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在QQ上把他正在写的周游回忆录发了一段给我看,说是有多处提到我。我读了之后才记起这件我已经快要忘记了的事。那时他刚从北京出发到了东北,一路向北,愚人节。在人人上他发了条极为自恋的状态:

于是我同许多路过看到此状态的人一样没有经得起良心的考验,利诱下终于也妥协了,默默地发了悄悄话过去—— 一句非常不情愿的“好嘛……我喜欢你。” 遂得明信片。

他的回忆录写到这里,引用了以下这句话:

“青年男女的情愫总是在这种不自知的小事上萌发起来的。有时真话像假话,有时假话,又成了真话。”很明显看得出来是在为回忆录后面的桥段埋伏笔。可是这却读得我有些不爽起来。

“你的意思就是我那时候就有点喜欢你了,因为说了那句‘喜欢’?可是我觉得不是那样的。”

“那是哪样的?”

“有个说法是,如果能够讲出‘喜欢’两个字,那就还不是喜欢;要是遮遮掩掩不好意思讲出来,才是真的喜欢了。”

“所以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我也一直很想知道这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这就是今晚整件事情的开头,一个无聊而无趣的问题。青年男女,有“情愫”的青年男女总是愿意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我熬夜写作,想要解答的也正是这个无解的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从6月2号一直到今天半年多已经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在适当的时机之下问出确切的答案,我想一直以来他也该是这么不停琢磨着。看来今天似乎是到了两人要一起面对面认认真真开诚布公翻旧账的时候了。

“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讲过,我是在发现你喜欢我之后,才开始喜欢你的?” 他仿佛是小心翼翼地问。

“记得啊。” 这点障碍我还是可以跨越的,不就是我比他喜欢上我先开始喜欢他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想知道的是一些其他的事,一些更深的事,关于一个我想了解的真相。

于是我说:“我就想知道你那会儿是不是都是逗我玩儿的。”

我就想知道你那会儿是不是都是逗我玩儿的。比如你的那些点子,那些让我心跳的惊喜。比如你说你做梦梦到我侧脸在阳光下的特写,岩井俊二电影里那种,可是你却忘了梦里面到底有没有吻上去,于是还专门叫我自拍侧脸发过去,由此而让我中了你的诡计。比如你到了青海湖,在青海湖边上给我打的那个紧紧张张匆匆忙忙的电话。比如你说的关于刺青的事。比如你说你一直在找的阿夏,从小就在寻找的阿夏,你说以后要把自己的姑娘称作阿夏。

我就想知道这些是不是都是你在逗我玩儿。你是不是那时候根本就没有那么喜欢我,没有配得上这些“行为”地那么喜欢我。我所了解的你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理想主义青年,别人的脑子是一坨浆糊,而你的却是一座发动机,成天生产出太多让贫乏的现实接不住招的漂亮念头,尤其是追姑娘讨姑娘欢心的念头。我想知道在这些有关侧脸有关刺青有关阿夏有关青海湖的念头里,我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是你发泄创意的载体么?是不是换一个姑娘在那个时刻巧合地出现,你也会把同样无所吝惜的赞美和示爱献给她,一样地真诚而动人。虽然很残忍,但我想知道的,一直都是这件事。

“那个时候……是想把自己当成导演的。那种感觉你懂的。” 他这样讲。于是我已几近言中,于是就像一只骄傲的皮球被扎破了一般泄下气来。

“比如我以前坐火车从北京到温州送那只亲手做的机器猫给那个叫‘猫’的女生。比如用JZZ的照片做了一副拼图送给她,等她拼完之后会发现背后有我写给她的话……我只是觉得这些想法要是被实际地演绎出来会很美好。不需要确切对象的,那时候对你,也是把你想成其中的女主角,我来暂时扮演一下男主角。”

看到“暂时”这个词,我的低潮一泻千里。我近乎绝望地坐在屏幕前,看着一段段文字被打出来,射到我眼睛里;而耳朵里听到的,则是Elton John在黯然地自弹自唱着:“What am I gonna do to make you love me?”……

“那不是逗我玩儿是什么。这不是演戏么?”

“戏里面,两个人是有感情的。”

“戏里面的感情是假的!”

“是真的!导演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那就是演员的问题……” 我真的不想在这种时候和他讨论关于剧场理论框架下人的行为模式。

我正色道:“既然是戏,那就是表演。表演就是和现实相对的。从‘表演’这个词被发明出来那时候起,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我又突然不合时宜地感觉到某种“戏梦人生”的唯美,轻飘飘地想到一句:“我们的爱情,不都是在上演一出出悲欢离合的戏么?”……然而我还是马上调转了念头重新恢复了正襟危坐以及怨恨的姿态,因为我突然想起——美的悲剧从来都只是存在于电影里的,现实再丑陋,有谁愿意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我就是这样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极为标准的怨妇,一些韩剧台词呼之欲出,比如“你骗人,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你一直在玩弄我的感情!” “你这个负心人!”云云。

可是我只是打了一行字:“前几天读张爱玲《倾城之恋》,就很感触……”

前几天读张爱玲《倾城之恋》,就很感触。

“有人善于说话,有人善于笑,有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我发誓从没见过比范柳原还会说情话的男人。可是我真的没见过吗?他不也正是这样会说话的男生,不只是会说话,还会行动。但是不管说话还是行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后来他们都承认了那情话里所有的虚伪——“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我说:“我有种感觉。感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策略。感觉是你先骗我让我喜欢上你,然后你可以再决定要不要喜欢我。这样似乎主动权就在你手里了,似乎这样你会比较自如。就像《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一样。”

“但是……你也知道,作为一个自诩靠谱的人,一旦答应了,我就不会负你……从6月2号那天开始,我就决定了不会负你……”

我冷笑了一下(我居然冷笑了一下?):“所以你所说的‘靠谱’从来都是自相矛盾的。真正靠谱的人是不会这样骗别人玩儿的。”

“追求,不就应该摆出追求的样子么,这样才比较潇洒……”

“但是怎么可以根本都还不喜欢就去追了呢。我从来都觉得这很幼稚,像初中生。”

“不是根本不喜欢……是有点喜欢的。听一个女生说她以后要写的小说里会出现一个‘休学一年,周游全国’的人,于是就有点喜欢上这个女生了……”

“仅仅是有点喜欢,居然就这样奋力地去追了,还从青海湖打电话过来……”

然而他却说:“怎么感觉你现在很生气啊?”

一听这话我就更生气了,我怎么会不生气?虽然我也知道,我们现在确实是全心全意爱着彼此了,可是我心里的那一点什么还是怂恿着我去回想一些已经不太重要的不愉快记忆。

“你一直说自己是个理性的人,从这件事看你哪里理性了……只是一时感觉,然后就去做,其实根本没想过后果,只是觉得那样做很美……” 只是觉得那样做很美,就去做,不管后果,这不更像是我这个百分百感性的人会做出的事?

“可是我并没有不负责任过啊!”

“那是我们对‘责任’的理解不一样。我理解的是‘事前’责任,而你理解的是‘事后’责任。我理解的是一件事如果不对,那就不做;你理解的是如果做错了,你再承担。”

“可是这绝不是一般的把妹。如果当时我追你没有追上……”

“会保持原样。”

“不,会很难受。”

难受?我试图想象一个难受的画面,可是主人公却不是他,而是在他之前出现的那个W学长。我试图想象一个难受的画面,想起的却是去年今日,晓波无法出席颁奖仪式的那晚,那晚在寝室外的走廊上阴风阵阵,我拿着手机颤抖地缩在角落里,甚至闻得到电话那头饭醉现场飘过来的酒气,听得出酒话里的撕心裂肺。我想那才叫难受。

“不,我会很难受的。像W同学那样。如果我失败了,会像他那样难受。”

可是如果提到“如果”的话,事情一下子就没意思了,因为事情本来就不是沿着“如果”的轨道发展的。事实是后来我拒绝了W,再后来我和他在一起。

一想到我正在较真的,竟然是一件根本不曾发生过的事,我自己都觉得无聊起来,于是我突然一下子就原谅了他。

接下去他说的这句话让我更是完完全全原谅了他:

“我更像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告诉你我喜欢你,在此过程中需要你的互动。如果你的反馈好,我就会继续更加喜欢你。如果反馈不好,就止住了……”

所以这就是我要的真相,他对我并不是我一直所渴求和幻想的那样,是一种琼瑶剧般的一往情深、万劫不覆,而是像做买卖一样的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然而知道这个真相之后,我却没有预想中的那么气急败坏,反而是完全释然了。

我心平气和地说:“我曾经想到过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我现在觉得,我很能理解。因为每一个被伤害过的人,在经历那些初恋之后的恋爱时都会自学起许许多多的策略,以图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进退自如,以免再次受到伤害。”

“是的,就是这样。我们都是受过伤害的人。”

“可是虽然我可以理解你刚开始面对我的心态,可是当我回想起自己来,却不是这样的,而是正好相反。”

“正好相反?”

“因为我在W学长那里,已经把机关都算尽了——受过伤害的人,不仅懂得了策略,还学会了小心谨慎。我想我那大半年是太过小心谨慎了,面对他。西递那一次翻脸之后,第一次从南京通宵坐硬座回北京,孤孤单单地挤在一群臭哄哄的大叔大伯中间,我突然就非常强烈地想要爱上谁,随便谁都可以,心里祈求赶快出现一个人让我爱上吧!我再也受不了小心谨慎了!”

“所以其实我是捡了一个便宜?” 这一次换作是我听出他语气里有一点怨恨。于是我这才知道,在今晚关于“所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的QQ讨论中,我们两个人中没有一个是从一开始就真心诚意地喜欢对方的—— 一个进退游移,一个孤注一掷。我们都不是自己所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有高尚的情操,和烂漫的情怀,像莎士比亚笔下人物般的真挚和简单,事实是我们仅仅是一些连自己都唾弃的复杂现代人类。

“所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他还在对这个问题穷追不舍,我却觉得它不再重要。

到底是哪一个时刻开始,“喜欢”这种情绪站稳了脚步——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刚才提到那么多“比如”,那么多特别的时刻,每一个都是一点喜欢的累积。于是我说: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像‘极限’的概念。”(其实我是文科生。)

“极限?”

“比如‘吃’。到底什么动作才能算成是‘吃’呢?张嘴的瞬间?闭嘴的瞬间?嚼的过程?吞下去的过程?到底哪一个动作才是‘吃’?我想它们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单独表达‘吃’。只有当它们全部合在一起,才能算是‘吃’。”

喜欢也一样。我们的开始,经历了这么多“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却也只有把这些全部加起来,才能算作是“喜欢”这件事情本身。

“我懂了。确实和‘极限’的概念很像(他才是理科生)。然而我刚才想到的,却是一个确切的答案,关于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喜欢彼此的答案,而且我认为,是同时的。”

“同时的?”

“对,我想是在成都的时候,两个网友终于见面了……那时候,终于有了一种踏实的喜欢。”

“我懂了,就像楚门划着船,船一直漂在大海上,却并没有触到墙壁。于是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世界不是假的,不是一个大大的摄影棚,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世界。那一刻他才终于原谅并爱上了这个世界。”

我的船在凶恶的无垠之海上漂荡,终于撞上了另一艘船,虽然用力过猛,船头都撞破了。可是我却也终于明白,这大海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孤独地找寻,这所有孤独的时光,全都是为了撞上那艘船而经受的。

前两天好友来问我,网恋到底靠不靠谱,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迈出那一步,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看着自己的经历,好像确实不太靠谱,阴差阳错的,我可不敢对她夸下任何海口。然而这么多的阴差阳错,最后竟还是拐向了正确的、甚至是最好的方向,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双手,推着我们的船,一步一步地向彼此接近,总有风雨,以及其他船的擦肩而过,却都只是沿途的风光。若是想要追根溯源,这一路甚为关键的偶然与巧合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得尽道得明的,然而幸好我们都是极喜记录的人,我们一路来都认真地记录着其中的一点一滴。

如果你对于“无法追根溯源”这件事感到恼怒,我也只好随意丢给你一个时间点了,因为那也许是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适宜开始的地方:

4月的某一天。

“诶,有一天如果我想要云游四方,你跟我一起怎么样?”

“好啊。”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虑的时候,就想想你的初心
《太想念》 荷风晕染阿夏
算了吧,你不用回我微信了
烟雨俏螺髻,风情美泸沽
泸沽湖的诱惑
人间烟火泸沽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