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交通与文化交流[图](2)
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罗盘针以及纸币等,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中国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所采用。中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西亚,伊儿汗国大臣拉施特哀丁曾编写过有关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西方各地人士东来,也把拜占廷、阿拉伯文化带到东方来。著名的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献《万年历》,并制作许多天文仪器,用来观测天象。叙利亚人爱薛曾在中国创建广惠司,用阿拉伯医药之法治病。

  著名的马可波罗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他的父亲曾到东方经商,到过上都(开平),受到忽必烈的接见,西归后向罗马教皇转送了蒙古的国书。1271年,马可波罗随父和叔父前来中国, 1275年在大都(北京)会见忽必烈并得到赏识和信任。以后仕元17年,历游中国各地,或奉命出使外国,到过占城、印度和西亚等地。回意大利后,根据他的口述而记录下来的《马可波罗游记》,叙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及元朝的政治制度、行政机构、军队、驿站、经济文化生活、宗教习俗等,对中国的富庶与繁荣备加赞扬,为之惊叹不置。所记均为目睹身经之事实,为研究东西交通和蒙古历史的珍贵史料,对欧洲了解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真实情况,起了巨大的作用。1253年,方济各派教士卢卜鲁克东来传教,他带有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的介绍信,先抵君士坦丁堡,然后渡海,从克里米亚登陆东行,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见到了拔都汗。后来又到和林,见到了蒙哥大汗。他归欧后著有《行记》一书,向西方介绍了蒙古及东西交通的情况。另有意大利人鄂多里克和马利诺里的旅行记,也留下了东方和东西交通的真实记录。

  在中国和中亚,也不乏类似这样的人物。中国旅行家汪大渊和周达观的旅行记,介绍了东南亚、中亚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风土习俗等情况,所记皆为身经目睹,资料十分珍贵。生于大都(北京)的畏吾儿人景教僧侣拉班·巴·索马,于1278年旅行到了伊儿汗国,后来奉巴格达总主教之命出使西方。他于1287年启程,历经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斯、罗马、巴黎和伦敦,先后会见了法王腓力四世、英王爱德华一世和教皇尼古拉四世。伊本巴图塔是摩洛哥人,他从家乡出发朝觐麦加,然后经撒马尔罕抵印度,他在那里当过法官,又当过派往中国的使节。后来回到摩洛哥,重新开始他的旅行,先到西班牙,然后向南进入非洲内陆,到达廷巴克图。当他最后返回摩洛哥定居时,他的旅程已达7.5万多英里。这些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增进了东西方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宗教也随着蒙古的征略而更广泛传播、交流。蒙古人原来信仰萨满教,是一种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通神的巫师称萨满,他兼幻人、解梦者、卜人、星者、巫师于一身,他在人和鬼神之间起媒介作用,为人们占卜吉凶、医治疾病、消灾求福,社会地位十分重要。但萨满教没有形成严密系统的思想体系及完整的组织机构,和具有高度文明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相比,原始得多。由于蒙古统治者感受到这种差距,为达到“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统治目的,他们对帝国境内的各种宗教一律实行宽容政策,准许各教自由传播,不搞一教独尊,也不搞宗教迫害,对待各教一律平等。不仅如此,而且蒙古王公贵族还亲自参加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宗教仪式,祈求福佑,蒙古大汗也接受各教长老的祝福。至于各教教义的差别,他们则不甚了解,也不介意。这样,就给帝国境内各教,特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使这三大宗教得到明显的前进。
   

  登封观星台

  蒙古人最先是从克烈、乃蛮等部接触到基督教(景教)的。蒙古帝国形成后,随着西方教士的东来,与基督教的接触渐多。拉班·巴·索马出使西方时,在罗马见到教皇尼古拉四世,介绍了蒙古情况。1289年,教皇派意大利教士孟德科维来东方传教,他于1293年泛海到大都,后来见到成宗铁木耳(1295—1307年)并得到许可在中国自行传教。他在大都兴建了第一所教堂,由此基督教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传播。14世纪初,泉州设立了主教区,后来罗马教皇还向中国派遣总主教,元朝与教皇也互有使臣来往。元朝覆亡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随之停顿。

  中亚、西亚各地,一直是伊斯兰教占统治的地区。蒙古征服时曾一度受挫,巴格达被攻占而且遭到破坏,哈里发被杀戮。但不久,伊斯兰教逐渐对征服者取得优势。合赞汗改宗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在伊儿汗国取得独尊地位。钦察汗国的统治者,也在14世纪改宗了伊斯兰教。而且这些改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后来逐渐伊斯兰化,从而丧失了蒙古族的特征。在中国,伊斯兰教也有很大发展。元朝与各汗国来往频繁,中亚、西亚各地的穆斯林商人、学者和旅行家等来华者,络绎不绝。元朝对各族穆斯林统称回回,称伊斯兰教为回教。来华的回回在中国一些城市设立清真寺,仅和林一地就有清真寺二所。从海路来华的回回更多,早在1281年就有以两位穆斯林为首的使团经南海来元朝。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播于东南亚各地,苏门达腊就是伊斯兰教最早的立足地之一。


  佛教原来盛行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地,元朝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考虑,特别优容佛教—喇嘛教。喇嘛教原来主要流传于西藏地区,忽必烈为了巩固西藏的统治,扶植上层喇嘛掌握地方政权,佛教地位日益提高。到元朝中、后期,其势力凌驾于各教之上。1260年,喇嘛教长老八思巴被尊为帝师,并率领一些吐蕃语文学者重新研制蒙古文字。1269年,新字颁行,成为元朝统治的官方文字。以后相继被封为帝师者10余人,西藏政教大权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喇嘛教由是大为发展,传播于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中亚等地。

  选自:世界史·古代史(下卷)第七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可波罗病死中国
宋金元文化交流(二)
课堂实录 | 张帆:元朝的统治 III:征服与和平——元代的对外关系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的作品目录
横扫中亚的蒙古人,为什么选择主动“同化”?
1265年2月8日,成吉思汗之孙伊儿汗国建立者旭烈兀逝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