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04)比拟

比拟是高考语文考纲中规定的必考九种修辞手法之一。比似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手法的使用,能让诗歌的描写栩栩如生,别具情趣。

一、比拟的分类

1.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物有了人的动作或情感。 

(1)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

(2)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3)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

拟人的本体可以是植物、动物或非生物。(1)中诗人由花藏叶底联想到美人躲于伞下,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也巧妙点出暑热不散的主题。(2)中“先偷眼”极写白鹤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诗人用“偷眼”“断魂”拟写“霜禽”“粉蝶”,让它们具有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它们对梅的喜爱,也更能表达出诗人对梅的喜爱。(3)中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推开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令人读后忍俊不禁。

2.拟物

拟物是将人比做物人具有了物的特点;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甲物有了乙物的情态。

(4)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4)句中“春愁”本无形,而主人公却卷起帘子放它出去,显然是直接把它当成了具体有形的物来写,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相对于拟物修辞,古诗中拟人修辞手法运用的比较多。

二、比拟的作用

 1.写景:神形毕现

(5)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王寂《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把物当做人来写,化物为人,生动形象,亲切自然。(5)把用于描述人或其他动物的形容词“瘦”和“肥”直接用来描述“山”和“水”的情态(兼有拟人拟物特点)。“瘦”字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肥”字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运用比拟修辞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

2.抒情:酣畅淋漓

(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6)中上句用“引”字把雁拟人化了,下句用“”字把无生命的“山”当作有生命的鸟来写,比拟(拟人+拟物)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秋雁高飞、月出山口的美景;而且赋于雁和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们也在和诗人一起分享欢乐和喜悦,从而烘托出诗人遇赦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3.说理: 生动形象

(7)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7)是一首状物与哲理交融的咏物诗。诗人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前两句写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天地有清霜”则揭示出了得志一时的势利小人的可悲下场,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巩固训练】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比拟(拟人或拟物)修辞手法,并简要赏析。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郑珍《晚望》) 

4.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5.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王安石《定林》)

6.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

7.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参考答案:

1.拟人/被束缚在笼子里的鸟儿,总是眷恋着昔日自由飞翔的丛林;被饲养在池塘的鱼儿,总是思念以前宽广的江湖。采用比兴手法,“羁鸟”、“池鱼”暗比受官场束缚的自己。鸟、鱼尚有向往自由的林、渊之思,自己弃官归隐便是十分自然的了。巧妙地表达了陶渊明对本性的追求和对田园自然风光的向往。

2.拟人/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拟人/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收”“出”两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4.拟人/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5.拟人/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恋忘返的愉悦心情。

6.拟人/不说乌云堆压山头时正酝酿着一场大雪,而说“云”和“山”在“商量”下雪的事,不说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即将来临,而说“柳”会睁眼。“桃”会展开笑颜“领略”春光。将景物当作人来写,表达出作者奉诏还朝时高兴的心情。

7.拟人/ “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尽显“荷”的哀婉之态,表露了诗人伤感不平之情。

8.拟人/诗人眼里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表达出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真情。

9.拟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移情于物,表达出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10.拟人/“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不求人知。




360docimg_0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体诗的章法(七)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语言特色
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四)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十三:比拟
第十二讲 古诗词鉴赏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