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因测序产业受益股有哪些?基因测序产业受益股解析
基因测序产业受益股有哪些?基因测序产业受益股解析
2014-05-30 09:43 南方财富网 www.southmoney.com
 
  基因测序产业受益股

  基因测序产业最快2015年爆发

  华大基因拟上市的消息,近期引发A股市场对基因检测行业的热情与兴趣。截至5月29日,按照60日以来的涨幅计算,千山药机涨幅达91%,达安基因21.8%,紫鑫药业24.63%。

  申银万国医药分析师杜舟认为,基因检测行业将带来人类健康预防与疾病治疗的革命,发展空间巨大,但现在整个行业无论是技术、服务还是政府监管均处于发展初期。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内公司基因检测服务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2013年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2014年2月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与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检测业务后,3月份启动试点单位申报。各龙头公司现处于向CFDA申报批文的阶段,短期对这些公司的业务收入必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行业长期发展有潜力。

  朝阳产业欣欣向荣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癌症或白血病。

  在开始介绍这一晦涩难懂的技术之前,让我们先从一则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起。几年前,一对龙凤胎降临人间。然而,他们的行为举止与别的孩子却有所不同,从回到家的那天起,这对双胞胎就开始腹痛,并且一天呕吐好几次。

  在龙凤胎两岁的时候,他们被确诊为脑瘫。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下,两个小朋友的病情得以控制。然而,5岁半的时候,双胞胎的病情又开始恶化。女孩的眼珠开始上翻,手也无法正常下垂;男孩则是一天24小时地不断呕吐。他们甚至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说话。

  此后,双胞胎的病情又几次反复,一直没有找到能治愈他们的方法。后来机缘巧合,这对双胞胎和他们的哥哥以及父母进行了一次基因测序。经过对比分析,最终发现双胞胎致病的罪魁祸首是体内一种还原酶发生了基因突变。它破坏了产生多巴胺以及其他两种神经递质的细胞途径。

  找到病因后,医生立刻做出了精确的治疗方案。一个月后,这对双胞胎被治愈。让这对双胞胎重获健康的,便是来自于生命技术公司(Life Technologies)的基因测序技术。(中国证券报)

  千山药机:转型医疗器械,即将收获成长

  千山药机 300216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洪阳,许希晨,刘晨彬 撰写日期:2014-02-28

  1、 进入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领域,市场低估公司该部分业务价值:公司从2012年开始有计划地进入医疗器械(主要是耗材)领域和诊断试剂,2014年医疗器械产品开始陆续上市,预计陆续上市的产品有“真空采血管和针”、“高端无菌导尿管”、“自动化药房”、“分子诊断试剂”、“胰岛素笔”等,后续公司还会通过继续吸收引进德国R+E公司的技术和高端制造装备,在医疗耗材和诊断试剂领域进行更多的产品布局。我国医疗耗材市场和诊断试剂市场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正处于发展的“大时代”,公司将充分享受到该机遇。市场目前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司医疗器械业务的发展前景,低估该部分业务价值。www.southmoney.com

  2、 收购德国R+E,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完成高性价比产品制造:通过收购德国R+E,公司是医疗器械领域少数具备生产设备+产品生产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在掌握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的同时,在湖南祁阳设立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高端技术”与“中国成本”融合下的完美制造。德国R+E在多个器械产品上的先进制造技术,如“无菌采血管制造设备和工艺”、“全自动输液器生产线”等,是公司获得有别于其他产品高性价比优势的关键。

  3、 进入业绩与估值双提升阶段: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条件为2012-201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0%,若要完成此条件,2014年净利润必须达到1.13亿元,由于2014年业绩能否达成关系着50%以上的股票解锁,因此我们相信管理层有充足的动力和愿景去完成公司的股权激励业绩规划。目前,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我们判断外延式发展也会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看点。

  不考虑收购的资产,预测公司2013-2015年收入4.8亿、6.9亿和9.2亿,分别增长42%、44%和33%,净利润8120万、1.28亿和1.81亿,分别增长24%、58%和41%。EPS0.44、0.69和0.98元。考虑到公司转型医疗器械中的耗材蓝海领域,以及外延式发展诊断试剂等新兴业务,公司的业绩和估值即将迎来一个双提升阶段。

  我们对公司医疗装备和医疗器械分别估值,预测三年的企业价值分别为32亿元、47亿元和63亿元。公司目前市值22亿,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给予“推荐”评级。

  达安基因: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参与医院投资前景开阔

  达安基因 002030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邓周宇,贺平鸽 撰写日期:2014-05-06

  公司是分子诊断龙头,商业平台兼具纵深和广度

  公司在分子诊断行业市占率超过50%,是行业龙头。产业链层面,横向来看: 公司在PCR、FISH、SNP、基因芯片平台实现全面布局;纵向上:公司向下游延伸至独立实验室,并在测序、食品安全等率先布局。技术层面:公司背靠中山大学,核心创始人研发背景深厚,研发支出和新产品获批数量领先竞争对手。我们认为公司在全产业链上的布局以及技术优势形成了强大的护城河。

  独立实验室跨过盈亏平衡点,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公司独立实验过去盈利能力较弱的原因:1.广州、成都实验室承担总部职能, 其盈利被亏损的实验室所掩盖。2.上海和2007 年之后新建的独立实验室一直处于培育期,处于持续亏损。但我们看到:公司独立实验室的亏损在2013 年大幅收窄。根据经验,独立试验室在度过盈亏平衡之后将进入加速增长的阶段。同时考虑到公司在进行股权激励之后,激励机制得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独立实验室业务从2013 年开始将进入利润快速增长的时期。

  参与中大附属医院的改制与扩建,想象空间大

  中山大学下属有8 个附属医院以及大量的非直属医院,学术和临床地位在全国排名靠前,年收入超过170 亿元(不包括庞大的非直属医院)。公司与大股东合资成立中大医院投资管理公司,参与中大附属医院的改制与扩建。由于公司是中大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极有可能成为中大医疗资源的主要资本运作平台。
风险提示

  独立实验室扭亏进度低于预期

  建议积极关注,提高投资评级至“谨慎推荐”

  预计2014-2016 年EPS0.32/0.40/0.48 元,对应PE51/41 倍/34 倍。对比A 股医疗服务板块,公司的PE 仍低于平均水平。鉴于达安基因拥有上述平台和技术扩张优势,短期静态估值虽较高,但是对于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行业龙头, 同时考虑到其分子诊断行业全产业链的价值以及中大控股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价值,我们认为值得积极关注,未来或存在超预期因素。时隔几年我们再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投资评级。一年期合理估值:18 元(15 年45 倍)。

  迪安诊断:诊断服务和诊断产品双轮驱动业务保持高增长

  迪安诊断 300244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闫永正 撰写日期:2014-04-25

  预计2014/2015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3 亿元(YOY+42%)/1.75 亿元(YOY+43%), EPS 分别为1.03 元/1.47 元,对应PE 分别为78 倍/55 倍。

  目前估值相对较高,给予“持有”建议;长期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建议积极关注,等待股价回调逢低介入。

  2014 年1Q 净利润同比增长23%:公司公布2014 年1Q 业绩,实现营收2.5 亿元(YOY+36%);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0.18 亿元,(YOY+23%)。报告期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若扣除股权激励成本影响因素,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YOY+4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诊断服务行业迎来扩容期:受到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影响,大批民营资本介入医疗服务领域,预期民营医疗机构将会在权衡成本效率的基础上选择将检验服务外包。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日趋成熟,可以发挥其集约、高效等特点,做好淘金路上“卖水者”的角色。预计第三方诊断服务市场将进入快速扩容时期。

  分级连锁模式布局全国市场:保持每年并购或新建 2-3 家实验室,采用分级连锁降模式低新店成本,缩短新设实验室盈利时间。结合当地市场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业务模式,基本完成全国市场布局。

  产品与服务相互促进,共享渠道优势:利用诊断产品的代理权优势,提供诊断服务的同时,向客户租售诊断产品和仪器,服务与产品共享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用户粘性。

  域拓展服务项目,逐步向高毛利领域渗透:公司与韩国SCL 合作开设高端体检中心,预计今年5 月首先在杭州开张,我们看好公司与韩国的合作,这一业务预计会进一步拉高公司毛利水平。公司旗下有2 家医疗司法鉴定所,分别位于上海和杭州,可以承接全国业务,目前业务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

  全资子公司取得 CAP 认证:公司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被认为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临床实验室认可机构之一,该认证标志着公司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与水准获得国际相关机构的认同,有利于拓展公司CRO 业务领域,为国际医药厂商提供国际标准的临床研究中心实验室服务盈利预计: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4/2015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3 亿元(YOY+42%)/1.75 亿元(YOY+43%), EPS 分别为1.03 元/1.47 元,对应PE 分别为74 倍/52 倍。目前股价估值相对较高,给予“持有”建议;长期看好公司的未来,建议积极关注,等待股价回调逢低介入。考虑到公司优异的成长性以及市值相对较小,持股比较集中等因素,我们决定给予公司一定的估值溢价,目标价67.00 元(2015PE X45)

  科华生物:强化体外诊断龙头地位

  科华生物 002022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刘亚明 撰写日期:2014-04-22

  投资要点

  1、体外诊断(IVD)行业前景广阔。

  在医保控费背景下,诊断试剂相对宽松,虽然存在个别领域过度诊断的情况,但从数据来看依然有广阔前景,中国人口占全球20%,而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仅占3%。目前国内体外诊断项目数量1500种,与欧美3000多种的检测项目存在差距。目前体外诊断市场仅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其中体外诊断试剂130亿元,及时检测设备50亿元,独立医学实验室20亿元左右,人均年诊断产品使用金额仅仅2美元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25-30美元。罗氏、西门子、雅培、贝克曼、BD、希森美康六家外资企业占据了国内60%的IVD市场份额,国内以迈瑞、科华生物为一线龙头,收入超过5亿元,达安基因、丽珠、利德曼、中生北控、复星长征占据二线地位,整个行业CR10(前十名市占率)达到80%。

  2、短期业绩增速放缓。

  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净利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4%、20.22%。公司毛利率略下滑0.42个百分点,但销售期间费用率下降3个百分点至18.43%。

  2013年,诊断试剂业务同比增长18.65%,其中,免疫试剂销售同比增长26.52%;生化试剂同比增长15.58%;核酸试剂同比增长7.44%。免疫试剂销售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试剂出口同比增长186.58%。仪器业务同比增长1.33%,主要以仪器带动高毛利试剂的销售,仪器业务增速整体保持平稳,但对试剂业务的拉动效果是显著的。此外,2013年下半年仪器的招投标数量减少比较明显,2014年1季度销售进展来看已明显恢复。

  3、公司核心优势主要在于产品系列齐全,研发优势突出。

  目前有120多个新品在研,涉及POCT、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生化、核酸等,未来在相关领域,公司将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两年,公司将有30个新产品上市。公司未来的开发重点主要是普通疾病的筛查试剂与仪器。

  4、化学发光试剂进口替代高峰即将到来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定量、快速是最大优点,以HBsAg的检测为例,如果采用化学发光法,可以将定量结果<=100IU/mL作为停药指标,并定期随访检测HBsAg定量值。

  化学发光为“仪器+试剂”的封闭式系统,技术要求高,目前以外资主导。公司化学发光产品目前仅能小批量生产,但2014年扩产后将加速发展。化学发光能进行定量检测,更为先进,酶免产品更适合定性检测,但并不是说前者将会替代后者,根据实际需求,两者各有优势。

  2014年4月17日公告,公司收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铁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医疗器械注册证》,主要供医疗机构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样本中的铁蛋白,作铁代谢的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用。个别产品难以给公司业绩带来明显推动,预计经过1-2年培育,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将对公司业绩带来明显推动。此外,公司还将有甲状腺指标、肿瘤跟踪检测等20-30个产品。

  基于对自身技术工艺的自信,公司有信心其化学发光产品具有性能稳定、磨合周期相对较短的竞争优势。由于诊断试剂和仪器是医院 的成本项,故高性价比的国产试剂和仪器有望大规模替代进口。

  5、POCT将是发展重点。

  公司2014年POCT产能将由1500-2000万人份扩产到5000万人份。公司质量优势明显。目前在心梗(心肌酶)、胰腺炎(胆淀粉酶)、乙肝病毒、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艾滋病、血糖、血型快速检测方面已经储备了品种。

  6、传统产品有望稳健增长。

  虽然化学发光产品有定量优势,但传统酶联免疫法检测和临床化学检测并不能被完全取代,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生化诊断试剂也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7、国际业务将进一步加强。

  目前出口占公司收入10%,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化业务。未来POCT有望成为出口主力品种。目前公司品种已经通过WHO、美国CDC、艾滋病基金会、儿童基金会逐步进入伊朗、朝鲜、南非、肯尼亚、巴西、玻利维亚等国的采购名录。

  8、代理仪器带动试剂增长。

  公司是希森美康的国内最大代理商,2012年贡献收入3.46亿元,利润4571万元。2013年,代理仪器业务销售4,07亿元,同比增长5.77%。从2012年起,公司还与国际性微生物检测龙头企业法国梅里埃合作,在部分地区代理其生物检测仪器及配套试剂。

  9、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方源资本有望推动外延扩张。

  之所以引入新的大股东,主要原因是公司创始人徐显德先生已经70余岁,早已退出公司管理多年,沙立武先生也于2012年退休,出于个人原因选择退出,选择方源资本作为股份转让受让方是两位股东的选择的结果。双方在对于行业发展、投资观念等方面比较一致。今后公司将借助其资本优势、投资经验,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助力公司长期发展。董事长本人也已承诺长期持股,将在公司长期任职。定增将给公司带来后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引入战略投资,将整合公司与战略投资者的优势,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外延式发展能力,优化股权结构,强化治理水平,实现公司成为中国最大、亚洲有影响力的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生产企业的发展目标。

  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LAL公司发行2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亿元(含发行费用)。5月份完成第1笔交易,预计2014年10月完成整个交易后方源资本将占股份19.44%。预计5月份管理层换届以后战略思路将进一步明朗。

  10、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本假设:诊断试剂行业平均增速15%,公司内涵式增长有望保持稳健。2014年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较小,仪器销售收入增速有望恢复 到15%左右的增速。

  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0.67、0.8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和26%,目前股价23.03元对应2014/2015年PE分别为34、28倍。

  11、核心假设风险:

  化学发光试剂推出进展和外延并购进展低于预期。

  紫鑫药业

  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片、麝香接骨胶囊、醒脑再造胶囊、四妙丸等,其中四妙丸为公司独家生产品种;四妙丸、醒脑再造囊、活血通脉片等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公司目前生产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等,全部剂型的生产车间均已获得药品GMP认证。

  中源协和

  公司主营生命科学技术开发、干细胞基因工程产业化、生物医疗和基因制药、纺织、印染、服装等业务。作为我国唯一的干细胞产业化基地,公司拥有全国仅两张的干细胞库许可证;同时公司也拥有亚洲最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亚洲脐血库组织的首批成员。公司“望春花”系列平绒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品牌优势突出,是公司收入的重要贡献者。

(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因测序产业2015年或爆发 概念股望一飞冲天
百亿IVD市场大解读
体外诊断领跑者:分子诊断技术
我国临床分子诊断试剂发展:问题及思考
卫生部临检中心李金明教授对中国NGS诊断检测的政策解读
分子诊断产业链分析 带动实验室仪器快速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