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研究与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研究与应用

李 飞1 刘宇恒1 杨 成2 杨光元2 屠剑飞3

(1.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130021; 2.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昆明 650501; 3.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310012)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进步,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合理的进行施工场地的布置关系着安全文明施工,也影响着企业形象。本文主要通过结合BIM技术,进行三维场地布置,进而解决设备安置、材料堆放、设备进场、生活区布置等二维图纸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BIM模型进行场地布置工程量计算、施工场地布置资产管理等。

【关键词】BIM; 施工现场布置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1.11

施工场地布置是指根据图纸、结合现场堪察情况,并考虑进度的总体安排,按照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对现场情况施工布置总体安排的过程。现场的平面布置要考虑施工区域的划分、施工通道的布置、现场临时水电的布置、现场生产设施、现场办公以及生活区等内容,以保证现场生产的需要以及满足施工进度为前提。2015年,住建部下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BIM 技术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也开始重视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在试点工程的应用探索,逐渐推进到所有在建工程。借助BIM技术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预演,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协调问题,达到按计划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目的。

1 施工场地布置的重要性

1.1 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随着我国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四大指标,也称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的落脚点都在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现场布置的管理,在施工现场改善施工作业人员条件,消防事故隐患,落实事故隐患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的发生,这是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部一般通过对现场的安全警示牌、围挡、材料堆放等建立统一标准,形成可进行推广的企业基准及规范,推动安全文明施工的建设。在建筑施工中,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焦点话题,很多建筑安全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的影响,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条例,目的就是为了对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是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继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1.2 保障施工计划的执行

对施工现场合理规划,是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材料乱堆乱放、机械设备安置位置妨碍施工的情况,为了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必须将材料设备挪来挪去,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场地布置要求在设计之初要考虑施工过程的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进行材料的堆放。通过确定最优路径等方法,为施工提供便利。

1.3 有效控制现场成本支出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狭小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搬运费,将成品和半成品通过小车或人力进行第二次或多次的转运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搬运费用,增加了项目的成本支出。在施工场地布置的时候要结合施工进度,合理的对材料进行堆放。减少因为二次搬运而产生的费用,降低施工成本。

2 基于BIM的施工场地布置应用研究

2.1 建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BIM构件库

借助BIM技术对施工场地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进行建模,并进行尺寸、材料等相关信息的标注,形成统一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库。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工棚、卸料平台防护、用电设施、施工通道等设施都可以通过BIM软件的族功能,建立各种施工设施的BIM族库,并且对于尺寸、材质等准确标注,为施工设施的制作提供数据支持。图1是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棚,在保证结构稳定性情况下,对尺寸进行标准,在满足场地空间的情况下进行推广,形成企业统一标准。

图1 钢筋加工棚外观及尺寸标注

随着企业BIM族库的不断丰富,施工现场设施布置也会变得简单。将所有的族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如图2所示的BIM构件库,在进行施工现场的三维模型建立时,可以将构件随意拖进三维模型中,建立丰富的施工现场BIM模型,为施工现场布置提供可视化参照。

图2 施工设施族库

2.2 现场机械设施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重型施工机械,大型施工设备的进场和安置是施工场地布置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二维CAD施工平面设计只能二维显示出施工的作业半径,像塔吊的作业半径、起重机的使用范围等。基于BIM技术的二维施工机械布置则可以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应用。

(1)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模拟

施工机械体积庞大,施工现场的既有设施、施工道路等可能会阻碍施工设备的进场。依托BIM技术,设置施工机械进场路径,找出施工机械在整个进场环节中碰撞点,再进行进场路径的重新规划或者碰撞位置的调整,确保施工设备在进场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

(2)施工机械的固定验算

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机械的现场固定要求较高,像塔吊等设备的固定在固定前都要进行施工受力验算,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塔吊稳定性。近几年塔吊事故频发,据统计,仅2014年全国共发生78起塔吊垮塌事故,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借助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塔吊固定进行校验和检查,保证塔吊基座和固定件的施工质量,确保塔吊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3 成本控制

BIM技术的优势在于其信息的可流转性,一个BIM模型不仅包含构件的三维样式,更重要的是其所涵盖的信息,包括尺寸、重量、材料类型以及材料生产厂家等等。在使用BIM软件进行场地建模之后,可以将布置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临电临水管线长度、场地硬化混凝土工程量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统计,形成可靠的工程量统计数据,为工程造价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在软件中选择要进行统计的构件,设置要显示的字段等信息,输出工程量清单计算表。

2.4 碰撞检测

图4 三维平面布置模型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模型中需要做碰撞检查的主要包括内容:

(1)物料、机械堆放布置,进行相应的碰撞检查,检查施工机械设备之间是否有冲突、施工机械设备与材料堆放场地的距离是否合理;

(2)道路的规划布置,检查所用的道路与施工道路尽量不交叉或者少交叉,以此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3)临时水电布置,避免与施工现场的固定式的机械设备的布置发生冲突,也要避免施工机械,如吊臂等与高压线发生碰撞,应用BIM软件进行漫游和浏览,发现危险源并采取措施。

3 BIM技术在施工场地布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某商业广场项目位于长春市绿园区,总建筑面积108 361m2,地下3层,地上23层,总体呈L型。项目靠近皓月大路,临建面积狭小,周围有居民小区,周边情况复杂,施工受周围因素影响较大。

3.1 总平面布置

在项目投标的时候,工程部决定改变以往二维CAD进行平面设计的做法,采用BIM技术对施工场地的总体布置进行详尽的建模,在投标的时候进行三维演示,受到了评标专家的一致好评。在项目中标之后,根据前期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了精细化布置和材料提取,大大减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具体流程如图3。

图3 BIM技术下的场地布置流程

经过公司技术部的反复论证,得到如图4所示的施工总平面布置BIM模型。对于办公室、生活宿舍、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塔吊、电梯等施工设施的安置都有详细的布置。并且还能实现三维效果图渲染、二维出图等功能,对于后期的安全文明施工宣传和项目施工材料留档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3.2 工程设施细部详图

将BIM模型建立完成之后,如果只是进行三维演示远远没有体现出BIM的价值。通过建立的BIM模型,将各部分构件进行提取,对施工材料等信息进行详细的标准,在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的时候能够知道现场人员进行施工。图6是围墙墙身的详细构造,从图片右侧可以看出来墙体的具体参数设置,包括墙身、基础、垫层,以及下部基础的材料类型、高度、标高等信息就能详细的读出,并且还可以对构件类型进行随意的添加、删减等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图8 Naviworks下的场地布置重要节点

图5 二维CAD平面出图

图6 围墙墙身详细构造

3.3 碰撞检测

在大型机械设备进场之后,必须规范其作业位置以及作业半径,保证不会与其他设备设施发生碰撞。借助BIM技术对不同机械设备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模拟,找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碰撞的地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加以防护。图7为现场布料机与电梯发生了碰撞,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就要更换布料机的作业位置,避免再与电梯发生碰撞。

图7 布料机与电梯发生碰撞

3.4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方案中的设计难以付诸实践,各方在施工组织论证的时候由于缺乏三维图示等,往往各执一词,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在应用BIM技术之后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通过使用BIM模型,以可视化的方式协助业主和监理审核施组设计; 在监理例会等场合快速理解现场情况,快速沟通,在navisworks软件中,在关键部位增加视点,视点中可包含静态视点、动画、注释、测量等,如图8所示。在后期的施工检查的过程中可以依照模型,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内容落实到位,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也能展示公司的精神风貌,体现公司的品牌价值。

3.5 施工场地布置工程量统计

BIM软件的一大特点就是不仅仅是三维的立体表现,更重要的是在于信息的传递。在场地布置完整之后可以通过对模型进行工程量的统计,将各构件的数量以报表的形式统计出来,形成真实可靠的工程量报表,方便后面进行造价控制。软件的建模规则是完全依据的是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不会存在因为建模规则的问题而产生错算、漏算、多算的现象。

表1 按栋号楼层构件汇总

序号栋号楼层构件大类构件小类工程量单位1施工平面图0其它构件木工加工棚5个2围墙夹芯彩钢板围墙1572.917m3地貌场区地貌35276.174m24塔吊1号塔吊2个5大门临时大门2个6安全围护安全围护1117.905m7施工电梯1号施工电梯2个8板房板房1467.878m29毗邻建筑多层建筑10242.948m210道路250厚施工道路3462.197m211250厚施工道路21078.502m2

此外,使用BIM软件建立完成场地布置模型之后,就形成了资产使用信息库,将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记录在案,进行资产管理,避免因施工现场人员混杂,设备使用情况统计不及时而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

4 总结

本文以一个简单的在建工程,描述了BIM技术在工程场地布置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场地设施布置、安全文明施工、构件细部构造三维显示,以及最后的工程量统计功能的展示中可以看出,BIM技术在施工场地布置方面比传统的二维布置更为直观,也更为方便。随着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场地布置方面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BIM软件也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徐伟,李建伟.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447-516.

[2]Charles Handy.The Age of Unreason,London:Century Hutchinson,1989.

[3]William R.Bigler,Marilyn Norris New Science of Strategy Execution:How Established Firms Become Fast,Sleek Wealth Creators,Praeger Publishers,2004.

[4]Eastman C,Teicholz P,Sacks R,etc. BIM handbook: a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managers,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M].2nd ed.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2011:13.

[5]戴旭强,饶丰,朱吉祥.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1).

[6]蔡大伟,刘软哲,宋乾双.BIM技术在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实践[J].建筑,2015(21):69-70.

[7]唐小卫,夏夕红,许馨文.BIM技术在三维空间布置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12):100-104.

[8]周勇,姜绍杰,郭红领.建筑工程虚拟施工技术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化版社,2013:4-22.

[9]王廷魁,郑娇.基于BIM的施工场地动态布置方案评选[J].施工技术,2014(02):72-76.

国内十二地区BIM政策,住建部指导BIM发展

受发达国家与建筑行业改革发展的整体需求的影响,近年来BIM技术逐步在建筑工程领域普及推广。随着影响的不断加强,各地方政府也先后推出相关BIM政策。针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住建部早在2011年就开始BIM技术在建筑产业领域的发展研究,先后发布多条相关政策推广BIM技术,通过政策影响全国各地的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对于BIM技术的重视。随着影响的不断加强,各地方政府也先后推出相关BIM政策,就此针对各地的政策初步解析如下:

住建部

自2011年开始,住建部几乎每年会发布一则关于BIM技术推进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中既有针对于BIM技术推广的政策性要求,又有具体项目的推进目标,还有从技术层面上对于工程全过程BIM应用的指导性意见。

住建部2011年5月20日发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这是住建部首次提到“BIM”这一概念。

在之后陆续发布的政策中,住建部不仅深化了BIM的概念,更对于BIM技术的发展目标有了明确规定,例如,2014年7月1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探索开展白图代替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2015年6月16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了具体推进目标: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近期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积极推进“互联网+”和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尤其在发展目标中重点突出了关于建筑信息化的具体落实计划:“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文件中提出了五大信息技术,其中BIM技术位列第一,全文中BIM一词的频率最高。同时在主要任务中对于企业信息化要求中再次强调深入研究BIM,可见住建部对于BIM技术推广的力度和决心。

尤其是《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推进目标,给后面推进BIM政策的各省市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制定参考依据。在住建部政策影响下,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已经在推进BIM技术在本地区的发展与应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黑龙江、湖南等各省市地区陆续出台相关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住建部发布的BIM技术指导政策。

北京市

从地区来看,国内最早发布BIM相关政策的城市为北京。2014年5月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关于《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文件中提出BIM的资源要求、模型深度要求、交付要求是在BIM的实施过程规范民用建筑BIM设计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中强调了BIM建筑的实施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北京地区民用建筑的施工要求。

广东省

广东省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拥有靠近港澳等地的优势地理环境,在BIM技术的推广发展中也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9月16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未来五年广东省BIM技术应用目标:到2014年底,启动10项以上BIM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到2015年底,基本建立广东省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及技术共享平台;到2016年底,政府投资的2万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应当采用BIM技术,省优良样板工程、省新技术示范工程、省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普遍应用BIM技术;到2020年底,全省建筑面积2万m2及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应用BIM技术。

此外,作为广东经济发展关键城市的深圳市,也在广东省建筑厅发布政策文件半年后发布BIM相关政策。2015年5月4日,深圳建筑工务署发布《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BIM实施管理标准》。《BIM应用实施纲要》对BIM应用的形势与需求、政府工程项目实施BIM的必要性、BIM应用的指导思想、BIM应用需求分析、BIM应用目标、BIM应用实施内容、BIM应用保障措施和BIM技术应用的成效预测等做了重要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市建筑工务署BIM应用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出台的《BIM实施管理标准》则明确规定了BIM组织实施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各参与方协同方式、以及各自职责要求、成果交付标准等要求,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BIM项目实施标准框架与实施标准流程。

上海市

上海市政府是国内首家发布BIM政策的省级政府。自2014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建筑施工及BIM相关管理部门先后发布包括《关于在本市推进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在内的多条BIM技术推进政策,这些政策既给上海市BIM技术推广给提供了政策支持,又为具体项目提供了技术标准规范。

从上海近年来发布的BIM政策文件及相关通知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市在BIM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从政策的制定发布,到指定相关应用标准,再到规范应用细则,以及定期调查应用成果,全方位的从政策、标准以及配套服务上为BIM技术在本地区进行有效应用做出重要举措。

2014年10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在本市推进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上海市政府未来三年BIM技术应用目标和重要任务,同时也制定了政策落实的具体保障措施:组织BIM技术应用推广联系会议、明确BIM技术应用要求和配套费用、完善相关建设工程评奖管理办法、建立BIM 技术经验交流平台和机制。此政策文件出台后,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成立上海BIM技术应用推广联系会议办公室,从加强组织协调和责任落实方面给BIM技术推广提供监督管理支持。

2015年,继上海市建管委发布《关于在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指南(2015版)》明确各参与施工单位及各阶段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标准后,上海BIM技术应用推广联系会议办公室在短短两个月内发布三项BIM相关通知:《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关于报送本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工作信息的通知》和《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咨询服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这是办公室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动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成立BIM协调推进组织,从管理角度贯彻落实BIM推广工作的落实,而另外两个文件侧从BIM应用规范化角度来对BIM服务进行合理化管理。

2016年,作为建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上海市建管委也出台了两个通知、一个报告:《关于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BIM应用以及BIM服务定价的最新通知》、《2016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上海市BIM服务定价规则“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实施BIM技术应用的项目,在设计、施工两个阶段应用BIM技术的,每平方米补贴20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全部应用BIM技术的,每平方米补贴30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贴资金由建设单位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提出申请,从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资金中列支,相关申请审批程序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另行制定。”两个通知分别对BIM实施服务具体价格的制定以及如何加强BIM推广工作进行意见征求,而发展报告则对近年来上海地区BIM工作的发展落实情况进行具体调查分析,总结各环节的经验,为以后深度BIM推广工作打基础。

广西省

2016年1月12日,广西住建厅发布《关于印发广西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广西省BIM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目标,该目标是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的目标来制定的。根据这一目标,广西省逐步通过政策、标准和市场环境三大块来进行BIM技术推广深入,贯彻落实住建部相关政策。

沈阳市

沈阳作为东北发展较快的城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出台BIM推广政策。2016年2月29日,沈阳市城建委发布《推进我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工作方案》中提到未来三年沈阳市BIM技术应用推广目标。通过试点示范、市场培育和全面推进三阶段全面落实BIM推广应用工作。该文件没有像其他省市发布指导意见中提到具体应用目标,但是他从时间与任务方针上给出相关基础性引导,为本地区以及辽宁省后续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黑龙江省

继沈阳出台BIM政策工作方案后,黑龙江省也紧跟其后,发布重要指导意见。2016年3月14日,黑龙江省住建厅发布《关于推进我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除与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目标相同外,该指导意见中还提到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哈尔滨地铁、地下综合管廊等作为试点项目,利用BIM技术的应用为未来推进BIM应用提供真实可靠的项目实例。

云南省

2016年除广西住建厅发布《关于印发广西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外,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另外一个重要省份,也发布了推进BIM技术应用的政策。3月24日,云南住建厅发布《云南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中同样也以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目标为主要发展目标,此文件为征求意见稿,待各方意见反馈后,才能推行符合云南省BIM技术发展特点的《云南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地区之一,江浙沪三地的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但在相关政策发布与推进上,其他两地相比于上海稍显落后,在上海发布政策两年后,2016年4月27日,浙江住建厅发布《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浙江省BIM技术实施的组织管理和各类BIM技术应用点的主要内容,便于建立完整的BIM工作体系和标准规范。与此同时,其他建筑相关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推进BIM技术发展。如,2016年7月,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就发布了一份关于《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服务供应商推荐咨询报告》。该报告中既对BIM技术应用产业链进行调查分析,又对中国现有建筑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情况做详细梳理,为浙江省建筑行业各方主体单位在实际悬着BIM服务供应商以及未来BIM发展战略规划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天津市

为贯彻落实建筑业信息化和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天津市BIM技术的发展,天津市建委组织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按照《关于下达2014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4〕439号)文件要求,2016年5月31日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天津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技术导则》。《导则》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天津市BIM技术应用规范,还充分考虑了国家及天津市BIM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BIM设计基础制度,有助于今后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的发展。

济南市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是山东省第一个出台BIM技术应用政策的城市。2016年6月29日,济南市城建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自2016年起至2017年底在城建计划、各类政府投资工程以及大型市政工程中,增加BIM技术应用,同时形成具备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法,培养一批具有BIM技术应用能力的企业。这一应用目标虽只制定两年计划,但在推广力度上还是非常大的,几乎涵盖了济南市未来两年全部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对于在BIM技术在本地区和山东省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徐州市

截至目前,江苏省及其各级政府、建筑相关主管部门暂时还未出台相关BIM推广政策,但2016年8月17日徐州市审计局发布《在全市审计机关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及的是关于如何在徐州市范围内推广BIM在审计机关的应用,例如,怎样大力开展BIM技术培训、如何扎实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和加强应用能力水平、怎样建立技术应用规范体系,以及联合开展BIM技术研究等。这是全国首家除政府及建筑主管部门外高度提倡应用BIM技术的市级部门。其从BIM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来考虑推广,为日后徐州市以及江苏其他地区的审计部门和建筑相关单位应用BIM技术提高工作管理水平提供主要依据。

湖南省

继上海市政府出台BIM推广政策后,2016年1月14日,湖南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了未来五年湖南省关于BIM应用目标,除基本的市政工程硬性规定使用BIM技术外,通知中还强调社会资本投资额在6千万元以上(或2万m2以上)的建设项目应采用BIM技术,这为社会资本投资的申请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限定与帮助。同时,文件中也与其他省市地区发布的政策一样,对于建筑工程各阶段及各参建方的BIM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同年8月25日,湖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在建设领域全面应用BIM技术的通知》。《通知》在湖南省政府发布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推进BIM技术应用的责任,对于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以及未来三年内怎么逐步推广普及都给出具体要求。文件中还针对于《指导意见》制定了具体的BIM应用保障措施。例如,制定BIM技术应用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各建筑相关单位及企业开展BIM技术培训、组织开展BIM技术试点示范等等。从该《通知》整体内容上来看,这是湖南省住建厅为进一步加强实现《指导意见》指导目标而制订的。

截止到2016年9月,全国共有十几个省市地区陆续发布了BIM技术推广应用文件。其中,住建部、上海市、黑龙江省、云南省(征求意见稿)、济南市、湖南省发布了具体BIM应用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中的BIM技术应用目标多数是根据住建部2015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来制定的,也有个别省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入一些项目试点和投资金额规定,例如黑龙江和湖南两省。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天津市则发布了BIM相关应用标准和导则,对于本地区相关企业应用BIM技术提供了指导规范和管理依据。随着国家及各地政府对BIM技术的不断推进,其他地区的政策文件也都在酝酿制定中,越来越多关于BIM的推进政策将会陆续推出,BIM技术将逐步向全国各城市推广开来,真正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应用。

全国多地区政策相继出台 装配式建筑项目有望呈井喷之势

2016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可以说是及其不平凡的一年,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文件发布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发展装配式的政策在2016年相继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也逐渐发布,同时出现了很多的装配式设备、构件生产企业,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项目也是遍地开花,很多省市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17年伊始,许多省市紧接出台相关装配式建筑政策,从各地文件来看,2017年各地预计装配式建筑的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以及政策支持优惠政策确实很大,装配式建筑项目将会进一步扩大,有望呈井喷之势。

继1月4日北京市发布相关文件之后,短短一周内,湖北省、江西省、山东省等省市相继发布相关文件。

1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文件,文件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1、发展目标:

(1)2017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左右。其中全省设区城市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等全部采用装配式;政府投资工程应采用装配式技术;

(2)2020年,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济南、青岛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县市分别达到25%、15%以上;

(3)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40%以上;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2、重点任务:

(1)编制技术规划;

(2)完善技术标准;

(3)推行标准化设计;

(4)实施工厂化生产;

(5)实行装配化施工;

(6)推行一体化装修;

(7)加强信息化管理;

(8)推行工程总承包;

(9)发展绿色建材;

(10)确保质量安全。

3、支持政策:

(1)强化用地保障:各地在建筑用地上优先安排装配式技术产业;

(2)加大财税激励:执行贷款贴息、增值税优惠、专项基金返还等方式对装配式相关企业进行财政支持和鼓励;

(3)完善金融服务:购买装配式住宅的,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将装配式部品部件评价标识信息纳入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授信等环节的采集信息;

(4)加强科技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研发企业给予财政补助;

(5)减轻企业负担;外墙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面积的3%)不计入成交地块容积率核算;对符合规定的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项目,可降低预售资金监管比例;质量保证金项目可扣除预制构件价值部分、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金可减半征收;各地应将装配式建筑纳入招商引资重点行业并给予优惠。

4、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强队伍建设;

(3)加强考核督查;

(4)加强宣传引导。

其他省市装配式建筑最新政策

江西省(2017年1月9日)

发展目标:

力争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0%以上的增长目标,装配式建筑达到200万m2。并且2016年已启动了6个装配式试点城市。

确保目标实现的措施:

(1)积极吸引有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来赣投资发展,推动省内骨干建筑企业与省外强企合作。

(2)用好用活用足鼓励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政府投资性的公建项目、保障房建设等设定刚性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

(3)江西还将加快技术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利用力度,发展绿色、低碳、可循环的新型材料,引导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协调发展。

(4)进一步消除市场壁垒,取消一切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歧视性的“土政策”,营造建筑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湖北省(2017年1月11日)

发展目标:

(1)武汉市二环以内及国家、省、市生态示范区内的民用建筑,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均应按装配式方式建造,并逐年扩大应用区域。

(2)力争2020年内达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以上,并实现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付。

(3)在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同时,结合武汉大建设时期的特点,积极推进桥梁、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采取装配式方式建造。

宁波

发展目标:

(1)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绕城高速以内范围新出让的土地,所有的项目一律要求配比装配式建筑。

(2)绕城高速以外的各县市区城区,30%以上的项目要求采取装配式搭建。

(3)到2020年,宁波所有新建建筑当中装配式建筑的数量要达到35%。

主要是给予建设单位面积奖励、提前预售等政策;

安徽

发展目标:

(1)到2020年,装配式施工能力大幅提升,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

(2)到2025年,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确保实现的目标:

(1)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实施能力建设、推行工程总承包等方面全力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设计、生产、施工企业围绕装配式建筑的先进适用技术、工法工艺和产品开展科研攻关;

(2)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过程的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

(3)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

(4)提高高强混凝土、高强钢、耐候钢等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和应用范围。

(5)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

(6)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加大抽查抽测力度,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

发展目标:

(1)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将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

(2)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m2(含)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3)在其他各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的地上建筑规模10万m2(含)以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也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确保目标实现的五大措施:

(1)以土地供应为抓手,在规划审批、项目立项等环节强化监督与指导。

(2)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合理布局预制构件生产企业。

(3)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健全相对应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4)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政府投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1万m2(含)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应为钢结构建筑,实施装配式建筑范围内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1万m2(含)以上社会;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宜采用钢结构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应优先采用钢结构建筑。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面积计算、面积奖励、财政资金奖励、税收优惠、房屋预售、科研、金融信贷以及评优支持等支持政策。

全国各地对2017年及以后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做了规划,在政策上,在技术与经济方面都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措施,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预计今后几年,装配式建筑相关项目呈井喷之势。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装配式建筑逐步替代传统现浇式势在必行,今后,装配式将与精装修、工程总承包一起成为建筑行业的大方向。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based on BIM

Li Fei,Liu Yuheng,Yang Cheng,Yang Guanyuan,Tu Jianfei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lin 130021, China; 2.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Kunming 650501, China; 3.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site setting is facing huge challenges.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of how to relate to the safe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also affects the company image.This paper by combining BIM technology,three-dimensional setting,to address equipment placement,stacking of materials,equipment comes into play,living arrangement,two-dimensional drawings to solve problems and site layout by BIM model calculation,construction site layout,such as asset management.

Key Words:BIM;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筑行业设计服务共性技术集成平台研究与应用”(编号:2014BAH25F03)【作者简介】 李飞(198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BIM与建筑行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17;TU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461(2017)01-0060-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IM头条】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监理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案
分享 | BIM与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鲁班奖”工程中BIM技术应用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南通政务中心停车综合楼BIM设计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