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忧心的文字马赛克

  这几天,一组另类马赛克照片风靡网络。1月6日,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官博发布消息称,一位被抢的五岁女童安全回到家乡。三名嫌疑人也被带回。因为此前发布的嫌疑人照片未做处理,引发某些群众不适,特别给三个嫌疑人面部做了马赛克处理。令人大出意料的是,这组马赛克只是在犯罪嫌疑人的额头上加上了“马赛克”三个字。

  文字马赛克一出现,瞬间引爆了网络。“这样的马赛克我给满分”“这肯定是最有爱的马赛克”……网友们很快就在网络上掀起了点赞狂潮。当然,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少数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同样不容侵犯,身为执法者,警方的做法与法治精神格格不入。

  客观而言,这样的观点是理智之语,只是对于公众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拐卖儿童更令人深恶痛绝了,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比让犯罪嫌疑人身败名裂更让人解气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警方推出文字马赛克图片后,网络上会叫好声一片,理智的声音却在瞬间被谩骂的口水淹没。

  文字马赛克固然迎合了民意,但也暴露了部分执法机构对于法治精神理解的偏差。相信不少人应在影视作品中或新闻图片上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当警方押解犯罪嫌疑人时,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会带着头套,或脸部被模糊处理。这其实是国内外通行做法,不少人对此早已没有异议。

  因此,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是,既然公众懂得犯罪嫌疑人也享有法定的人身权利的事实,为何现在不愿懂或装作不懂?文字马赛克背后的民意狂欢,或许流露出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人渴望恶行能够得到及时且足够的惩罚,只是,在面对丑恶现象时,有些人更愿意挽起袖子,亲自上前踏上一脚,而不是静待法律的惩罚。

  信奉私刑的力量,固然能体验到报仇不隔夜带来的快感,可是与法治精神恰恰背道而驰,只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遗憾的是,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2015年12月13日,广西恭城县莲花镇两名男子因偷狗被村民暴打,导致1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数名村民因此被刑拘,无疑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当我们面对丑恶现象时,第一反应不是求助于法治的力量,而是满足于个体情绪的宣泄,无疑是令人忧心的现象。对于法制机构而言,探究公众这一矛盾心理背后的原因,显得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说到底,文字马赛克的背后,也是公众对法治精神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任的具体体现。这也在提醒我们,法治社会建设依然在路上,法治精神宣传有待进一步推进。更重要的是,宣扬法治精神,营造人人信奉法治力量的社会氛围,需要执法机构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用一个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执法案例,一步步夯实公众的法治信仰,让依法执法成为人人信奉的圭臬而不是一句口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赛克”照片不能只迎合公众情绪
【热 词】涨工资 蜗牛奖 文字马赛克 ■《书法报》编辑部
“炸6条小鱼被法办”是堂法治课
法治的精神 | 第四集《守护未成年人》
安然自足,恒古不移
运动式执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