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高考预测及佳作点评'用奖学金扶贫及一元奖学金'材料作文:一元钱,不值得拼搏?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少量存货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校将本应发给学生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财户上,而今年的奖励形式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此事引起了广泛热议。学生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发呢,也不必为此拼搏了。”校方解释说:“学校鼓励学生的初衷学有变,希望同学们不要以获得奖金的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你对此事后和看法?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比较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元钱,不值得拼搏?
①当千元甚至万元的奖学金改成象征性的一元钱时,还值学生为此拼搏?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众多学子拼搏的动力等价值观问题,更将学子们对“奖学金”的态度暴露无遗。
②设置“奖学金”目的不言而喻:为学业突出的学生而设立的物质奖励。目的是对学优生的肯定和褒奖,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向往与动力。但当学业水平与物质相联系时,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的目的却事与愿违。因而“奖学金”也沾染了铜锈气味,充满功利色彩。通过获得奖学金来提高生活水平、减轻家庭负担的愿望是无可厚非。但若为获得奖学金满足物质欲望,不仅有有违初衷,还会引发许多不良行为。
③既然是为了拿钱,那家庭富裕的同学是不是应该“谦让”?而为了奖学金是否可以不择手段?老师评判又是否公正公平?奖学金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态度不端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由态度落实到行动,金钱并非万能,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还是要的。
④学生以学为业理所应当。设立高远的目标并为之拼搏,这是美好人生的开始。当眼睛只盯着奖金钱时,入学的初心何在?没获得时失望落寞,而获得也不必骄傲自豪。即便奖学金再高也满足不着“物质欲望”,拜金主义会毁了我们的操守。真正专研学业的不会因钱少而松懈,误解的人应醍醐灌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拼得人憔悴。学习周总理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精神。
⑤当学生吐槽:“不如不发呢,也不必为此而拼搏”的谈论时,我们应深刻反省自己是否已经被金钱迷惑,“跌”入了一切向“钱”看的怪圈。这不禁让我回忆“两弹元勋”邓嫁先的两笔“国家级奖励五元,”总共十元。研制原子弹成功奖励五元,研制氢弹成功奖励五元。这十元背后有邓老放弃美国富裕生活毅然回国的赤子之心,有抛家舍身不惧千难万险的决决之心。老辈人用心血在战后的废墟目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不求回报。这份奉献精神不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努力回报吗?
⑥当然,校方不经过与师生的沟通而将奖学金转到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的行为欠馁。既然初衷是好的,何不多方商议,达成共识?帮助弱者是中华传统美德,相信师生都不会反对。这样体现校方的平等观念,还帮助贫困学生,纠正那些对奖学金的错误认识。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⑥金钱并非称量万物的码砝。一元也好千元也罢唯有努力拼搏,坚守对知识的渴望,奖学金才有意义。一元钱值得敬畏和拼搏,更是对爱国敬业精神的高扬。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7届6班 于镇玮     指导教师:孙延堂
【佳作点评】(899——966字)
1.内容上:文章始终能够围绕“一元钱的奖学金值不值得拼搏”展开论述,痛批拜金主义。
2.表达上:①用设问拟题,表达观点态度,引起关注;②开篇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简洁明确;③第2~6段,从不同角度在比较对照中思辨,通过列举两弹一星专家邓稼先事例,展现了对奖学金态度的优劣,更是对学业的态度,考量青年学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结尾段重申观点,深化中心,升华高度。3.发展上:①文章思路清晰,层次鲜明,重在正反对比剖析事理;②阐述的观点比较深刻,材料充实;③语言朴实严谨,注重说理,以理服人。
附:关于本道作文题的审题立意提示
【题意把握】
1.题目是“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因此确定材料的范围和理解材料的含意是符合写作的第一要求。
(1)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材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某校的奖学金金额改成了一元钱”的事件,写作范围必须要落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因人、因事而触发的想法,所有观点的提出都是因材料而引起。
(2)材料的主要内容:①某校的奖学金金额改成了一元钱。②学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③校方把取消的奖学金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并表示希望同学们不“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④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关注;⑤媒体报道了此事,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3)在材料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含意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学习上,学生应如何看待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②如何看待学校对学生给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处理。③如何看待社会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有关给予学生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问题的关注。
2.题目给出了具体的写作任务,须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完成写作任务。
(1)写作任务:选择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中的一个,向它投稿,以投稿的形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根据写作任务考生立论与阐述观点的角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表达学生心声的角度(可写:赞成学校做法;反对学校做法;辩证看待学校做法等)②向校长(学校、学校领导)反应意见的角度(可写:支持学校做法;反对学校做法;其他合理建议等)
(2)要“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考生写作时,须在材料的主要事实与含意的范围内进行写作即可认定为是符合题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预测:材料作文“一元奖学金”及佳作点评
?教你写任务驱动型作文:一种构建基本结构的方法
经典28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指导和拟题提示
特级教师高星云——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26题
8篇学生作文(“焦老师微信红包”题目)
全国首发 |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100题练习(中集)(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