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李庄镇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

李庄镇——义字当先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170126《记住乡愁》第三季第十七集)

   



坐落在四川省宜宾市的李庄古镇,自古以来就有“万里长江第一镇”的美名,沿江而建的小镇在长江的波涛声中,静静地走过了1400多年的岁月。

南北朝时,李庄已是长江沿岸货物的集散地,桐油、茶叶等西南特产顺江而下,丝绸、陶瓷等江浙货物沿江而上,南乡北地的客商在这里往来贸易,南腔北调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古镇风韵。

如今,在这座川南小镇上,独具江南特色的封火山墙,仍在为人们防风避火。层层叠叠的石板老街依旧人来车往,见证着古镇的历史与今天。

记者蔡丽娜:“来到李庄,行走在古巷里的石板路上,看着两旁错落有致的川南民居,和斑驳古朴的会馆庙宇,让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历史上,李庄曾经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商贸重镇,水码头上船只密布,客商云集。如今,繁忙的景象已经随着历史的脚步渐渐远去,但码头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却在古镇人的口中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南梁时期,李庄曾被人们称为“打渔村”。“打渔村”与下游的南溪县相隔30多里,中间既没有村,也没有店,往来船只停泊小便。拉船的纤夫们在湍急的江水边喊着号子,沿着江水逆流而上。只有一口气把船拉到“打渔村”,才能歇息。在“打渔村”码头附近有一座龙君庙,庙主姓李,当地人称“李氏姑”。辛苦往来的纤夫们常到龙君庙烧香祈福,祈求出航平安。看着纤夫们身上的褴褛衣衫,背上磨出的道道血痕,和眼中虔诚的目光,想到纤夫们每日如此辛劳,所得只能糊口,李氏姑心中很不是滋味。

李庄镇居民左照环:“船工们到李庄来之后,她都给他们提供煮饭、缝补、洗浆衣服。在她的影响下,我们李庄的群众也效仿她,李氏姑就在船工当中流传开了,所以很多地方的船工都慕名到李庄来。”一根线,一碗水,虽然所值金额不高,有时却能解他人燃眉之急。李氏姑的义举持续了数十年,这个长江边的小小渔村,也渐渐成为了纤夫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李氏姑去世后出殡那天,她帮助过的纤夫们从各地纷纷赶来,船只停满“打渔村”的码头,为了纪念李氏姑,大家一致决定,把“打渔村”的名字改为“李庄”。一个女人的姓氏,化作了一座村庄的名字,被人们世代铭记,乐善好施的传统,也就由此扎根在了这片土壤中。

随着外地客商的纷至沓来,到了明朝时,李庄已经成为长江边一处繁华的商贸重镇,往来的货船络绎不绝。当时,船工纤夫们从下游来一趟李庄,需要大半天的时间,由于劳动强度大,出汗多,带的水往往不够喝,每次到了李庄,他们都口渴难耐。

码头附近有一户姓罗的人家,看到船工们无水可喝,便邀请他们去家中喝上一杯热茶。李庄镇居民左照环:“开始来的人很少,后来来的人多了,主人家就忙不过来,忙不过来干脆就用一个大石缸,把茶烧好以后放在里面,任何人都可以喝。最后,这些船工纤夫们,都把这种叫作‘施义茶’。”



在罗家的影响下,古镇上的居民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摆起了免费茶摊,慢慢地,这样的茶摊,就从江岸一直延展到整个古镇,持续了数百年。今年75岁的颜光荣老人,50多年前曾是一名船工,喝过“义茶”的他,一直把这份温暖记在心中。李庄镇居民颜光荣:“上岸以后,就在这个地方有几张桌子,摆上了很多杯碗,船工们随便地可以把茶舀来喝,也不收钱。”小小的一个“义茶摊”,简简单单的一杯水,让这座长江边的小镇处处充满着温情。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福建、广东、江西、湖北等地的大量移民,迁入李庄,他们带着家乡的文化,在古镇里建起一座座极具地方风情的会馆、庙宇和宫观,如今,一部分老建筑,已经消散在了历史的时空中。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却在古镇里世代相传。



历史上,李庄曾有一座张飞庙,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猛将,他忠肝义胆的故事流芳千古。相传,张飞追随刘备之前曾是一名屠夫,所以,后代的屠夫们都推崇张飞为祖师爷。清光绪三十一年,李庄镇的屠夫们为了方便祭祀,集体出资在古镇上建起了一座张飞庙,可是,庙修好后,却发现门上缺了一副对联。屠夫们不通文墨,只能向他人寻求帮助。李庄镇居民左照环:“南溪的文化名人包弼臣,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很受感动,特地从南溪赶到李庄来,跟屠夫们讲了张飞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故事,后来还为李庄的桓侯宫写下了这么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就是,‘释严颜,俾后世人臣皆知大义;铭刁斗,见汉家名将不是无文’。”包弼臣借这副对联,表达了对张飞义薄云天的推崇,也颂扬了屠夫们崇文尚义的精神。在这副对联的鼓励下,李庄的屠夫们再行义举,他们当场做出决定,以后每卖出一头猪,就捐出一块银钱,靠着这笔资金,屠夫们在镇上建起了一座“私立翼德小学”,凡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一律免收学费,在琅琅的书声中,轻财重义的精神在古镇上世代传承。

记者蔡丽娜:“李庄不仅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古老小镇,更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革命岁月的历史留存,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以义为先的李庄人在滚滚的儿狼烟中,高举着民族大义的旗帜,写下了不朽的战斗诗篇。”



20世纪初,中国陷入动荡,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强敌入侵。1918年,驻守泸州的朱德来到李庄,向当地青年宣讲中外形势,号召他们参加革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17岁的李庄青年张守恒,被朱德的演讲深深打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张守恒组织了南溪武装起义,在他的领导下,打响了近代四川农民起义的第一枪。然而几年之后,张守恒在一次战斗中意外被捕。张守恒外孙俞培林:“我的外公张守恒,在1934年11月中旬的一天,在邛崃县开会,他看到21军(清乡军)烧毁民房,抓捕群众,当时他奋不顾身地拿起了手榴弹,向敌人开火,他当时只有两颗手榴弹,这两颗手榴弹扔了以后,敌人围上来就把他抓捕了。”张守恒被捕之后,敌人对他许以高官和金钱诱惑,想从他的口中获取游击队的情报,结果挽回的却是他的嗤之以鼻。张守恒外孙俞培林:“他立场很坚定,所以破口大骂,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敌人就用刑,用刑以后把他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在严刑拷打之下,张守恒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最后无计可施,恼羞成怒,在第二天夜深人静之时,秘密杀害了张守恒,虽然张守恒牺牲了,但是他的大义凛然和舍生取义的精神,却一直鼓舞着古镇上的人们。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北方大面积沦陷,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南迁。当时,西南许多地区,都已接纳了大量疏散人口,物资紧缺,自顾不暇,同济大学为了觅得一处安身之地,委托在四川的校友代为寻找,最后找到了李庄。从未遇到过如此大事的李庄人,接到求助后,立刻召开了全镇大会。面对这群千里流亡,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李庄人发出了一份日后影响到全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十六字电文。李庄镇居民左照环:“这十六字电文就是,‘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些单位在接到我们发出的电文之后,就陆陆续续从昆明迁到李庄来,迁到李庄来的除了有同济大学之外,还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和大地测量组等等,这些文化单位。”对于李庄人来说,“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并非一句空话,原本只有3000多人的小镇,一下接纳了12000多位同胞,古镇中的民宅已经人满为患,最后李庄人不得不忍痛,把祠堂和庙宇都让了出去。李庄镇居民左照环:“庙宇里面的神像要把它请出去,这一点在当时是很难做到的,但是由于把动员说服工作做在前面了,所以后来就把庙宇里面的泥塑的菩萨都打成块,把它运到附近的田地里面去,与大地融为一体,木雕的都挖坑把它们埋掉,这样子的话就把庙宇腾出来,让这些文化单位能够顺利地入驻我们李庄。”李庄人让出沿用千百年的宫观和庙宇,腾出自家祠堂和院子,为怀揣中华文化火种的师生们,提供了教学和研究的场地,同济大学校本部设在了禹王宫,医学院搬进了祖师殿,工学院设于东岳庙,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搬进了张家祠堂,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驻进了王家院子,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搬到了胡家大院,中国营造学社搬进了月亮田。当时,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抱病在床,为了给他腾出住处,李庄人罗南陔,把已经成婚的大儿子一家赶回了乡下。由于是战时,物资本就匮乏,再加上人口激增,外地运送来镇里的米面涨价七八倍,布匹涨价八九倍,甚至到了后来,谁家能杀一只鸡或一条鱼,都会成为小镇上的重大新闻。可即使困难到揭不开锅,也没有一个李庄人为此抱怨过。李庄镇中心小学教师罗亚新:“为了保证同济大学师生的生活,自己省吃俭用,挪出来,保证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记者蔡丽娜:“在中华民族最苦难的岁月里,深明大义的李庄人敞开胸怀,无私地接纳同胞,饱受战争煎熬的学者,在李庄寻求到了一处宁静的港湾,在这里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传世佳作,而这些作品当中,或多或少都有李庄的印迹。”

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李庄生活了六年。当时,梁思成一边要进行学术研究,一边还要照顾罹患肺结核的林徽因,那个时候,两人的工资几乎全部用作了药费,有段时间,林徽因劳累受寒,肺病加重,连续几周高烧不退,为了给妻子补充营养,梁思成卖掉了自己的自来水笔和手表,换回了两条草鱼。夫妻俩生活的窘迫被李庄人看在眼里,他们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李庄镇中心小学教师罗亚新:“我爷爷他们从乡下拿来的菜分成几份,把其中一份送给梁思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把部分肉送给他们。”

有情有义的李庄人,用无私的胸怀,接纳和帮助着受难的同胞,为他们在乱世中安置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在战火中辟出了一方学术的天地。



在李庄的日子里,梁思成夫妇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一张张胜于艺术品的建筑绘图,贴满了他们简陋的住所,在西方建筑学精准制图的基础之上,这些绘图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技巧。就是在这里,梁思成夫妇完成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英文稿,震惊了世界。在书中,李庄的栗峰山庄和旋螺殿,被梁思成誉为“傲于当世之作”。

如今,往来于古镇的人们,看见这些历史建筑,都会不由得想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李庄人同迁来此地的学者们一道,坚定不移地守护着中华文化血脉,为后世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珍贵火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李庄在抗日战争期间,接纳同济大学和其他文化机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义,它可以说是民族大义,是义薄云天。能够认识到拯救文化就是救国,就是拯救民族,这是多大的见识。一个小小的村庄,它能够和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这些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它永久的光荣。在中国现代史上和教育史上,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流芳百世。”

记者蔡丽娜:“抗战的烽火已经远去,当年的故事还在李庄流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小镇,虽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古镇人对义的坚守却从来没有改变。”



远离了战争的硝烟,李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虽然周边的城镇早已转动起经济快速发展的车轮,到处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建筑,但在李庄,家家户户之间都有一种默契,就是对老旧房屋不搞重建,只做修缮。虽然便利和舒适程度不如新房,但古镇的古朴风貌却留存了下来。以义为先的文化伴随着这些古老的建筑,化作了这座千年古镇的气质和底蕴,滋养着一代代古镇人,即使远离家乡,他们也从不曾忘记祖辈的教诲。



张龙彬是李庄镇人,五年前到成都打工,2011年5月27日,张龙彬和三位同事正在三楼厂房工作,突然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在他们脚下响起,二楼的车间发生电器爆炸,燃起的大火很快就封住了下楼的通道,张龙彬和同事们,赶紧顺着窗子旁的下水道往楼底滑。这时,楼上又传来了求救声,当时,已经来到安全地带的张龙彬,和三名同事又爬了回去,用被子结成绳索,把火场中的人从窗口一个个往下放。李庄镇居民张龙彬:“我们下来的时候,救过来了七八个人以后,当时有两个老人,有个怀孕的孕妇。”为了确保所有人的安全,张龙彬是最后一个撤离的,可就在他准备滑向楼底的时候,绳索断了,从二楼摔下的张龙彬,左手和左脚粉碎性骨折。张龙彬:“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说救下来,大家都是同事,没想过见义勇为这些。”事后,张龙彬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张龙彬,他的左手和左脚内要打入永远都不能取出的钢板。尽管留下了永久的创伤,但张龙彬却从来没有为救人的事情后悔过。张龙彬:“当时我跟同事说,既然做了,受了伤我都不后悔,我一直都抱着这种想法。”冷冰冰的钢板打进了身体,却救活了八个鲜活的生命,危急时刻,义字当先,古老的传统就是这样,流淌在每一个李庄人的血脉中,融入进每一个李庄人的心田。

2016年11月25日,对于李庄来说,是人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李庄同济医院建成开院,这也为这座长江边的小镇,增添了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医疗机构。



70多年前,曾在这里就读的吴孟超院士,也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建成仪式。对于94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来说,在李庄生活的四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1942年,他随同济大学附中南迁,古镇里读书的日子十分清苦,吴孟超还记得,那时古镇人怕学生们脸皮薄,吃不饱饭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每逢周末,镇上的一些富裕人家,就会在饭店轮流做东请大家吃饭,每隔一段时间,当年的穷学生们就能改善一下生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我在这里虽然只有四年,但是对李庄非常深的感情。我现在还在长江尾,所以一头一尾,还是没有忘记掉。我吃的还是长江水,还吃的宜宾的水,所以这个地方永远不会忘记。”



当年战火硝烟中的四年求学时光,让吴孟超院士与众多同济人一样,与李庄建立起了不舍的情缘。李庄同济医院建成后的第一台手术,就是由吴孟超院士亲自完成的。

多年来,同济大学与李庄的联系,从未中断。

同济大学在当年暂住过的东岳庙前,修建了李庄同济纪念广场,并竖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当年和李庄并肩度过的难忘岁月。



每年,同济大学都会挑选几名最优秀的学子来李庄义务支教,并通过定向录取等方式,录用李庄中学的学生。

对于1940年到1946年,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而言,无论身在何方,永远都会铭记大义无私的李庄人。李庄曾在乱世中,为他们提供了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李庄也就成了他们难以忘怀的精神家园。纵然万水千山,岁月荏苒,这里总有让他们牵挂一生的浓浓乡愁。

记者蔡丽娜:“李庄是一个浸透着历史沧桑,涵养着民族精神的古镇。从李氏姑接待来往船工的乐善好义,到施义茶,办义学的轻财重义,到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再到接纳同胞的民族大义,李庄‘义字当先’的传统,穿越岁月的洗礼,依然流淌在现如今古镇人的血脉当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李庄的前世今生
古镇因何而精彩?
抗战学术之都:一小镇住万名学者|李庄|抗战
拜谒李庄
四川行之三,古镇幽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