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刷题即阅读 | 2021高考浙江卷《麦子》题目精准解析及备考启示
【题目再现 都是套路题!!!

 10. 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语言表达的能力。)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语言及形象特点的能力。)
13.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特点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题目再现 套路题还要阅读理解文体!!!

10.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披文阅读】    
【原文】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 (第一层)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 (第二层)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第三层)
【解析】
【交待背景】第一、二层内容,交代背景,描写出写环境之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 房,矮小;树,杈多叶密;风,很大。整体上描写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的满地打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嚎叫”,这几句运用比喻(树像绿狮子)和拟物(风,发出长长的哨音,发出猛兽似的嚎叫)手法,形象地写出这里“风大”的特点。通过描写树和风,更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衬托人物】第三是写这一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这就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了这一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另两个面作用:表现人物形象,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
【彰显主题】老头的话语:老天爷派树来抽打风, 树阻止风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这里如果深读,可以感知老头作为一名军人,这样说是有所指的。军人的职责是保卫边疆,“容不得谁整天乱跑”,强调守护边疆的重要作用。小说的主题在老头的语言中有所暗示。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第三个得分点最难解读。
 

 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说。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解析】 第三自然段描写老婆婆走在麦田的情景。这一段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具有诗意,充分体现出诗化小说的语言特点。 全段内容标上横线,题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干提示从“比喻”和“象征”两个角度赏析。
【比喻艺术效果】
比喻1: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 
 如何理解作者把老婆婆比喻为一头“金色的豹子”?
 比喻是具有相似性的。如果从形态上来看,老婆婆和豹子是无法联系到一块儿的。所以对这一比喻的理解,还是要从“守护”这一词语中寻找突破口。这里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豹子给人的感觉是强悍的,而守护领土的老婆婆不仅战胜了恶劣的环境,顽强地在这里生存并扎根,而且还能够守护麦田,守护领土,她有着犹如豹子一般强悍的性格和守护家园的强烈意识,充满了力量。
比喻2
 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跳鼠的特点是善于跳跃,很活泼,这个比喻写出老婆婆在抚摸麦子时心情的愉悦,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沉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
比喻3
    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
    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金笼头”“睫毛”也是比喻,描写云朵和麦芒的美景,烘托老婆婆丰收的喜悦心情。
【比喻艺术效果】
象征:
 思考1:“象征”体现在哪里?
 对象征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象征的含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象征是以物来显示意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而是让读者自己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这一句话中的“金光”就是象征。  
思考2:“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文句分析:金光让榆树叶子“油汪汪的”,充满了生命力;金光让云朵都像有了生命的活力,它们“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而且吃草的声音很柔和,一派和平的美好气象。
发挥联想:注意“金光”前面有一个修饰语,是麦子的金光。麦子的金光给地上的树、天上的云都带来了生命活力,说明麦子在边疆土地上的重要地位。这自然联想到播种、生产麦子的人——老头和老婆婆。是他们在荒凉的边疆土地上垦荒产粮,带了这这片土地生命的希望。
 象征意义:麦子的金光普照原野,象征老头和老婆婆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带了这这片土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拓展】象征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题目中麦子的金光洒向大地和天空,就有深远的含意,得让读者自己去意会,这也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审美感受。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题目中对“麦子的金光”象征义的理解,必须结合全篇来理解。仅凭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是无法理解其象征义的。老头和老婆婆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边疆这片土地,给边疆带来绿色、生命和希望,是要读完全篇才知道的。
 
11.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审题】限制条件是对人物语言描写进行分析。“多种风格”,“多方面品格”,指明答题要点,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品格。思路:阅读全文,找出人物语言描写,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一风格要用一个精准的词语表述出来;从语言描写中,分析出人物的品格特点,也要用一个词语精准地表述出来。答案要适当引用原文语言描写加以分析。答案要分条表述,注意语言简洁,言不在多,精要即可。
【1.质朴的语言】  
 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
 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
 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
 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解析】人物语言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文中的老头和老婆婆是驻守在边疆的领土守护者,他们在这里耕种土地,守护土地,因此他们身上有着农民般的质朴和坚毅。上面的人物语言描写都很直接、质朴、本真,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能够塑造主人公的质朴和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
【2.诗化的语言】  
“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解析】这两句话,与上面质朴的语言风格完全不同,浪漫而具有诗意,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对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能够在这样艰难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两位老人的性格都很乐观坚强。
【3.含蓄的语言】  
“我们是簸箕命。”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解析1如何理解老头的那句话“我们是簸箕命”?
“我们是簸箕命”,是一种含蓄的语言。簸箕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老头和老婆婆的手上全是簸箕纹,簸箕不聚财,斗才聚财,似乎这是一种宿命,他们天生是劳苦的命。这里有老头认命的意思,也有自嘲的意味。
【解析2如何理解老婆婆的那句话:“咱不要财。”
 小说以老头和老婆婆手纹结尾,两人手纹全是簸箕,老头认为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认为“咱不要财”,只要麦粒宝宝。如何理解这两人的对话呢?老头子所说的是一辈子辛劳,依然很清贫,老婆婆则看淡物质,要的是劳动的充实和丰收的快乐。再联系他们守护边疆的大背景,对话中表现出他们拓荒产粮、守护边疆的奉献精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所在。结尾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13.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情节)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人物)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主题 )
【审题】 这道题还是从传统套路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来踩得分点。“麦子”作为标题,是一种事物,如何串起全文故事情节?“麦子”与种麦子的主人公有何关联,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人什么作用?“麦子”作为开开垦边疆土地的劳动成果,在表现主题上有什么作用?只要打开了思路,这道题并不难做答。
【解析】①情节】文章的三到六段直接写老婆婆在麦田里行走,她抚摸麦子,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并由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引出关于他们失去孩子,把麦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的情节;第十到十一段描写老头种麦子的情景;然后回忆他们见面和结婚的情节,写他们从结婚以来就一直种麦子;结尾写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仍然没有离开麦子,“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儿,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可见“麦子”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
【②人物】“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儿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老头儿端着簸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儿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头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子”也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就像文中所写的“麦子”一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一样能够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去。
【③主题】“麦子”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文中这样描写,“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写老婆婆用她的强悍的守护给予了这片土地以生命的希望;“麦子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儿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儿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描写他们种麦子的情景,“麦子”就是“太阳”,是“希望”。这样写生动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难点】准确理解“麦子”在人物形象上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的主题。也就是考生虽然知道从人物形象、主题揭示这些方面来回答,但不一定能结合小说内容说出个所以然来。
【启示】了解文体特点,掌握命题方式,明确答题思路,这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之为“匠型”,老师可以教,学生可以学。但是学生学会了不一定能答题,这就是平时很多老师说的,这些方法我都教了呀,可是学生就是不会答题,得分不理想。所以在“匠型”之个还有一个“能力型”。这个能力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是不变的,但是文本内容却是千千万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才是答题的根本。文本读不懂,读得不深入,仅有方法也是枉然。所以,提高主观题得分的关键,还是要回到阅读理解的本源上来。浙江卷四个主题观,都是套路题,但是落实到小说的阅读理解上来,不说诗化小说语言特点,单是小说的主题很多学生未必能把握得住。比如小说的开头一句话:“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这一句中的“守护”对全文主题有极其重要的提示作用,但是考生不一定能抓得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校版】2021年高考真题语文试卷(浙江卷 非官方答案)
学霸题库|2022一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红柯专练
小说专题考点: 小说的语言
吃青
王文举:难忘儿时烧烤
新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