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熊之胄——浅谈俄罗斯“接触
userphoto

2022.09.01 天津

关注

基本介绍

        Kontakt-5(接触-5)是目前安装在俄罗斯主战坦克上的爆炸反应装甲(ERA),通常被认为是第二代ERA,是一种重型、整体式的爆炸反应装甲。


最近的热点比赛“坦克两项”中,俄方提供的T-72B3坦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接触-5的身影

        传统的爆炸反应装甲(指类似于接触-1等第一代ERA)只能够阻滞成型装药的射流(通常来自于破甲弹、火箭助推破甲战斗部等),而接触-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的攻击。经过接触-5的削弱作用后,长杆穿甲弹可以失去30%以上的穿透力,即被保护的装甲车辆对其产生了一定免疫作用。

        这种类型的ERA很容易被识别,因为它使装备了它的装甲车辆具有明显的“蛤壳”外观。 

接触-5在炮塔上的排布,苏式炮塔的偏心圆非常有利于反应装甲提供航向角防护
两块装甲呈一定角度排列,这种构型十分有效地覆盖了炮塔正面

        值得一提的是,轻型爆炸反应装甲(如接触-1)的容器盒在爆炸过程中会被完全摧毁,但接触-5单元却在受到攻击后未被完全摧毁,因为置于顶层的装甲板对爆炸的程度进行了一定控制。因此,即使在响应爆炸后,接触-5仍能提供一些附加保护。

T-90A已广泛装备接触-5,其排列由于焊接炮塔的普及而呈更为紧密的并列状

规格

模块质量:3t

防护力(RHA等效厚度):

vs APFSDS:         250 mm 

vs HEAT:             600 mm

杂谈:接触-5对坦克的保护究竟提升了多少?

        “接触”(Kontakt)爆炸反应装甲的运用顺理成章地引导了后续型号的发展,也就是“接触-5”。它的优化之处在于其不仅能有效地对付破甲弹(HEAT)的金属射流,还能对付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它在1985年左右首次部署在第一批T-80U上。据称,接触-5提供了约300mm均质装甲(RHA)的额外保护,以对抗长杆穿甲弹,这相当于比T-80U的基本装甲(大约720mm)增加了约160%之多。

部署在T-80U坦克上的接触-5,注意炮塔前部的ERA下部覆盖了橡胶板

        对此,我们可以从Robb McLeod的意见中略窥一二,下文为笔者对Robb Mcleod想法的大致理解: 

        可以用有限元分析等方式来剖析接触-5的有效性,以及探究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抵御来袭的长杆穿甲弹的。下文暂且用粗略和有限的方式来假设其防护作用:

        假设接触-5的药盒为10.5厘米宽,23.0厘米长,7.0厘米厚,质量为10.35千克,则在一辆T-80U上,该阵列的总质量为2.8吨,另有信息源称可达3吨左右(据Steven Zagola的文献)。

        假设使用Semtex作为夹层,接触-5配置很可能是最前面为15毫米的抛板,中间为35毫米的炸药,后部为20毫米的抛板。这种不对称的配置提高了防护的有效性,因为APFSDS的穿杆仍然可以“抓住”向后抛掷的后抛板,而前抛板将保持典型的高速运动。这与美国陆军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描述重型爆炸反应装甲的模式完全相反。在他们的模型中,前抛板的厚度约为60毫米,后抛板则只有5毫米。他们认为,厚板只是向上移动到进入的长杆的路径上,迫使它形成一个“槽”(厚度*高度),而不是一个“洞”(厚度)。然而实际上,这与事实相去甚远:前面的抛板只会夯实炸药,而几乎不会被掀起来。

        总之,回到正题上。暂且抛开实际的数学问题,经过几次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即装甲采用了什么防御机制。这些结论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明,我们希望能很快做到这一点。我们假定,穿杆的巨大面积密度能够相对容易地穿透抛板。实际的穿甲弹质量损失大约为2%。我们发现这两块抛板,每块的动量大约是长杆穿甲弹的60%,它们彼此上下反方向地移动,而穿杆则在它们之间运动。施加在穿杆上的力显然非常大,事实上对大多数金属来说,它们都处于塑性破坏区域。从本质上讲,当穿甲弹接触到后抛板时,前抛板就会把前5-6厘米的穿杆铡掉。对于M829A1这样的弹体来说,这意味着造成了8%的质量损失。更重要的是,弹体的头部变钝了。穿甲弹头部的尖角极为重要。在同等的超音速尖头穿甲弹和钝头穿甲弹之间,穿透力的差别至少有20%(最大达30%)。这主要是因为钝头在开始烧蚀剪切阶段之前,穿甲效率就很低。穿杆在开始对目标材料进行径向位移之前,必须将自己削成最佳的冯·卡拉姆塑性波理论形状,以穿透目标材料。这就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失,从而导致了穿杆质量的浪费。钝化的穿甲弹也会受到结构上的破坏,并在冲击波沿其长度方向传播并炸掉尾部的剥落物时遭受更多的质量损失。

接触-5对抗来袭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X光图),可以看到其穿杆被强大的应力折断

        接触-5对APFSDS的次要影响是在与后抛板接触之前,前抛板引起的总共大约2-3度的偏航。因2度偏航而导致的穿透力下降程度约为6%,并且从此处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而面对T-64/72/80/90首上装甲的67°左右倾角时,这将增加到约15%

        如此来看,穿透力的总损失约为2%+8%+22%+6%=38%,换句话说,穿甲弹现在只能穿透其原有潜力的62%。相反而言,可以说基础装甲增加了62%的倒数,也就是——惊人的161%

最后,引用一段《简氏国际防务评论》对于接触-5反应装甲的评价:

(7/1997),第15页

“坚不可摧的俄罗斯坦克装甲经得起检验。

“根据在德国进行的试验(见IDR 7/1996,第15页),声称俄罗斯坦克的装甲实际上是不可穿透的,在美国进行试验后的评论支持了这种说法。

“IDR的五角大楼记者Leland Ness在5月于伦敦举行的未来装甲战争会议上发言时解释说,美国的测试涉及到对装有Kontakt-5爆炸反应装甲的俄制T-72坦克进行射击试验。重型ERA使它们对美国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120毫米火炮发射的M829 APFSDS的贫铀穿甲弹具有免疫力,这也是目前最可怕的弹药之一。

“——Richard M. Ogorkiewicz

参考网站:Vasiliy Fofanov's Modern Russian Armour Page (armor.kiev.u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矛”、“盾”进化论④:生存还是毁灭
第一款俄式血统的主战坦克“T-90”(图集一)
苏联T-80主战坦克
坦克面对APFSDS长杆穿甲弹,真的只有硬扛一个办法?
古怪的英国绅士: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
冷战时期的法国主战坦克(3)AMX-30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