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让孩子背数学了!

方块熊数学思维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数学!

方块熊数学思维

541篇原创文章

“血泪教训,教娃数学千万不能靠死记硬背!”

助教的一个妈妈群里有一位理科硕士,按理说对孩子数学思维方面的培养应该很有心得,但就在上周的时候,她突然在群里大段分享自己的“踩雷史”。

果儿妈

以前真的不懂这些,就买了那种画了数字和加减法的挂图让孩子背。

果儿妈

刚开始效果还不错的,记住很多知识,一问就能答上来。但是现在数学越来越差,逻辑思维水平根本不过关,只会死记硬背!背公式+套题目已经成了思维定式了,同样的题稍微变一变就做不出!

果儿妈

二宝现在刚两岁多,真的不敢再重复之前的教育模式了。。。

关于孩子的数学思维启蒙,这其实是很典型的、很多家长都会困惑的问题了。

学语文学英语,我们都知道,识字量、学语法、背词句、多练习...需要靠大量的记忆和练习;但对于数学启蒙,有人说学数学要从小刷题、有人说学数学靠背公式、有人说数学启蒙要寓教于乐、还有人说学数学必须培养兴趣......

千万个困惑汇成一句:孩子学数学,到底要不要背?

那么今天,助教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

No.1

启蒙期孩子“背”数学,能理解吗?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打好数学基础,在启蒙期就开启了“背”数学之路,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启蒙期孩子背数学,能理解吗?

带过宝宝的家长都深知孩子“百闻不如一见”的思维逻辑和思考方式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有一个叫圆锥的立体图形,它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组成。”那么孩子很有可能被我们说的一头雾水。

但如果我们实际给孩子一个圆锥形积木,教孩子认识这个立体图形的话,孩子通过看、摸、制作以后很容易就记住。

因为启蒙期孩子的思维是具象的,具象思维也就是形象思维,越是具体的、鲜活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越容易理解。

对启蒙期的孩子来说,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而直接“背”抽象的数学概念,这个过程就像“背天书”一样难,孩子不仅学不懂,还越学越痛苦

没有理解并消化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是一味让孩子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记忆,让助教不禁想起了那个数学启蒙的经典笑话:

如果没有教会孩子3是什么意思,4又是代表什么的话,那你让孩子记住的3+4=7在孩子眼里,可能和F+H=O没有区别。

想象一下有个人跑过来和你说,F+Y=P,J+L=T,B+M=R,记住了吗?记不住就要挨揍,是不是感觉这人很不讲理?

所以方块熊一直坚持:在启蒙期的学习中,孩子参与的过程远比最终记住的结果要重要得多。

不“背”数学,我们遵循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让孩子亲自动手观察、动脑探索、思考,最后得出结论。

这是在学习重量

这是在学习圆形直径

这是在学习空间与方位

这是在学立体图形的展开

No.2

靠“背”学数学,上了初中就没用!

数学屡居学生“最讨厌”的学科榜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威名,而是随着年级上升而比重越来越大。

小学生时代,很多孩子喜欢语文、喜欢数学、喜欢英语、喜欢体育,除了个别情况并没有对哪个学科表现出全体一致的抗拒

但到了四五年级,甚至初中时代,喜欢数学的学生比例就会非常之低

到了高考大学时,数学这门学科已经晋升成为“全体高三学生的噩梦”、“让人头发不保的学科”

很多家长就对此非常不解:孩子小时候数学挺好的啊,怎么长大以后数学越来越差?

其实,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靠死记硬背并不能让启蒙期孩子学懂数学以外,孩子数学成绩下滑还有一个显著的因素:初中或者高中,大多题目是无法靠死记硬背解决的!

小学三年级以前,有足够的记忆力,只要按照老师课堂上教的方式,不理解甚至可以背下来,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

到了五六年级,几何和立体图形相关的内容开始出现,图形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孩子又开始掉队了。

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增加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比语文、英语、历史等只要努力背诵总会有收获的学科,数学则是经过重复的努力后迟迟没有收获,孩子一定会觉得非常沮丧,继而讨厌数学。

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数学思维的地基没有打牢。

No.3

死记硬背=拒绝思考

在拉丁文中,“数学”代表“思考”,学习数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从触觉、听觉、视觉中通过不断的实验体验,参与动手的过程驱动了大脑,从启动、到疑问、然后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塑造了一种理性的、条理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比如慎密的思考、分类的思想、排序的思想等。

这种思维方式在孩子解决自己一生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如果孩子压根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吸收知识,而是从头到尾只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数学,那就等于在拒绝思考,更谈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呢?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孩子学数学,到底要不要背?

就像我们在《从满分到不及格,才明白:盲目刷题的危害居然这么大!》这篇文章中讨论的一样:学习学习,先学扎实再练习一样,学数学需要记忆力吗?

任何学习都是离不开记忆力的,但是对于启蒙期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打下扎实的数学思维基础,建立全面的数学思维体系而不是揠苗助长的让孩子从小开始死记硬背,违背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丧失了思考的过程。这样即使短时间内孩子凭借优秀的记忆力记住数学概念,但没有理解数学概念背后的逻辑也是很容易遗忘的。

之前有个搞笑视频刷遍全网,一个小萝莉一边背乘法表一边哭着说:“我永远都记不住3×5=15,这三五太难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让孩子“背会”知识,却没有让孩子“学会”知识,忽略了数学思维地基的培养。

不夸张地说,很多孩子有着非常棒的数学思维与潜能,但因为家长想要快一点学会知识、快一点考到高分,从而省略了探索的过程,剥夺了孩子自然的发展步骤将数学兴趣和数学潜力给抑制甚至扼杀了。

还是那句话:家长们,在数学的学习上,您认为是一个知识让孩子学了就行?还是让孩子学习了、理解了并且真正掌握了知识更重要呢?

所以,助教劝各位家长放平心态,不要急功近利,被焦虑感绑架,停止死记硬背,多给孩子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在为孩子学不好数学头疼?家长别让他死记硬背,试试这六个方法
诺奖科学家给孩子做了个理科启蒙网站,全球上亿青少年的学习宝藏
反思你的学习方法
一年级思维训练10篇,题型经典,给孩子打印1份,益智提分两不误
真正的“数学启蒙”是锻炼数学思维,并非只是数123,家长别搞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 四年级重难点汇总,放下书本,数学照样拿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