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太极拳之“难”(四)


第二难:难在“要放的下东西”

(接上期)

    难道我们的太极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练功方法真的错了吗?难道对太极拳功夫那些神奇效果的描述真的是天方夜谭的玄虚故事吗?还是当今我们对太极拳修炼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和问题?

    实际上,就是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这个“第二难”,难住了我们。

    老子《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太极拳是“道功拳”,是根于“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太极者,无极而生”,所以,太极拳功夫习练,不是“益”而是先要“损”,不会是“长,而是先要“消”,不是“生有”,而是先要“万有归无”。


    如何“损”,如何“消”,如何“归无”呢?

    那就是要把你现在有的、现在认为有用的、现在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的统统不用了,统统减掉,统统扔掉,统统不要了。

    所以,别人练力量,太极拳不让你用力量,还要通过放松减你现在的力量;别人练变化技巧,太极拳让你“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别人练速度“快”,太极拳偏偏让你练“慢”,告诉你“慢到十分,功夫就灵到十分”。

    活生生的让我们把自身现有的,现在为之依托和骄傲的自身能力往回练,向下减,最终彻底舍弃、扔掉。这种事情谁想得通、受得了啊?

    但是,真正的太极拳的修炼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过程,所以,太极拳习练的过程又叫“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退去旧东西,生长新东西”的过程,随着我们努力将现在认知的这些外在力量,外在变化和外在速度等不断减弱、不断退去,一种我们现在从未感知的内在力量、内在变化和内在速度悄然的生长了,渐渐的壮大了,不知不觉的替代了我们原来的那些东西,这时你会“豁然开朗”了,你会真切的感知到什么是“脱胎换骨”的比喻了,你也就是真正进入太极拳的“懂劲”阶段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放得下、舍得了、扔的掉”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真的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万有归无”,说起来容易,真正向“无”归的过程中,很多人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习练真正的太极拳,能真正“放得下东西”又是一道难关。


太极观真研学体系:

    执二十余载太极理论及传统文化研究之心得,四十余年太极功法修炼之体悟,在先辈太极理法上深入解析,于纷繁各异的形象之上探求一脉相通的内涵本质,并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太极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
太极观真研学体系,推出国内首创的网上太极教学模式,使您不论身在何处,无论何时有空闲,都可以利用零散时间,上网进行太极文化理论的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议太极拳之难其二——要放得下东西
浅议太极拳之难(五)难在“要耐得住寂寞”①
【音频】太极拳的“劲”与“力”
致太极拳初学者!
如何区分太极拳与太极操
走出太极误区,莫在自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