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富能仁,这才是真正的贵气
userphoto

2023.04.06 北京

关注

原创 马辉 活法 2023-04-05 21:08 发表于北京

为富能仁,这才是真正的贵气00:0005:05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半夏朗读音频

鲁国的曹邴氏,靠炼铁发家。他的家训:“低头抬头都要得益,一举一动都要取利。”(家约:俯有拾,仰有取)果然,租赁、放债、经营各种生意很快遍及全国各地,曹家也因此成为巨贾。这是司马迁笔下为利往来的富人常态。

另一位是住在长安宣曲的秦国人任公。史有长安“五曲”之说,韦曲、杜曲、王曲、章曲、宣曲(约在长安城西斗门镇),其地名今尚在。任氏极有眼光,战后以粮食生意赚得第一桶金。

当时富豪们攀比斗富,而任氏却乐于处下,节制欲望,专注农业。一般人都抢着低价买进便宜货准备高价卖出,而任氏却不计成本购进精品。以这样的远见卓识,任家富贵数代。

司马迁总结任公家训:“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闾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

不是靠耕种畜牧劳作得来的衣食不穿不吃,公事未完成者不得饮酒吃肉。为乡里族人表率,既富且贵,也得到国君敬重。任氏守大节,智慧与人格魅力并存,为富能仁,这才是真正的贵气。

民间常说“礼数”,“礼”的教化使人有人样,否则“无以立”,在社会难以立身长久。

而几千年朝代更迭,能传下来的哪个不是几百年绵绵旧家?试问哪个姓氏不能追溯到周秦汉唐?哪一个清明节、春节,后人不曾遥祭逝去的先人,不曾化几张纸钱?谁没有值得回味的家世背景与乡土情结?哪家没有几句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老话?

乡野垄亩,老村古镇,而今多少出游拍照的景点,当初就是春耕秋钓旧家惠风所在。斯人远去,气息尚存。

钱穆先生研究魏晋家族门风时,掩卷常思,一个大门第,能持盈保泰数百年之久,绝非全倚仗外在权势与财力;能使弟子行为谨慎,门户不衰的关键在于“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悌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

这种由两汉儒学发端的家门德行,仍不远先秦乃至周公时代先圣的反复其道,淳厚宗风一脉相承。

我们看到的训导,绝无迂腐刻板、冰冷森严的说教,其朗朗明镜心,宽严相济的长者之教,时至今日,慈慧万里!

百姓人家柴米日月,依同归而殊途的家训,不知不觉中自正自化自立,是家教最有效的途径。人性趋利避害,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事,不分大小,很难觉知无节制的贪欲作祟。

祖先深知这层,才传之以言,教之以身。“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无庸徒事言词也。”(《围炉夜话》)

父辈兄长好的行为习惯,晚辈不一定能学得来;一旦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或习气,晚辈学起来则没有不像的。

由此可知,长辈若要教育晚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来引领他们,不能只是靠嘴上功夫说教!

几十年前,一批曾在西风中沉醉的读书人开始不无沉重地反思。钱穆先生说,世界上任何一国的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若对自己本国历史没有真实的认知,就不能算是个有知识的国民。

而与这种认知相伴始终的,是内心的那份温情与敬意。

本文摘自 《家训智慧》



用家训智慧讲述中国精神,

揭秘中华圣贤的传家之道!

- End -

作者: 马辉,女,生长于青海,现居古城西安,为传统文化基础教育与传播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作者是十翼书院门生,精进不懈之余,有感于宋人“何以保家族长久计,回乡办书院”之精神,于2019年得明师米鸿宾襄助,在西安创办卓生书院。常嗟叹今生,书读已迟;愿慧心等济,千年万里,与中华圣贤同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三则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的意思
身教重于言教
围炉夜话:平气静心
《李氏宗规家训》
蒙学丛书--《灵乡闵氏家训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