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思想犯"李贽(2)
辞了官的李贽很难养家糊口,还为生计丢掉了学术。

    能找到博学的人请教,就是快乐。55岁的他携妻从云南直奔湖北黄安的天台书院,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兼职做家庭教师。不幸的是,他招收女弟子要求个性解放、主张自由的“异端邪说”,这与耿家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水火不容。李贽就从耿家搬出来,迁往麻城,投靠另一位知己周思敬,开始了孤寂的学术流浪。

    这一回,不住朋友家了,住寺院。第一站,住维摩庵,算是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第二站,住龙湖芝佛院,在周思敬资助下读书参禅。结果,李贽红火成了思想明星!举国上下,满城尽是李贽“粉丝”。工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他去山东写作;历史学家焦竑替他主持新书发布会;文坛巨子袁氏三兄弟跑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他进行了三次友好的宗教交流;全国各大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李贽一开坛讲学,管你是哪座寺庙,在什么深山老林,和尚、樵夫、农民,甚至连女子也勇敢地推开羞答答的闺门,几乎满城空巷,都跑来听李贽讲课。这下子,李贽成了横扫儒、释、民的学术明星,从此明朝竟出了个前所未有的大众偶像。

    李贽学说,哪来如此魅力?他流浪各地,执政多年,自幼的反叛精神和个性思想被激活,在几千年来“三纲五常”的“无我”教条下,喊出了人人皆圣人、可以有自我的心声。就冲着这一点,能不得到饱受压抑的儒学士子、平民百姓欢迎吗?  1600年,76岁高龄的李贽回到了龙湖,打算终老在此。此时,老对头耿家终于发难了。罪名是:僧尼宣淫。

    大臣们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和尚与尼姑、妓女、淑女的故事,万历皇帝在逮捕令上作出了批示:“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令下诏狱治罪。他的著作一概查抄烧毁,凡收藏保留者,严惩不贷!”

    听到抓他的锦衣卫到了,身体羸弱的李贽竟快步走出来,大声道:“是来逮捕我的吧,快给我抬来门板,让我躺上去。”锦衣卫目瞪口呆,只好把他抬进了监狱。

    “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来死,反等出祸。”然而,万历皇帝并不打算让他死,思想的传播已经扼杀,桃色新闻又不是什么死罪,皇恩浩荡其实也很容易。于是,李贽既没受什么刑,还可以读书写字,牢狱条件也不错。最终的判决书下来了,李贽一看:送回老家,地方看管。他顿时失望了:一个自由的斗士,怎么能够被看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
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 用剃刀追求自由(转自国学网)
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贽
【雀巢】李卓吾与耿定向及耿氏家族(随笔)4
李可攻癌2号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四
君子不如野人李贽传奇一生 | 中国文化研究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