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蒙止观>白话近义译

童蒙止观正文

开发幼童(初学)的蒙昧,使他们明白止住一切虚妄念头的禅定(止)和观察一切真理智慧(观)道理的正文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各种恶事不要去做,众多的善事要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自己清净自己的心意,这是诸尊佛陀的教诲。
若夫泥洹之法,要修泥洹(即涅:译作圆寂。各种德行全都具备叫做圆满,各种障碍全都没有叫做寂静)的方法。
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进入泥洹有多种途径,说它最主要的方法,超不出止心和观想两种方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所以是这样的原因,止心是除去烦恼集结的初步方法,观想是除掉迷惑的关键;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 止心是爱护和滋养心神对一切事物认识的最好资助,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观想是集合各种方法发出神奇理解的微妙方法;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止心是参禅修定殊胜的依靠,观想是智慧的由来和基础。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如果成就了禅定和智慧两种方法,

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这才是自己受益又利于他人,各种方法全都具备充足。
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所以法华经说:“佛自然是坐在大车中,正如他所得到的方法全都具足,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用这庄严的定力和智慧的力量用来度化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 应当知道这两种方法,就象马车的两个车轮,鸟的两个翅膀一样重要,

若偏修习,即堕邪道。
如果修行偏向一边,就会落到邪恶的外道中。
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所以经中说:“如果偏修禅定和福报功德,这叫做愚蠢;

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偏修智慧,不修禅定和福报功德,这叫做疯狂。”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愚蠢和疯狂的错误,虽然只有很小的不同,但因邪恶的见解造成轮转,都没有区别。
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 如果定力慧力不能平等上进,这就全都违背了正确的修行,

何能疾登极果?怎能很快证到最高果位呢?
故经云:“声闻之人多定力故,不见佛性;所以经中说:“由于闻佛声教而修于小乘的声闻人定力过多的缘故。见不到佛的心性。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十个等级的菩萨智慧力偏多,虽然见到佛性而不能彻底明白;

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各位佛如来的定力和慧力相等,所以能够完全彻底的见到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从这个道理推出,止观不是修证大果的重要法门吗?
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这是行人修行的殊胜道路,各种功德得到圆满的宗旨,求取最高果位的主体呀。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如果懂得这些道理,止观法门实际不浅。

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所以要接引初学的人们,教导他们,使他们摆脱蒙昧无知而进入正道,

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可以广泛讨论深奥微妙的佛法呢?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现在粗略地说明十种情况,用来指导初学的人,

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登上正道的梯子,逐步进入的等级。


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寻求这些方法的人应当惭愧自己修行难得成就

毋鄙斯文之浅近也。不要小看这篇文章的浅显易懂啊。

若心称言旨于一xŭn间,如果心中说他修行的意图只是在一眨眼之间,

则智难断量,神解莫测。就很难衡量判断神秘高深的解说。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如果凭想象编写文字、造出荒谬的学说,只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无法进步和证果。

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哉!这样做等于穷人数别人的财宝,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以下分十个章节:

具缘第一 第一需要具备的修行条件
诃欲第二 第二 呵斥指责五种欲望
弃盖第三 第三抛弃覆盖
调和第四 第四调节身体使他柔软
方便行第五 第五方便的修法

正修第六 第六正确修行

善根发第七 第七善根的开发和利用
觉魔第八 第八觉知魔事

治病第九 第九治病

证果第十 第十证果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 现在粗略的举出这十种例子的意义,以便使刚开始修行止观的人明白,

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这是刚开始学习坐禅的关键。

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安心免难,如能妥善的选择其中的方法,可以免去灾难使心安宁,

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从而发出定力产生理解,证得没有遗漏的殊圣果位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籍要点分享 | 童蒙止观-散点笔记
古人的笔记|既然已经知道,就去勤勉地练习吧
永嘉禅讲座(初级)| 禅修要义(简示偏圆—10)
智慧是什么?
《小止观》引言
净土探究(三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