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埃夫特许礼进:智造“人”,解放人
? 埃夫特许礼进:智造“人”,解放人

埃夫特许礼进:智造“人”,解放人

□文/姜姝姝

20年前,凯文·凯利站在一片燃烧的草原前想起一节福音:“新的到来,旧的逝去”。扎根到机器人行业应用创业、研发和合作的许礼进深有感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许礼进所带领的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旗帜之一。而这看似不到十年的时光里,他和它缘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答案或许就在文章里。

从罗素姆到埃夫特

1921年在布拉格国家大剧院里,上演着一部科幻剧,剧里有一台名叫罗素姆的机器人,这是机器人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的文学作品中,它能够胜任两个半普通工人的工作量,人们把工作都交给罗素姆,自己则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一百年前,人们对机器人的美好想象,早已经变成了现实。但是机器人中国造来的却比其他国家更晚些。

把镜头切换到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装配线上看不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只有许多黄色的工业机器人在不知疲倦地卖力工作着。随着各种机械臂的摇摆升降、灵巧翻转,完成焊接、组装、搬运……工业机器人精准地完成着各项操作指令。这个中国最大自主汽车品牌之一,不仅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汽车,而且成功孵化出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成立于2007年的埃夫特,如何伴随着奇瑞一起,同样成为中国工业自主创新领域的旗帜?

发端于偶然,却行之于必然。2008年以前,包括奇瑞汽车公司在内的国内企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全部来自进口。现任埃夫特副总工的胡国栋记得,当时在使用德国杜尔公司喷头机器人的时候,有一个设备报警遇到故障,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遇到故障,凭着一个报警号去查资料,发现资料写的很简单,并没有说明这个故障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报警意味着什么?继续运转下去,是否会影响生产安全?在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之前,胡国栋只有一个选择:关停整条生产线。“那一刻,压力非常大。我们公司(奇瑞)当时有一个规定,停台5分钟,必须报告车间主任,停台15分钟必须报告厂长,30分钟必须报告公司总经理,何况我们不止30分钟,而是停下来一天了。”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既便现在回忆起来,胡国栋也觉得这是自己生命中最难熬的一天。

“当时我们找到老外的时候,他的资料也不全,而且他也不愿意给我们太多资料;同时也能感觉到这位在中国的技术专家,水平也是很有限的,不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只能靠我们自己来解决。”胡国栋回忆说,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技术团队决定一面使用人工操作的方法部分恢复生产,一面继续排查。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胡国栋身上有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劲儿,愣是两天两夜守在机器旁边,不眠不休,把问题解决了。“后来杜尔的很多工程师,在他们其他项目调试遇到问题时,就会打电话给我们,让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的支持,后来我们这个维修团队,在整个奇瑞公司,甚至在喷头行业,都是小有名气。”

一战成名的胡国栋团队,在处理了一系列项目后,大家脑子里默默冒出了一个想法:自己制造机器人。“我找到领导,也就是公司现在的总经理许总,我说:许总,我在现场维修这么多年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想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如果部门从事装备开发的话,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时任奇瑞汽车公司设备部部长的许礼进对胡国栋说:“可以考虑。”当时许礼进还鼓励他:“你先好好掌握吧,等有机会时,说不定会真造机器人。”许礼进虽然没有当场应允,但实际上这个想法在他心里也是由来已久。做为企业设备部的负责人,公司为进口机器人付出的高昂代价一直都困扰着他。

此前,在一次设备升级改造时,奇瑞汽车公司设备部请到该进口机器人厂商服务。“邀请国外工程师来升级,收费是从工程师上飞机起以小时计算的,故障处理完少说也要花几万美元,更无奈的是外国专家只是简单地修改了一下程序,企业就要花近百万元。”这钱虽然不是许礼进自己掏腰包,但觉得心疼,觉得技不如人,永远受制于人,永远被动挨打。这件事给许礼进上了生动的一课:要掌握核心技术,要有自己造的机器人。

机器人“外国造”所产生的尴尬局面一定要化解,许礼进的这个想法在2007成为现实。这一年,他在母公司的支持下,组建了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跃跃欲试的胡国栋自然被招至许礼进的麾下,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拟一份生产机器人的可行性报告。一提笔,这个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当初似乎太冲动,修机器人和造机器人,毕竟还是两回事。

修机器的人如何造出机器人

一没技术二没经验,怎么才能“逼”生出一个团队自己造的机器人呢?创业之初,许礼进带着团队在全国各地寻找合作伙伴。他们曾前往沈阳、广州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却发现没有一家国内企业的现成技术符合汽车制造业对6轴机器人的专业化要求。为此,许礼进决定与国内的高校、企业联合研发制造,但经过一大圈的上门拜访,一些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对他们的大胆想法感到惊讶,许礼进得到最多的答复是:这件事可不是闹着玩儿,还是慎重考虑为好。怀揣着梦想,埃夫特的团队几经周折,终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了交集。

哈工大作为我国重点工科院校,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有一定积累和优势,也十分愿意和埃夫特公司一起,为机器人制造国产化共同努力。2007年12月25日,哈工大副校长来到芜湖,与埃夫特公司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埋下了机器人“中国造”梦想的种子。至此,埃夫特公司的机器人研发制造项目终于有了合作单位和团队。

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双方人员组成了研发团队,万君就是其中一位。“以前仅仅是懂得一些机器人的维护保养,对如何制造机器人基本是两眼一抹黑。”万君说。创新,就得有种不畏艰难的勇气。在哈工大,万君和他的同事们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学起。“为了造机器人,就连搁了多年忘得差不多的高等数学都得重新拿起来补习。”万君说,整个研发过程,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个个技术难题常常需要反复攻关才最终找到答案。

“比如,机器人运动也有多种走法,这叫多解性。但机器人和人不同,它必须从多种路径中选择最优的一种。”万君记得一次在对机器人多解性进行分析时,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和所发出的指令完全相反,本来往前运动,突然往后运动,把万君一帮人吓了一跳。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经过反复试验,机器人从“1轴一动”到“6轴联动”,最终研制组装成功。一年时间,从早到晚闷在试验室里,吃在学校食堂,终于成功打造出第一台机器人样机。

2008年8月20日,第一台样机开发完成并运回芜湖下线。2008年9月20日,埃夫特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宣告试制成功。看着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工作,大家就像看着自家“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激动。总工程师游玮说:“总有一天,我们要让中国的企业都能用得起高质量工业机器人!”

自己的机器人用起来

要用自主品牌的机器人,来造自主品牌的汽车。上世纪中叶,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而如今,机器人在工业、家庭服务、医疗、教育、应急救援、军事等领域大显神通。许礼进认为,人和机器人,正在改变世界。

在机器人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发滞后、产品认知度与附加值低、低端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但中国的技术人员并没有气馁。

“这是我们自己的机器人!”每当有人问起奇瑞汽车生产线的情况,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员工话语里无不充满着自豪。“看到这个(第一台)机器人(样机),所有人都激动了。”埃夫特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刘绍敏说,“首台机器人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看到它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喜悦、激动和自豪,还承载着梦想的力量。”

但是,那个时候许礼进心里并没有底。“因为我们的产品第一次用于工业生产,外面的说法很多。当时我们这个产品用的时候很多人是反对的。说你这个产品,第一,如果坏了,会影响生产;第二,如果你的产品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飞车,会出现安全事故,伤到人怎么办?”许礼进清楚知道当时的状况。这样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是第一台样机上线以后状态百出。许礼进也记得:“我们这个机器人遭遇过机械臂断了、漏油、噪音等各种问题,甚至也发生过安全事故。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失控,扎在我们一个员工的安全帽上,当时把帽子都扎破了。我们(奇瑞)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包括车间,当时都反对,甚至一致拒绝用这个机器人。”当时顶着的巨大压力,让许礼进不堪回首,“最焦躁的就是每次开生产会,我要到这个会上去一一解释,这个问题发生的是什么原因,将怎么改进,保证以后不能再犯,不能再出现这个问题。”

重压之下必有进步,“大概到2009年底,我们基本上觉得故障率慢慢地降下来了。”许礼进回忆起2009年,对于刚刚成立的埃夫特来说,无疑是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许礼进觉得能熬过那段日子,靠的是整个团队的信念和奇瑞公司的支持。

沿着“试错—改进—提升”的发展轨迹,埃夫特迅速积累着从单机试制到系统集成的丰富经验。2009年初,经过反复调试改进,埃夫特第一台机器人在奇瑞公司试用,用于焊接车内包裹架。随着操作节拍的有序进行,其精准度和稳定性令人满意。这一刻,梦想的初次绽放,也让埃夫特的研发团队感受到了担当的力量。这也向世人宣告,国外企业在机器人领域长达30余年的垄断一去不复返。

很快,在奇瑞五焊车间的艾瑞泽7生产线上,出现了60多台机器人联动协作的生产画面。到了今天,奇瑞汽车生产线上9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都来自埃夫特制造。

“正向开发”多元化定制

埃夫特充分利用奇瑞汽车公司提供的大量示范应用工位,对关键部件进行逐步替代,对比验证,不断提升国产部件品质,大幅降低了机器人整机成本,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年销售收入以每年80%的递增速度,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渐展身手”的许礼进并不满足于在汽车制造等通用机器人领域的红海竞争。他们坚持与国际接轨的“正向开发”,与关键零部件厂商开展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出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机型,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系统集成方面,埃夫特是目前国内唯一开放系统集成工艺包的制造商,抢占家具等细分市场,开拓出一片蓝海。

为了更好地“放开手脚”走出去,许礼进大胆决定埃夫特改制,从一家奇瑞全资子公司转变为混合所有制公司,为其开辟更加广阔的产业新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独辟蹊径闯天地,底气源自实力支撑。埃夫特做足创新能力建设的文章,以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新兴技术研发、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埃夫特先后组建了蔡鹤皋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合作,分别组建独立法人的哈特、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近两年来,企业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工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3项。

目前,埃夫特产品不仅替代进口机器人,应用于国内部分合资品牌生产线,而且已经进入了韩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形成了“学生”与“老师”同台竞技的局面。“随着我们这样一批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进入市场,日本、德国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在华同类产品,都出现不同幅度的降价,有的降幅高达20%到30%。”许礼进表示。

收购海外公司+培育生态产业链

“埃夫特的梦想不仅是打造机器人整机企业,也想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完善公司机器人整机产业链,除自主培育相关技术外,也通过一系列收购海外相关公司的计划打开当地市场,而且不少海外公司的品牌和技术都不错,通过并购合作,可以共同开发市场。

2014年11月,在上海工博会上,许礼进代表埃夫特宣布收购意大利CMA喷涂机器人公司,这正式填补了埃夫特在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领域的空白,强化喷涂领域竞争力。据介绍,两家的合作也将提升埃夫特工业机器人的品牌影响力,是埃夫特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对中国智能装备行业的生产和技术进步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到收购国际品牌,埃夫特的路走得扎实稳进,也让行业侧目。

从建立之初,埃夫特公司文化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比较强的企业,总体整合性资源优势比较明显。谈及未来3至5年的发展,许礼进提出了“机器人生态园”的概念,即依托机器人产业园,打通上游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中游机器人整机厂和下游机器人集成应用、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埃夫特的梦想,是实现‘厂厂有机器人、家家有机器人’的中国机器人梦!”

埃夫特在迅猛发展,芜湖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10月,国家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在安徽打造机器人、新型显示两大产业集聚试点。其中,我国唯一的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以埃夫特所在的芜湖市为龙头。同年12月,一个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在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埃夫特则是第一家入驻芜湖鸠江机器人产业园的企业。2015年9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共14家,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就是其中之一,定位于机器人产业。

在芜湖鸠江机器人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下,埃夫特公司在机器人整个产业链上突出了一定的优势。目前,埃夫特机器人已被广泛推广到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电子、卫浴、机床、机械制造、日化、食品和药品、光电和钢铁等行业。在服务方面,公司采用汽车行业4s店模式,在特定区域特定行业选择有实力的系统集成商,负责埃夫特机器人的市场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面对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埃夫特已在芜湖机器人产业园规划建设年产1万台机器人的工厂,实现机器人整机以及减速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的产业化。

另外,芜湖哈特机器人研究院的建立,是埃夫特在机器人前沿性研究方面获得了突破,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部件方面和相关企业深度的合资合作,使埃夫特基本具备一定自主能力,总体成本得到控制。大量机器人集成商在产业园的集聚,具备了应用推广的优势。同时埃夫特还建立有工业机器人的培训基地,埃夫特的目标不仅让客户买得起还要让客户能用好机器人。在这方面,埃夫特在同行业走的都比较靠前。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下一代的机器人技术,有望成为新工业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埃夫特现在的使命是‘智’造智能化装备,解放人类生产力。未来,埃夫特将给机器人装上大脑使操作变的无人化、更简单。”这是埃夫特和许礼进的未来目标。

令人期待的是,近50年来,机器人的发展时快时慢,但新一代从主基调还是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人类。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人类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造人运动,如果解放生产力是为人的双手做一个延展,那解放人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生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埃夫特创造的单词“efort”,会被英文大词典收录为一个专用名词,真正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芜湖机器人产业园
安徽芜湖:“长袖善舞”向未来
埃夫特科创板上市:市值162亿 鼎晖与美的是重要股东
国产机器人崛起样本:埃夫特跑步前进
中国成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年增长速度25%|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峰会】重量嘉宾埃夫特许礼进: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