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身许国 国难面前谱大义(2)
三载训练  甘苦自知

和西施一起进宫的还有从其他地方征选的女子,都是姿色出众,聪颖过人。其中就有同乡女子郑旦。

由于连年战争,在越国即使是都城,也不见繁华。西施和众女子进宫不久就被安排开始训练。王后带领人员对这些女子逐一挑选,安排合适的师傅教她们技艺。琴棋书画,样样都需要涉猎。西施身姿曼妙,体态轻盈,是学舞的最佳人才。针对这一特点,王后挑选了越国最好的歌舞伎培养西施,同时,在步履、礼仪等方面也加紧训练。在师傅的指导下,西施发奋苦练。练习的日子是枯燥的,有时候一个动作得练上好几天,一种礼仪要重复几十遍。练习的日子也是辛苦的。闻鸡起舞于她们而言再普通不过。对于花样年龄的西施来说,能不能坚持,是她最大的问题。她也有过退缩的念头,很多个夜晚因为疼痛醒来的西施都会有怨恨,为什么一个弱女子要承担救国的重担。然而每每此时,西施就逼迫自己想这百废待兴的国家,想父老乡亲的困苦和希冀。新的一天来临的时候,她如往常一样走进训练房。只是一天比一天认真,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悠扬的曲声中,西施翩跹起舞,范蠡隔窗相望,看着这苦练的女子,心中越发不是滋味。他看到了她的挣扎,也看到了她的努力与隐忍。他又何尝不是在隐忍与挣扎中度日如年的。

三年苦练,西施终于习得一身好舞艺,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曼妙之美。与西施同期进宫的女子都学有所成。为了更好的实施报复计划,越王在王后和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尽早送美女入吴。这一任务又一次落到了范蠡的肩上,文种从旁协助。

 忍辱负重  功成身退

是时间出发了。西施与众女子身着量身定做的华丽宫服,在宫女的带领下,款款走出厢房。越王、王后、范蠡等众人早已等侯在马车前,看着这些衣着华丽的少女,豆蔻年华就要卷入国家纷争,范蠡心里又一次揪紧。王后逐一审视,不断的点头微笑,女子明白王后的意思,颔首回应。

带着王后的嘱托,范蠡一行启程了。木舟从会稽出发,顺着江流西行,经过苎萝山就到了诸暨。

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此行的目的,也不知何时能归,甚至是否有命返回,便泪流不止。船头的范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第一眼见到西施,她就被这个美丽的女孩吸引了,看着夕阳下她单薄颤抖的身影,范蠡明白她对家乡的眷念,对未来的迷茫。没有犹豫,他决定在此停泊一宿。

此时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气依然炎热。月上柳梢,西施独自站在江边,想着自己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委身吴王,心头充满酸涩。望着月光下清澈的江水,西施缓缓脱下了衣服,滑进水中,希望留清白于此。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吴国。但由于吴国大臣伍子胥的阻挠,美女入宫成了大问题。几经周折,在文种的打点下,众女子以“献礼”的身份得以入宫。时值吴国国力强盛,以为越国无足为患。夫差答应见范蠡一行。酒宴丝竹声中,越国美女和着乐声款款起舞。醉意朦胧中,夫差瞥见西施清澈的眸子,不禁沉醉其中,自此夫差开始走上了衰败的道路。西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打动夫差,她厌恶酒气冲天的夫差,但是想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她选择了忍辱负重。

面对西施的顺从,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为了讨好西施,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在歌舞中,西施尤擅长 “响屐舞”,夫差便命人专门为她筑“响屐廊”。 “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建造而成。西施穿着木屐在廊上起舞,裙上系小铃,木屐声、铃声、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夫差如醉如痴。从此沉湎于西施的美貌与舞蹈中,疏于朝政。

虽然夫差对西施百般的好,但自始至终西施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讨厌这种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讨厌女人中的尔虞我诈,无数次梦中她都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村庄,回到了溪边继续浣纱,但梦醒了她还得继续欢笑、继续讨好夫差。她盼着,盼着越国强大的那天,这样她就解脱了。

夫差日渐骄奢,狂妄自大,不顾人民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开战。他还听信伯嚭的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几年下来,貌似强大的吴国,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勾践在范蠡、文种等大臣的辅助下,励精图治,越国国力一天天强盛。公元前473年,勾践借机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信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拔剑自刎。

夫差一死,群龙无首,吴国大乱。西施看着宫中慌乱逃窜的宫女、官员,心潮翻滚。她知道,使命完成了!她明白吴国灭亡意味着什么,只是可怜了无辜的百姓。对于越国百姓,她是功臣。对于吴国百姓,她却是罪人。打点好行李,她避开了前来接她的越国马车,踏上了返乡的征途,她希望家乡的水能洗清她的罪孽。

返程没有车马,没有随从,但也没有沉重的担子。西施混在逃乱的百姓中,昼夜兼程,回到了家乡。

 后注:关于西施从吴国返回后的命运,历来众说纷纭。最可靠的三种说法是:1、西施从吴国返回后被越国王后下令杀死了,王后认为:如此红颜,留着只能是祸水,不如早日杀死。2、西施从吴国悄悄回到了家乡照顾母亲,母亲死后她欲跳江自杀,正在跳江之际,范蠡赶到,想要拉住西施,但没有成功,西施最终还是跳水身亡。3、西施从吴国返回后,就和范蠡一起隐退,泛舟五湖。

再多的说法也磨灭不了西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究其原因,是她以身许国的深明大义。这种爱国之情,时至今日,仍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亲爱的朋友,你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 | 四大美女为何唯独西施称“子”
战争与“性贿赂”:西施的“爱国行为”令人扼腕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终于灭亡吴国,范蠡请示道:“西施该如何处处置?
西施与范蠡的隐秘爱情 之续二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上)
西施姐姐 范蠡哥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