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诊科晕厥管理十大要点

2015年8月,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布了关于急诊科晕厥临床管理的急诊科晕厥危险分层第一次国际研讨会共识。以下为该共识中需要记住的10项要点:


1. 目前的急诊科晕厥评估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差异大、成本高、获益不明确等,因此,北美和欧洲晕厥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工作组拟制定一份急诊科晕厥最佳管理方法共识。


2. 晕厥的定义为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征是发作快、持续时间短、患者可完全自行恢复。


3. 晕厥患者的评估应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ECG)、仰卧位及站立位血压测量,以及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和医生判断进行的后续检查(如血液检查、颈动脉窦按摩、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等)。


4. 目前并不清楚住院治疗是否能减少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不良事件,医院收治患者时应考虑治疗费用、可能发生的住院相关不良事件及住院治疗的临床效果。


5. 尽管越来越关注使用生物标志物(包括心肌肌钙蛋白和脑钠尿肽)进行晕厥危险分层,但目前不推荐这些生物标志物用于常规治疗。


6. 高危患者至少具有一项下列高危特征:


· 运动中晕厥、仰卧位晕厥、与新发胸部不适相关及晕厥前心悸;


· 猝死家族史;


· 心力衰竭、主动脉狭窄、左心室流出道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既往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植入过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 血红蛋白<9 g/dl、在急诊科最低收缩压<90 mmHg、窦性心动过缓<40 bpm;


· 新发(或既往未知)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双束支传导阻滞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Brugada征、心电图表现为急性缺血、非窦性心律(新发)、双束支传导阻滞及QT间期延长(>450 ms)。


7. 低危患者具有一项或多项低危特征,且无任何高危特征。低危特征包括:


· 年龄<40岁;


· 站立位或由仰卧位/坐位到站立位时晕厥、晕厥前恶心或呕吐、晕厥前有发热感觉,以及由疼痛或不良情绪或咳嗽、排便、排尿引发的晕厥;


·与此次发作特征相同的多年晕厥病史。


8.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特征的患者,既非高危也非低危:


· 除低危之外的合并症;


· 无任何合并症,但晕厥特征令人担忧;


· 无任何低危或高危特征。


9. 中危与高危患者应在急诊科进行监测,低危患者无需额外检查,可按门诊患者处理。


10. 出现下列情况应视为结果阳性:


· 意识丧失(>3秒);


· 持续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有无症状;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动过缓(<30 bpm),无论有无症状;


· 心动过缓(<50 bpm),患者有症状;


· 心动过速(>120 bpm),患者有症状。


心在线编译自:Syncope Clinical Manag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ug 17, 2015 | Thomas C. Crawford, MD, F.A.C.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诊晕厥患者诊疗及分层十大要点
晕厥急诊处理的十大要点
刘文玲解读急诊科晕厥处理国际专家共识:四步法解决关键问题
头晕黑曚胸闷气短验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升陷祛瘀汤)
单其俊教授团队与你分享:心脏起搏新技术——左束支区域起搏
权威指南:心动过缓实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