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交流(1)
论文摘要: 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西交流间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上交流的频繁与开阔,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依然有着犹存的魅力。明与帖木儿帝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页。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明朝与亚洲诸国交往史的研究,一般侧重于明朝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而对明朝与中亚诸国交往关系的研究,则很少有人涉及;同时,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学者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研究明朝和西亚从海路方面的交往关系,而研究双方陆路交往的也比较少。事实是,明王朝通过陆路与中亚、西亚的交往是古代中西关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时期,我国的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与中亚、西亚的陆路交往在中国史与世界史上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这方面的内容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笔者不揣浅陋,对明朝与十四世纪的帖木儿帝国的交往,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十四世纪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是十四世纪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强国。在谈明朝与其交往前,笔者先对其作简单介绍。  
  十三世纪初,忽必烈在争夺汗位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把辽阔无垠的窝阔台汗国的土地赐给了立下汗马功劳的察合台汗的后裔。察合台后王的封地被许多拥有大片领地的封建主拥兵割据。1321年随着乜先不花的死去,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东察合台占领今中国新疆一带,西察合台则占有阿姆河和锡尔河间的河中地带。二者互相争战不息,居住在西察合台境内的多为突厥人。此时,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也被同化于突厥族。  
  帖木儿的祖先是察合台汗国内的世臣世仆,得到渴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沙赫里)作为采邑。1336年,帖木儿便在此出生。帖木儿属于西察合台境内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巴鲁剌思家部落,巴鲁剌思蒙古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近亲。  
  在十四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东察合台汗国秃忽鲁·帖木儿父子二代企图统一察合台汗国的战争中,巴鲁剌思起先投靠东察合台汗国,保存了实力,继而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1370年雄才大略的帖木儿推翻了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宣布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并即位为西察合台的苏丹。他利用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组成强大的军队,并以河中地区作为他的广袤的帝国的中心和战争的根据地,开始四处扩张,侵略邻国,同时趁呼罗珊统治者内讧之机,于1380年完全控制了河中地带和花剌子模。  
  帖木儿占据肥沃富庶的河中地区后,想入非非地要追踪成吉思汗的伟业,建立大帖木儿帝国。他在位三十余年间(1370—1405年),进行了多次对外大规模的扩张。正巧当时的中亚邻近之国如伊儿汗国、印度、钦察汗国,都处在四分五裂的局面,这就给不可一世的帖木儿的对外扩张侵略造成了有利机会。他想把首都撒马尔罕城建成世界上最美、最壮观的城市。因此,每次战争之后,他都要把战利品以及工匠、艺术家和占星家等送回都城。帖木儿野蛮的侵略战争使得各国遭受到空前的浩劫。1404年,大军齐集在从沙赫鲁黑亚到萨乌兰的锡尔河一线上,准备远征中国。但就在出发在即的时候,1405年回历8月18日,帖木儿死于讹答剌,这位战争狂魔终于停下了他的脚步。此时的帖木儿帝国的疆域西起幼发拉底河,东至锡尔河和印度德里,北抵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二、明朝与帖木儿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虽然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统一,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不少元朝的反动力量,这些残余势力或多或少对明朝的统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盘踞在大漠的北元政权对于明朝而言,更是心腹大患。明朝急需恢复和发展与中亚、西亚的交往,以此来牵制北元政权的残余势力。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便欲通西域,“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卷《西域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摘抄:察合台系的兴衰<十四世纪黄金家族在中亚重启战端>1
安卡拉战役:蒙古征服者史诗的最后一章
蒙古大汗送给帖木儿一只猎鹰,帖木儿看了一眼后却笑道:他死定了
蒙古帝国发展历史疆域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关于中亚及新疆的历史(一):蒙古帝国
蒙元帝国的三次西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