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书法的章法



章法,篇章布局之法。一幅书法作品无论长短大小,都应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既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以及通篇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到幅式、题款、用印等的相互配合。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 、分行布白

 

再好的书法作品,也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所谓:“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

 

“布白”是研究字体结构组织的方法。布乃分布,白是空白。留白太多,字就稀疏散漫,太少则拥挤促迫,乱则失控,匀则平板失势。如何因势布局,就要看作者布白的技巧了。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因纸定字或因字定纸

指根据书写内容来选择纸张或根据纸张大小来选择内容,即看字纸何者为先,纸大字小白压黑,有空旷凋零之感,纸小字大而多则拥挤充塞。好的作品在字纸关系上应黑白相映,虚实相生,疏密相称。

 

2.格式适当

字数较多的横幅或立幅,不应四角齐平,可以实三虚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角可满而实,以虚实相生,黑白相间。左下角空字多少无定规,但篆、楷、隶等较规则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否则太显孤单,所谓“单字不成行。”

 

3.首字管领

唐代孙过庭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首字有通领全篇的作用。一般来说,标准字体求匀,而行书、草书第一字应粗壮凝重,尾字也相应厚重,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4.四边留白,行间透气

在纸上写一幅字,不能安排得顶天立地,拥塞不堪,应四边留白,宽窄适度,行间透气,不犯不离。在书写之前,先将纸的四边折出,在折框内安排书写内容,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边白,行间也要留出相应的空隙。

 

5.行列有序,行气贯通可分为有行有列、有行无列两类:

有行有列适应于篆、隶、楷,讲究横有行,竖有列,每行每列字的中心都应相对并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布字歪斜,偏离中心线,就会产生左右摇摆、黑白失调的感觉。由于字体的关系,一般要求楷字行列相等,篆书行宽列窄,隶书行窄列宽。

 

有行无列一般适应于行、草二体,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无行无列,也应行气贯通,浑然天成,不宜故作参差错落,曲折蛇行,使全篇行气割裂,杂乱无章。

 



二、章法幅式

书法作品常用章法式样有:
1、中堂

中堂:以2×4尺宣纸为基本样式,四尺全纸竖式所写的是标准中堂,四尺横三开竖式是小中堂,另外还有六尺以上的大中堂,日本书道称之为大中小“画仙”。中国人将中堂一般悬挂于堂屋正中,同时还喜欢配以对联。

2、条幅

条幅:作纵式窄长状的章法式样,叫条幅。以四尺纸论,竖式对开或三开、四开的都可以是条幅。中国人一般称竖式对开为“条幅”,横开为“斗方”,日本书道称为“四尺竖”、“半切”。

3、对联

对联是汉语所造就的独特的文学体裁。它分上下两联,上联居右,称首联、出联,下联居左,称对联。文字不仅要字数相等,而且要词性相对,词意相对,平仄对仗。以四尺(或五尺、六尺、七尺)竖式对开两条各书一联,书写时首联宜略靠左,对联宜略靠右,以便落上下款(写在中心线亦可)。落双款时,上款题上联,下款题下联,上款勿太高,下款勿太低,以免使对联的对称美受到损害。对联上下联书写两行以上者称龙门对,格式要求特殊,上联右起,下联左起,收尾居中,严格轴对称,上款题于上联之左,下联题于下联之右。

4、册页

顾名思义是一册书。一页书的形式。其章法总规律与条幅、中堂大体相同

5、横批

以条幅比例横式书写的,叫横批或横幅。字多者可以视为册页、斗方的延长,字数少者可视作榜书。

6、扇面

分团扇和折扇两种形式。团扇书写一般是圆中取方,如写册页。扇面书写则比较复杂,一般依势取形,由于其形似折扇,上宽下窄,成半圆形辐射状,所以无法每行都写满,一般采用隔行长短错落式,如1—2式,3—2式,3—1式,4—2式,4—3式,5—2式,2—2—3式,3—2—2式等。二是书上虚下式,横向沿上端排列,中下空白。三是书中虚上下,沿折扇中间弧形排列。

7、长卷

横幅的延长,可尽兴延长,不宜悬挂,多置案头观览,又称手卷。

8、榜书

又称“题榜书”、“署书”、“擘窠大字”,招牌、匾额多用此书,字大盈尺至逾丈,如榆林红石峡石刻,字宽9—12米,高2—3米,深2—3寸,神奇、雄伟、瑰丽、厚朴,名山胜迹多有之。

9、信扎

又称尺牍、书信、函件、手教等,人们来往信件的总称。好的书信就是好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历来被视为书法珍品。

10、屏条

屏,蔽也。置于室内庭堂谓之屏风,既可障人眼目,以显其隐幽,又可挡风,以御寒。屏风上可书可画,于是就成了书画之一种章法样式。不用于屏风,只用屏的形式作书画,这就成了屏条。其一般规律是:四条以上,成双数;既可自成格局,又可连成一幅;既可每幅加款,也可最后加总识;内容或书法形式要有一定关联性。

11、异型

在应用中,因用途不同,书写所用纸张、器物、材料不同,其章法随形布排变化无穷。红叶题诗,芭蕉当纸,瓦当文字,简牍书法,器物铭文,因形而变,章法各异。

12、题画

书法题跋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

 



三、款识适宜

 “款识”又称“铭文”,本指古代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等的文字。后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书法作品中凡正文以外的部分都称款。


落款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则锦上添花,错则白璧生瑕。宽分上款与下款,上款多为受书者名字,一般不称官衔,不写姓氏(名为单字者除外);下款包括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地点、书者姓名、年龄(高龄或年幼)等。无上款有下款称单款,一幅作品可以无上款,必须有下款;单款中仅题书写者姓名者称穷款。    

※※  上款格式为受书者姓名+称呼+谦词常用的称呼有:长辈:同志、先生、女士、仁伯、仁叔、尊师、恩师、方家、××老(70岁以上曰老)、××翁(80岁以上曰翁)……平辈:同志、同好、同道、同窗、道友、仁兄、仁弟、贤弟、书友、小弟、小妹等晚辈:学生、贤侄、贤契、爱孙、爱女、仁棣、贤棣等。常用的谦词有:长辈: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晚生、晚学、后学、门下等平辈: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晚辈:铭记、嘱书等。

  ※※  下款格式为:内容+时间+姓名字号+地点+谦词  例如敬录毛泽东沁元春 雪  甲申年孟夏××于渭南师院学书其中不一定全出现,一般要出现的是姓名字号和时间。


时间格式为:

年一般用干支或帝王年号,不太用西历公元纪年;月一般用别称或直书季节,如: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

七月:孟秋、兰月、瓜月、凉月、兰秋;

八月:中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菊月、菊秋、暮秋;

十月:孟冬、初冬、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雪月、寒月、冬至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暮冬。 

注意:以上月指农历月;       

月之别称只宜与干支相配;       

每月上旬称上浣,中旬称中浣,下旬称下浣。


谦词常用:
学书、书奉、奉书、敬书、恭录、敬录、敬书等。 

款识注意的问题

1.用雅称不用俗称,不能用诸如二姐三姨八姑妈、狗肉馆子羊肉铺之类;

2.署名可用名,也可用字号、别称,一般不带姓(名为单字除外);

3.宾主分明:如正文字大、款识字小,受书者姓名应高于作书者姓名,下款不可低于字的底边等;

4.字体适宜,安稳字产生的历史分,正文前、款识后,如    篆、隶、楷作正文可用行楷落款;    

行草可用行书落款;    

草、楷、行不可用隶、篆落款;    

极少用草、隶、篆落款。

 

四、正确用印

印章原用于封发竹木简牍,后用于书画题识,墨中一点红,具画龙点睛之妙用。印章分两类:

 

1.闲文印,又称随形印,闲章,其中盖于书法作品右上第一字旁为引首章,右下为押脚章。内容主要有:年号:甲子、乙丑、丙寅、岁在××等。月号季节:荷月、谷雨、盛夏等。斋号:积字阁、千顷堂等。雅趣:乐而康、苦中乐、勤奋、师古不泥、勤笔补拙等。
2.名章:作者姓名或字号,落于下款下。

用印应注意的问题

1. 闲文不用方;

2. 印不可大于题款,印款相宜;

3. 用双印不同朱同白,应一朱一白,二印间留一印距离

4. 印章应精致;

5. 用印不可过底,勿低于字之底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法概述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
创作一副好的书法作品,除了学用笔你还需要懂这些
篆書的章法--(大小篆)
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
第三章硬笔行书临帖 第二节 硬笔行书的传统章法幅式图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