前去劫营,企图活捉李光弼。李日越至野水渡,得知李光弼早已离去,不敢回去见史思明,未战便投降唐军。雍希颢带其见李光弼,光弼厚加款待,收为心腹。叛军骁将高庭晖听说后,也投降了李光弼。

有人问李光弼:将军怎么这么容易就把史思明的两员战将收服了?李光弼笑着说:史思明认为我不善野战,总在寻找与我在野外作战的机会。这次听说我领兵在外,十分高兴,以为李日越此次必能将我生擒活捉。他万万没有料到我早已返回河阳。李日越没有捉到我,害怕受到责罚,所以就没敢回去见史思明;高庭晖觉得自己才略远胜李日越,听说李日越投降后很受宠任,所以也前来投降了。

诸将听了,无不悦服。

史思明接连受挫,便率主力再次进攻河阳。但激战数日,却毫无进展,只好下令退兵。

  李光弼用少量兵力扼守河阳三城,使史思明无法西进潼关,并大量杀伤了敌人,为唐军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揭秘)鏖战河阳 之(七)智斗史思明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为何说李光弼就是史思明的天敌?
[上下五千年]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李光弼用何计谋大败叛军史思明?详细了解李光弼的计谋!
李光弼和史思明:一生的敌人(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李光弼简介与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