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叙事] 为什么平时准备的素材考试中用不上?

以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涛老师提出的“三元方法论”为核心,针对本系列教程,现面向全国高中学校组织深度教研共同体。以学科专家内部教学指导、内部资料共享、内部互动教研的形式,开展直接服务高中写作教学的大型公益活动。

为什么平时准备的素材考试中用不上?

说到作文备考,学生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积累素材,经常作文练不了几篇,作文素材书却买了一堆。不仅买书,还喜欢在作文素材书上进行各类颜色涂抹,然后再把积累到的素材往摘抄本上一抄,结果考前一看,摘抄本的厚度居然比作文本的厚度还厚,“抄过的”居然比“写过的”字数还多。

但是一到考场上,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平时准备的素材全部用不上,于是只能用几个平时已经用俗了、写烂了的素材,什么袁隆平、杨利伟、钟南山等等,草草往试卷上一“排”,不做说理,不用分析,口号一喊便仓促结文。这样的作文呈现在改卷老师面前的时候,千篇一律、佶屈聱牙,套作既视感极强,自然得不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为什么会这样?平时积攒的那些素材都到哪里去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得从那些作文素材书中寻找答案。

一般的作文素材书,都是按照主题来确定分类的,会分为爱国类素材、奋斗类素材、法治类素材、环保类素材等等,然后给每类素材准备一二十篇内容供学生积累,这样分类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细看的话,会发现每个小类里面的分类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说爱国类素材,里面列举的全部都是爱国的例子,出现的也自然是杨利伟、钟南山等我们早已熟稔的面孔。

可是,仅仅积累这些素材就够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拿爱国类素材举例,当我们写作这类主题的时候,需要建立的是一个素材坐标系,除了正面的爱国例子之外,还要有对国家兴亡漠不关心的例子,甚至还要有反面的叛国例子。

即使是爱国事例,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解分析,剖析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人物的爱国实例进行思维分析:如杨利伟的爱国与钟南山的爱国有何不同,只有建立起这样的素材坐标系,让每个爱国事例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才能满足作文正说、反说、侧说的说理需要,在考场上才能做到思如泉涌,游刃有余。

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的作文素材书是怎么做的呢?不做遴选、不做甄别,没有基本的教学思路,也没有任何的深入讲解,只是简单地把素材按照粗浅的分类大致一“排”便应付了事,同样能够做到洛阳纸贵。

这种做法不但消耗了学生的金钱(学生爱买,而且往往不止一本作文素材书),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备考时间,等真到了考场上,同质化的素材即使积累一千个,写到作文中的却只能有一个,这就是平时积攒的素材考场上用不上的原因。

平时记了半天、背了半天、收集了半天、准备了半天,考试中却只能用上一个(有时候一个都用不上),学生们自然是不甘心,怎么办?简单,把作文结构写成并列式,把例子往试卷上一“排”,既能凑字数,又能让平时积累的努力没有白费,快哉快哉!真的是“并列式”结构的作文素材书,孕育出了一堆“并列式”结构的考场作文,最终教出了一群”并列式“结构思维的学生。

然而,“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平行的结构,其既没有思维的广度(在此“广度”指的是与其他概念、事例的联系能力,而非在一个概念下做无休止的扩展),也没有思维的深度,长此以往,这样行文的学生,思维结构极其平面,没有深挖问题、扩展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只会在一个维度上进行无止境的扩展。

这样的教学弊病是作文素材教学这一个点上的个例吗?非也,此乃语文教学之通病也!

比如说我们的古诗教学,翻开我们的课本,杜甫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苏轼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诗人的个性在教学中往往湮灭不见,其写作特点,写作风格,在诗歌史上的贡献全部避而不谈,只强调其“伟大爱国”(但即使是同样的爱国,也有不同的“爱法“)。

在这样的教法下,学生记住的自然也只有“伟大爱国”,什么“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等一概不知,对这些风格各异的诗人通通“脸盲”,在作文中也就只能在伟大爱国这一主题上运用这些教材里的“素材”,而在其他题材的作文写作中,自然也是统统想不起来。真的是胸中有素材百万,笔下却无实例一言。

可见,无论在作文教学、语文教学上,还是在思维训练上,有时候,寻找差异要远比寻找共性重要得多,趋同不如辨异。

其实辨异的重要性在哲学上早已成为共识。法国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曾经独创了“延异”概念,他认为:所有的意义,都在时间的延长中辨异,“cat之所以为cat,正在于其与cap不同,cap之所以为cap,正在与其与map不同”。雅克·德里达是受到老子启发的,他的理论与《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就是如此,只有差异,才能让我们分清楚事物之间的面貌,如果一味趋同,缺乏辨异,那么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作文自然也是混沌一片,不见眉目。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实际中,不妨在求同之上多多考虑一下存异,对学生收集到的作文素材进行辨异拆解,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主题如何通过不同的素材进行正说、反说、侧说,让学生对素材进行结构化分类,这样在考场上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素材,而且思维上也就不会单单只有“并列式”。

《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在“作文成功”篇中专设“素材恰当”章节,对热门素材进行结构化整理分析,并配有专门教研团队指导素材应该如何使用,想要学习如何进行素材辨异的老师们赶快扫码进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场作文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的成长 | 陈映杰:如何用技术构建考场作文结构?
写作教学教什么
学生怕作文症结在哪儿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金汇昆:近日作文教学点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