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辩证看待国考的“冷”与“热”

  跳出国考“非冷即热”的思维局限,不因表面数据而做简单判断,如此才能看清每场国考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趋势判断。

  备受关注的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落下帷幕。据统计,2016年度国考招录2.7万人,增幅达25%,但报考人数并未“水涨船高”:本次考试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为86.9%,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33:1。这也创下了近年来最低竞争比,成为“最好考的一年”。(据《京华时报》)

  以冷热来衡量和描述国考,历年来已然成为解读国考的惯性思维。但仅以报考人数这个指标来探测国考的温度,难免显得单一;而纯粹以竞争比来评价国考的难易,恐怕也要流于狭隘。只有走出“非冷即热”的观念误区,辩证地看待趋势变化,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国考,从而清晰判断变化背后就业心态、政治生态的转变。

  竞争比下降了,是否便意味着国考“变冷了”?是否意味着公务员的职业魅力在消退了?仅将报考人数作为判断依据,恐怕既不合理也不科学,并不能准确揭示变化发生的内在逻辑。须知道,报考人数的变动,既与主观的选择意愿相关联,还与客观的环境转变密切相关。

  深度剖析2016年度国考就会发现,之所以国考创下近年来最低竞争比,是多重因素变化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是招录比例增幅较大,高达25%,报考人数势必很难与之同步增长;其次是“双创”的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就业环境和深度影响就业者的心态。创业成为潮流,就业机会得到更多释放,应届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也就意味着不必往公务员一条道上挤了。

  更为重要的是,与往年相比,2016年度的国考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招录门槛整体提高了。不少招考岗位都要求有基层经验、有专业限制。门槛的提升,意味着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且精确,也意味着公务员队伍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而除了经验和专业门槛,对体制内的报考限制,也是导致报考人数下降的因素之一——本次国考规定,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这也将不少在职公务员排除在外。

  因而,虽然每个年度公务员报考人数都有变化,但促动变化的原因却各有不同。简单地以升温、降温来描述和定义,很容易囿于思维局限而错判了形势。只有辩证看待、综合分析、全面解剖,才能深度发掘数据变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2016年度国考,报考人数虽然下降了,但人才的质量却提升了;竞争比是低了,但并不意味着就“最好考”了,而是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整体水平也更高了。

  跳出国考“非冷即热”的思维局限,不因表面数据而做简单判断,如此才能看清每场国考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趋势判断。“最好考的国考”只是体现在竞争比上,并不代表着实力比拼的激烈程度在下降;报名人数少了,并不代表者年轻人考公务员的意愿在减弱,而是因为准入门槛抬高了。若能辩证地看待2016年国考,或许得出的结论并非简单的“降温”,而应该是:公务员招考的人才选拔机制更加完善了,准入门槛更高了,未来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也必将因此而进一步提升。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国考''''明天启动报名!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中国国考报名过审,热职难度堪比清北
话说这些国考职位报考成功率高?
如果你要改善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打破你的思维局限!
【2021年国考】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最强笔记
公务员常识判断,国破山河在的国指的是什么?选国家的都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