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1944夏的末日剪影:维捷布斯克-燃烧要塞(3)

本文的作者:伊利里亚的马库斯,平头老百姓一枚,战争史和国际历史爱好者,也希望通过写作提高自己德文和俄文的水平。

系列目录:

1943冬季战役与要塞起源 - 第11号元首令

心有余力不足 – 衰弱的中央集团军群

暴风雨前的平静 – 致命的战略误判

敌人的下一拳会打到哪里?这是德军在1944年春季最想要知道的。
关于1944年3月到6月这段时间德军情报分析的著作实在是太多了,老马就不细说,只捡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说一下。负责东线情报工作的是莱茵哈德.盖伦少将(东线外军处(Fremde Heere Ost,FHO)负责人),这仁兄在42年4月接手FHO后,通过一系列改组,让FHO变成了一个高效的情报收集机构,但此刻老马却十分怀疑他在44年春夏之际的政治立场。要知道,720事件中,盖伦和施陶芬贝尔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默许德军内部的抵抗组织在他的庇护下获取资源。哪怕同苏俄血海深仇,他的政治立场,不可能不影响他对接下来情报的判断。

东线外军处的情报头子,莱茵哈特.盖伦上校

盖伦在44年4月19日向OKH汇报,认为综合苏军目前的部署情况,下一步的攻势将在斯坦尼斯劳(现Ivano-Frankivsk)到普热梅希尔一线发动,进而向北的但泽,或者向南进入匈牙利-巴尔干地区。随后他又补充道,考虑到苏军以往偏向低风险行动的风格,以及向北进攻但泽会遭到更加激烈抵抗的预期,他认为,苏军很可能在突破北乌克兰集团军群防线后,向南进攻,打击德国的盟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事后证明,在苏军越来越聪明的战略隐蔽策略下,FHO的这个判断是致命的。

到了5月12日,FHO直接形成一份更完整的文件,上报OKH,表示最好准备两份计划,即应对苏军向北或者向南通过北乌集群进攻的方案。但不论怎样,北乌集群肯定在苏军的进攻轴线上。正是因为FHO对OKH的连续不断的报告,才有了后来OKH的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表示要在北乌集群背后建立战略预备队的表态。接着我们就看到了中央集群麾下的第56装甲军被调给了北乌集群。

基于外军处的情报,德国军事高层始终认为西乌克兰方向是苏联红军下一轮攻势的主要方向。

5月21日,德军情报日志表说:“...综合各种信息,苏军依然会推进“巴尔干方案”。到了5月30日,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报告当面的罗加乔夫发现敌人大规模交通建设的迹象,报告给OKH后,得到的反馈依然是“...空中侦查显示,南线从基辅,到捷尔诺波尔等地敌军基建规模非常大,判断敌人在南方展开军事行动的概率更大。”甚至凯特尔和约德尔这样的大佬都在当时的记录中留下来诸如:“敌人会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发动进攻...需要补给...需要留意敌人在南线的动向...敌人还没有能力在多条战线上发动进攻”,“南线结合部及罗马尼亚的石油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要把预备队集中到南线”之类的记录。

所谓上行下效,当OKH坚信中央集团军群不会是苏军下一个目标时,他们对下面的宣传也是这个口径。第4集团军第197步兵师的两个隶属于第321掷弹兵团的步兵战后回忆道:

“...我们完全没料到维捷布斯克会成为苏联人的目标。开战前几天,我们还被告知,苏联人的首要目标是把芬兰人逼出战争,所以维捷布斯克是安全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维捷布斯克的房子都被陆续修缮起来,我们认为军官们打算在这里常驻,既然他们打算常驻,说明问题肯定不严重,所以那些苏联人散发过来的威胁要摧毁我们的传单,都被我们当成垃圾丢了。”

时间进入6月,情况开始出现了些变化。3日,FHO终于承认,中央集团军群对面苏军的种种行动是“显而易见的欺骗”!什么无线电静默,什么兵力调动,什么修桥修路,太可疑了!第二天,FHO的正式报告就写明了:“敌人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手头巨大的预备队加强东线任何一处地点的力量”,盖伦和他的幕僚们开始承认,紧盯着加利西亚一线,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OKH在10号的情报总结中,遮遮掩掩的承认:

“...虽然目前看来中央集团军群仍是敌人的次要目标,但是我们必须要对当面敌人兵力的集结采取一定措施...“。采取什么措施啊,都是瞎扯。看看东线机动预备队名单里都有啥?本来这些都是给北乌集群准备的,合计4个装甲师(乖乖!!),但别忘了,诺曼底那边已经山雨欲来了。很快,SS第9和SS第10装甲师就要被调往法国,而第20装甲师在布施的强烈要求下,又会被划归第9集团军,半个月时间,转了一圈,又还了回去,所以北乌集群的机动预备队只剩下了第16装甲师- -!就这一只装甲师,大家还都盯着不放,可见整个东线兵力紧张到了什么地步。而这一圈下来,等于彻底宣布:OKH只有一次机会去预判苏军的方向,判断错了,那么一切就白玩。

坚守在白俄罗斯的游击队

到了12号,FHO信号情报处克里肯特上尉截获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发给一个代号“格里申”游击团的电报,电报里要求游击队对奥尔沙-鲍里索夫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坏,降低德军调动部队的能力。OKH对这种命令太熟悉了,一年前,苏军反击奥勒尔突出部时,就曾发出过类似的破交游击电报,随后紧接着就是狂潮般袭来的“库图佐夫”攻势。在随后一天的OKH和FHO联席会议中,盖伦表示:“。对中央集团军群的攻击是很可能的,而且当面的苏军完全有能力在攻占维帖布斯克-奥尔沙一线后,进一步威胁到明斯克的安全”,但是,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者目的),他进一步强调:“。目前看来,苏军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威胁更大,敌人或者在罗马尼亚前线发动第二轮攻势,而在中央集团军群正面的攻势,则极有可能是牵制性或者欺骗性的”。为什么盖伦失去了往日对于情报判断的灵敏性呢?也许是他的政治立场,或者,老马认为(当然,也是很多史学家认为的),苏军学会了无线电静默!没有了无线电去破译,德军的情报工作就瘸了一条腿,而空军的侦查受制于苏军强大的防空力量,无法提供完整的画面。下面的两幅图,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当面苏军的兵力,在1944年6月初,德军整整少判断了2个集团军,而这个误判是致命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OKH对苏军兵力优势的估计,进而采用了完全错误的防御策略。

时间来到了6月14日,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OKH参谋部会议召开了。会上,陆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豪森格尔表示OKH最终判断北乌集群才是接下来苏军进攻的轴心,而南乌及中央集群将受到牵制性进攻。中央集群参谋长克莱勃斯罗列了一系列证据证明,苏军对中央集群的进攻迫在眉睫,而北乌集群方面,莫德尔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去反驳。OKH参谋长蔡茨勒敷衍克莱勃斯说:“。。。中央集群受到的攻击,大概率是北乌集群方向主攻的佯攻,不需要过分担心。。。”,不过作为对中央集群的安慰,OKH还是勉为其难的把第20装甲师还给了布施,中央集群终于又有自己的装甲师- -!

19日下午,东线航空兵集团(FLO)向OKW(空军不归陆军管,所以OKH被跳过了)发送了一份紧急电报,表示他们上午刚在中央集团军群正面击落了几家苏联飞机,抓了个俘虏,名叫库斯门科,军衔少尉,来自苏军第三航空集团军的莫斯科近卫飞行团。库斯门科表示,第三航空集团军的所有飞机都必须在20日做好战斗准备,因为总攻要在几日后开始。维布斯克北面的波洛茨克镇将是首要目标。库斯门科还透露,本次苏军的目标将是包围维捷布斯克,而不是像上次一样正面硬碰硬(多么诚实的飞行员啊!)。FLO在电报里特别标注,这些证词有飞行员随身携带的命令文件佐证。

令人费解的是,当晚,OKW总长凯特尔元帅再次表示,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苏联人玩的把戏,意图调动德军预备队北上。他坚信北乌方向才是苏军的首要目标。当晚几乎同一时间,中央集群防区内,发生了大规模的破交游击战,超过1万次针对道路的破坏彻底瘫痪了整个前线的交通,沿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博布鲁伊斯克环线及明斯克通往东方的所有双线铁路线都受到了严重破坏,无法在48小时内维修完毕;所有受到破坏的单轨铁路也无法保证能在24小时内通车。

20-21日,连盖世太保也牵扯了进来,中校岑马施列格领导的别动队打掉了一个明斯克东面的游击队的通信组,缴获的文件和俘虏口供显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进攻已经箭在弦上。在各种证据链的压力下,FHO在21日下午又发了一份报告,表示“...中央集群面临的威胁近在眼前...”但盖伦依然认为这只是牵制性进攻。

我不知道当21日晚,盖伦等人离开办公室后,他和中央集群的司令布施能不能睡得着觉,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的话,我敢肯定,他们睡不着- -!

苏军最终计划,共集中4个方面军,5个航空集团军,1个远程轰炸集团军。其中参与进攻的陆军合计14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8个机械化军和2个骑兵军,40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916门各口径火炮,5327架前线飞机和1000架轰炸机。4个方面军对应的战线上,人员优势达到了2.2:1-3:1,炮兵比2:1-3:1,坦克比4:1-10:1,飞机比5:1-7.7:1。这还只是表象,因为在整个690公里的战线上,4个方面军选定的6个突击区域只占到112公里,平均每个突破地区不到20公里。在突破地段,苏军集结了65%的步兵师,72.3%的炮兵和86.6%的坦克。所以,实际上防御阶段的德军,面对的苏军人员优势是10倍,坦克优势20倍,而炮兵优势达到了35倍,任何的防御策略都无法弥补这种实力上绝对的差距,这就是21日晚,中央集团军群的前线士兵们面对的残酷现实。

行动开始前,4个方面军作战力量和技术装备一览

中央集团军群当面的苏军空军实力,同样具有压倒性优势

编辑:Geschicht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4夏的末日剪影:莫吉廖夫-覆巢累卵(5)
历史上的今天 1941年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国俘虏30万苏军告终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第三帝国应该这样做才能取得胜利!
德国的计划:“台风”行动
巅峰192万,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命运如何?减员速度看出战争残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