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文言文详注及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司马苏勖(xù)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邀请,延请)时俊(当代或当时的贤俊),人物辐凑(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门庭如市。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以为:“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算帐;结帐),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用来    办法)塞嫌疑之渐(苗头;事物发展的开端  防微杜渐),除祸乱之源也。若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矣。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卒(最后)以忧死;宣帝宠淮阳宪王,亦几至于败。今魏王新出阁(1. 亦作“ 出閤 ”。 皇子出就封国。2. 指内阁官员出任外职。3. 公主出嫁。4. 泛指女子出嫁。),宜示以礼则(礼仪的准则;礼法),训以谦俭,乃为良器(优良的器具;比喻杰出的人才),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上从之。

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徵上书,以为:“陛下爱魏王,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居此殿,乃在东宫(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之西,时人不以为可,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上曰:“几致此误。”遽(①<形>急忙;赶快。《殽之战》:“且使遽告于郑。”②<形>突然。《祭十二郎文》:“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③<副>就;使。《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遣泰归第。

甲辰,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周武帝平定山东,隋文帝混一(不同事物混杂成一体∶统一,也指统一天下混一诸侯)江南,勤俭爱民,皆为令主(贤德的君主);有子不肖(一般称不孝之子为不肖;不相象;不成材,不正派),卒亡宗祀(谓对祖宗的祭祀。泛指各种祭祀。)。圣上以殿下亲则父子,事兼家国,所应用物不为节限,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料到)过此!况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亲近)深宫。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八月,上曰:“当今国家何事最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今四方无虞(①<动>预料;意料。《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公之涉吾地也。”②<动>准备。《谋攻》:“以虞待不虞者胜。”③<动>担心。《中山狼传》:“前虞拔胡,后恐疐尾。”④<动>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时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上闻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逾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绝天下之疑。”九月,以魏徵为太子太师。徵疾少愈,诣朝堂表辞,上手诏谕以:“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乃受诏。

上问侍臣曰:“自古或君乱而臣治,或君治而臣乱,二者孰愈(更,重要)?”魏徵对曰:“君治则善恶赏罚当,臣安得而乱之!苟为不治,纵暴愎谏,虽有良臣,将安所施!”上曰:“齐文宣得杨遵彦,非君乱而臣治乎?”对曰:“彼才能救亡耳,乌(“哪里”、“怎么”)足为治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记》)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分)

春,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司马苏勖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以为:“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若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矣。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卒以忧死;宣帝宠淮阳宪王,亦几至于败。今魏王新出阁,宜示以礼则,训以谦俭,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上从之。

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徵上书,以为:“陛下爱魏王,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居此殿,乃在东宫之西,时人不以为可,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上曰:“几致此误。”遽遣泰归第。

甲辰,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周武帝平定山东,隋文帝混一江南,勤俭爱民,皆为令主;有子不肖,卒亡宗祀。圣上以殿下亲则父子,事兼家国,所应用物不为节限,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过此!况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深宫。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八月,上曰:“当今国家何事最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今四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时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上闻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逾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绝天下之疑。”九月,以魏徵为太子太师。徵疾少愈,诣朝堂表辞,上手诏谕以:“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乃受诏。

上问侍臣曰:“自古或君乱而臣治,或君治而臣乱,二者孰愈?”魏徵对曰:“君治则善恶赏罚当,臣安得而乱之!苟为不治,纵暴愎谏,虽有良臣,将安所施!”上曰:“齐文宣得杨遵彦,非君乱而臣治乎?”对曰:“彼才能救亡耳,乌足为治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B.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C.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D.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阁,文中指一种皇族男子的成人礼,皇族以此确认其成年人身份。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的指称,因其方位得名。后来以此指称储君。

C.伏惟,意即趴在地上想,专用于古代臣子对君王上奏时,以表恭敬。

D.手诏,是皇帝亲笔写的诏令,不同于一般文书,得手诏者备感恩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听了褚遂良的建议后,认识到皇子也应遵从礼制,谦逊节俭。

B.太子得到用度不限的恩准,挥霍无度。张玄素直言太子有亏德才,演变下去会亡国。

C.张玄素认为太子骄奢无度致使正直之士远离,奸佞之徒阿附,提醒皇上认识到危机。

D.魏征因身体等原因不愿做太子太师,皇帝赐下手诏,态度恳切,魏征最终接受任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矣。

(2)苟为不治,纵暴愎谏,虽有良臣,将安所施!

14.魏征评价杨遵彦“彼才能救亡耳,乌足为治哉”,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实质上想说的是什么?(3分)

10.B【解析】这一段话是在说嫡庶有别,否则于国不利。由此,就可以注意几个专用名词“嫡”“庶”“世子”“庶子”,排除A.C。全句的意思是说嫡庶之制是“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排除D,故选B。

11.C【解析】伏惟不是臣对君说话的专用敬词,也可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孔雀东南飞》中有“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之说。

12.B【解析】张玄素没有直言,而是引用了周武帝、隋文帝的史实,婉言讽谏。

13.(1)如果应当亲近的人反而疏远,应当尊崇的人反而卑贱,则那些花言巧语的奸邪之人,必然会乘此时机有所动作。(“亲”、“尊”各1分,大意2分)

(2)如果君主不清明,放纵暴虐拒绝谏言(刚愎自用),即使有良臣在身旁,又有何作为?

(“苟”、“虽”各1分,大意2分)

14.意思是:他的才华只能延缓国家灭亡而已,哪里谈得上清明治政呢?

魏征实质是强调君王清明而不昏聩,才是国家繁盛久治的根本。(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文言译文】

春季,魏王李泰进呈《括地志》一书。李泰勤勉好学,司马苏勖劝说李泰,因为古代的贤能王子均招徕学者著书立说,故而请李泰奏请修撰《括地志》。于是大开馆舍,广泛延请天下俊彦贤才,人才济济,门庭若市。李泰每月的费用超过了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奏疏言道:“圣人制定礼仪,是为了尊嫡卑庶,供太子用的物品不作计算,与君王待遇相共。对庶出的儿子虽然喜欢,也不得超过嫡生子,这是为了堵塞怀疑猜忌的发生,除去祸乱的根源。如果应当亲近的人反而疏远,应当尊贵的人反而卑贱,则那些奸佞之人,必然会乘此时机有所动作。从前西汉窦太后宠幸梁孝王,最后忧虑而死;汉宣帝宠幸淮阳宪王,也几乎导致败亡。如今魏王刚刚作藩王,应该向他显示礼仪制度,用谦虚节俭来训导,如此才能使他成为良才,正所谓'圣人的教导不待严肃而自然有成。’”太宗听从其意见。

太宗又让李泰迁居到武德殿。魏徵上奏疏言道:“陛下喜欢魏王,正应当多多抑制他的骄奢习气,不让他处于怀疑猜忌之中。如今移居到武德殿中,位在东宫西面,时人均认为不可取,我担心魏王的心里惊恐不敢安闲。”太宗说:“差一点造成失误。”即刻让李泰回到原宅第。

甲辰(二十日),太宗诏令从即日起皇太子领出所用库府器物,各有关部门不必加以限制,于是太子挥霍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说:“周武帝平定关东地区,隋文帝统一江南地带,勤俭爱护百姓,均成为一代名主;但他们的儿子不肖,最终使社稷灭亡。圣上因与太子殿下乃是父子,行事兼有家、国,所应用器物无所节度限制,圣旨还未过六十天,所用器物已经超过七万,骄奢淫逸之极,谁料想这么严重。况且东宫臣属与正直之士,都没有在身旁;各种奸佞投巧之人,充斥深宫。良药苦口利于病,苦言辛辣利于行,应当居安思危,一日比一日谨慎行事。”

八月,太宗说:“如今朝廷中什么事情最为急迫?”谏议大夫褚遂良说:“如今四方安定,只有确定太子与诸王的名分最为紧要。”太宗说:“这话说得有道理。”当时太子李承乾德行欠缺,魏王李泰得到宠爱,众位大臣愈益产生疑议,太宗听说后十分厌恶,对身边大臣说:“当朝的臣属们,忠直没人能超过魏徵,我让他做太子的老师,以此杜绝天下人的疑心。”九月,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魏徵病稍有好转,亲到朝堂上表推辞,太宗手书诏令晓谕他:“周幽王、晋献公,废除嫡子立庶子造成国家危亡。汉高祖差一点儿废掉太子,幸亏商山四位老人才得以保住太子位。朕如今信赖你,就是这个意思。朕知道你有病在身,可以躺在床上辅佐太子。”魏徵于是接受诏令。

太宗问身边大臣:“自古以来有时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有时又是君主清明而臣下昏乱,二者哪个更重要些?”魏徵答道:“君主清明则善恶赏罚得当,臣下如何能够作乱!如果君主不清明,放纵暴虐刚愎自用,即使有良臣在身旁,又有何作为?”太宗说:“齐文宣帝身边有个杨遵彦(《随书》:“然帝犹委政辅臣杨遵彦,弥缝其阙,故时议者窃云,主昏于上,政清于下。”),难道不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吗?”魏徵答道:“他的才华可以延缓灭亡罢了,如何谈得上治理好朝政呢?”

遇语文
遇语文是教育类大号“爸爸妈妈都爱看”姊妹号,一线名师精品语文号,集结万众语文人,立足河南,放眼全国,打造最硬核语文自媒体,只发原创精品语文教学类文章:阅读、写作,备课、备考,教育、教学……邂逅就在转角处,最美语文遇上你。
2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第七十卷
2022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编修-●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幸运,庶长子被立太子,悲催,却遇到嫡子出生,是争还是让?
子诸王定分第九
文言百练:旧唐书·太宗诸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