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盂县——仇犹故里 忠义之乡
userphoto

2022.09.28 北京

关注

2017-10-05 20:32·汾水涛声

盂县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太行山西麓,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县境东瞰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北仰五台县、定襄县,西接阳曲县,南连寿阳县、阳泉市郊区。盂县四面环山,形似盆盂,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现辖秀水镇、孙家庄镇、南娄镇、路家村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8镇6乡,453个行政村,总人口30.7939万人。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170元。

区位优越 资源丰富

盂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石太(石家庄至太原)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设有阳泉北站,距盂县城2公里。从盂县乘动车组列车2小时左右可达北京,半小时左右分别可达太原或石家庄。朔黄(神池至黄骅)货运专线铁路穿越盂县北部地区。阳五(阳泉至五台)与太阳(太原至阳泉)两条高速公路贯通县境。盂县是连接中、东、西部,直通京津塘,承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2016年末,县境内的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29公里,形成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网。

太阳高速

阳泉北站

朔黄铁路

盂县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各种矿产40多种,主要有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铁、硫铁、铜、石棉、云母、大理石、花岗岩、辉绿岩等。其中,煤炭资源颇丰,精查储量为37亿吨;铝矾土储量大、质量优,享誉国内,远销海外。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和各种小杂粮为主。蔬菜有土豆、茴子白、萝卜等。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葵花籽、柿子等,是闻名全国的核桃之乡。县境内有自然生长的桔梗、柴胡、苍术、黄芪等中药材300多种。全县森林面积119.4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6%。

核桃

历史悠久 古迹众多

盂县历史悠久。1998年4月,庄只村黑砚水河旁一处洞穴发现有石制器具和动物化石碎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初步断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表明一万年之前人类的祖先已在盂县境域生存活动。周灵王三年(前569),县境内曾建有仇犹国,战国初期为晋国所灭,都城改置为原仇城,属晋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境内置原仇县,大业二年(606)更名为盂县,始有盂县之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盂县隶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称榆次区专员公署、晋中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9月,改隶阳泉市至今。

仇犹国遗址

盂县文物古迹众多。有藏山神祠、大王庙、东坡头村泰山庙、府君庙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钟、烈女祠、三圣禅寺、西盂北村泰山庙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山

古名盂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县城北18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山上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有“晋东第一名山”之美誉。

藏山祠(又称文子词)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55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布局合理,雄伟典雅。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石雕影壁、牌楼、正门、戏台、正殿、寝宫、报恩殿、梳洗楼,两侧建有钟鼓楼、东西配殿、耳殿。祠内存金、元、明碑各1通,清碑82通,民国碑1通,明嘉靖铁焚炉3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铸铁钟1口,壁画69平方米。还有摩崖石刻、碑碣铭文、浮雕壁画、古鼎古钟等历史文物。

大王庙

位于秀水镇西关村东北,香河北岸。原称藏山神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69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大定十二年(1172),现存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兼戏台、正殿和山顶。

东坡头村泰山庙

位于北下庄乡东坡头村村南,因庙内主祀神话传说中的泰山神“东岳大帝”,又称东岳庙。庙宇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东西宽34.6米,南北长85.15米,占地面积约2980平方米。布局由低向高、错落有致、雍容典雅,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戏台遗址、石牌坊、山门、正殿、后殿。山门两侧有钟鼓楼,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耳殿,后殿东西两侧有禅,共十余座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君庙

府君庙正殿

原名释迦寺,位于上社镇中北村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宽51米,南北长56米,占地面积约285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佛殿题记记载,元延祐二年(1315)重修。庙宇整体布局严谨,气势壮观,主体结构有天王殿、玉皇殿和大王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其余建筑如山门、钟鼓楼、观音殿、二朗殿、大佛殿、伽蓝殿、关帝庙、文昌庙、禅房、碑房等,置于三大殿的东西两侧,形成了井然有序、疏而不散、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特点。

水神山

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处,山形优雅,地势俊秀,春来松柏流翠、奇花吐香,秋至红叶满山、鲜红欲滴,有烈女祠、梳洗楼等著名景点。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为水神山庙会日,熙熙攘攘的人们成群结队到此踏青,是极佳的游览胜地。

烈女祠

烈女祠又称柴花圣母祠,亦称圣母庙,俗称奶奶庙。该祠以古建筑、巧夺天工的雕塑工艺和色彩精美的壁画艺术而闻名遐迩。祠院倚山而筑,由低向高,进山门,过牌坊,登八十一级台阶,便可穿堂门进入祠院。祠院坐北朝南,东西宽40.5米,南北长49.42米,占地面积约2001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砖牌坊、山门、木牌坊、仪门和正殿。正殿三间深两丈余,悬山式屋顶,琉璃脊兽。殿内雕梁画栋,清晰可见,正中塑有柴花公主圣像1尊,温文尔雅,端庄慈祥。两侧塑有侍女群像,风度翩翩,神态自然,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汖古村

位于县城北部60公里处的大山深处。古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整个村子由50余座大小院落组成。院落倚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均用大小不等的石头砌筑,黄泥抹面,朴素自然。建筑样式有楼式、石窑、窑上楼、平房4种,各有特色,特别是小型的木阁楼近似南国风格。村中小路,阡陌交通,曲径通幽,充满原始生活的韵味。这种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县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目前村里只有17人生活,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感觉。在大汖村依山而建的古民居,被当地人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文化厚重 源远流长

盂县文化底蕴深厚,藏山忠义文化、科考文化、志书文化、碑刻文化等璀璨夺目。赵氏孤儿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术社火、盂县民歌、牛斗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山忠义文化

春秋时期晋景公三年(前597),晋景公听信屠岸贾谗言,残杀赵朔家族300余人,赵朔居下宫,史称“下宫之难”。赵朔妻庄姬因皇亲而幸免于难。时庄姬身怀六甲,不久生子取名武。屠岸贾得悉庄姬生子,进宫搜孤,欲斩草除根,危急时刻,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程婴,联手设计救孤、藏孤,一个舍命,一个舍子,躲过屠岸贾的追杀,程婴携赵氏孤儿藏匿盂县盂山(因藏孤而改名藏山)15年,在韩厥帮助下,赵武报仇雪恨,重获爵位。程婴为报先己而亡的义士公孙杵臼,遵守诺言,触阶身亡。

故事传颂上千年后,唐代建藏山神庙以纪念两位义士,历经2600多年神庙仍香火不断,文人墨客、志士仁人慕名游历,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名篇佳作。藏山忠义文化经过几千年演绎,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域文化。

科考文化

中国历代进士中盂县有164名,以宋、辽、金、元时期为最多,明、清稍逊之。其中,金元时期,盂县进士73名,占到当时山西600名进士的12.2%,比位于该时期第二名的陵川县多出23名。盂县历代能培育出如此多的进士,与其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分不开——全县有涵盖儒学、书院、私塾和义学的教育体系。书院和散布于全县各地的私塾,为县域不同类型家庭的学子提供了上学的保障和求学的阵地。宋代程颢、程颐是盂县上文村侯道济的外孙。侯道济与其子侯可曾在县内办学,传播儒学。北宋熙宁八年(1075)至元丰八年(1085)间,二程来盂省亲,应邀在龙华河畔的兴道村岩凹丰乐寺中为盂县学子授课传道,兴起斯文,对盂县儒学教育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志书文化

盂县今有七部县志存世,分别是明嘉靖《盂县志》、清康熙《新修盂县志》、清乾隆《重修盂县志》、清光绪《盂县志》、1961年版《盂县人民县志》、1995版《盂县志》、2011版《盂县志》。全县还有各种地情资料书籍63部。编修志书成为县内一种文化习俗,大量的地情资料存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碑刻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盂县从北魏登国元年(386)至今存有石碑600余通,其中以记事碑最多,其次是墓碑。现存最早的一通碑为金大定十二年(1173)藏山神庙碑,有些碑已遗失,但碑文因典籍收录得以传承。立碑记事,至今仍是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记述大事的形式。

武术社火

又叫武社火,为西小坪独有的民间体育竞技项目。盂县的武术社火起源于明洪武二年(1369),西小坪村的武姓始祖武贞是该项目第一位传人。武贞是明代朝中一名武官,祖籍山西寿阳县,后定居盂县西小坪村。事农耕、传武艺,代代后嗣,研习不断,在西小坪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河灯节

放河灯

阴历正月十五,滹沱河流域有祭拜河神的习俗,分传料、制作、祭拜、放河灯四道程序,俗称“河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传油、传棉花、传柴、做贡品、烧香。夜幕降临,人们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成群结队,集中到村旁河岸边一块巨石上,祭拜河神,放河灯,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

转型跨越 民生改善

近年来,盂县努力解决“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积极发展非煤产业,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县城建设与民生事业方面成绩显著。

工业方面,稳步推进“一区三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牛村煤电化工业园、山西中岚国际物流园、山西鑫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立盂县电子商务商会,发展电商200余户。扎实推进“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盂县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通过了科技部“星创天地”第一批公示备案。

启耀中药材

康泰来食用菌、启耀中药材等一批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全县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50亩、6万亩。有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省“513”工程(省级梯队重点培育50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市级梯队培育和指导10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县级梯队培育和指导300个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录。

大汖温泉

加快全县休闲旅游景区建设,目前有大汖温泉度假区、华北奕丰生态园、忠义文化园、藏山翠谷和滹沱河漂流生态休闲景点等。大力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仇犹故里、忠义藏山、清凉盂县”,旅游发展大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举办了主题为“魅力盂县、全景呈现”的国庆黄金周旅游直通车惠民活动,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滹沱河漂流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香河南路和5条街巷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高城山路三期、绕城公路、县城南北大通道,规划实施香河、秀水河“两河”治理工程。重点推进中心县城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完成拆迁面积14.8万平方米。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医疗联合体,城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省城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改造后的街巷

来源:方志山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盂县坡头泰山庙
解读山西盂县的各个地名
山西之驴(二十四)藏山
华夏文明看山西,带你看阳泉名胜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君庙
山西盂县坡头泰山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