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消瘦或许是甲亢惹的祸
老人消瘦或许是甲亢惹的祸

老人消瘦或许是甲亢惹的祸

□文/王海亭 教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图/郝延鹏)

邻居老邹近几个月来,身体渐瘦,但食量不减;不时感到心慌且容易出汗。去了几次医院,除了心电图提示稍有“心动过速”外,其他似乎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我建议他去查一下甲状腺,果不其然,他属于“甲亢”早期。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简称,是甲状腺分泌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机能提高的一种病征。甲亢从幼儿到老年都会发病,高峰在30~40岁。但老年人患甲亢的也不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甲亢病人总数的10%~17%。甲亢的病人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例约为1∶7~9,但老年人男女发病概率相等。其典型表现是食量大、易饥饿、体重减轻、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动、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等。

老年人甲亢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

由于老年人的甲状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其功能也有所降低。患甲亢后,虽然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但血液对甲状腺素的结合力下降,机体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甲亢”与青年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区别,多食善饥、神经紧张兴奋及甲状腺明显肿大等特征症候多不明显,往往被忽视,还易于造成误诊。一般来说,老年人甲亢通常有如下临床表现特点。

以心脏症状为主 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在大量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下,心脏负担加重,导致病情恶化,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维性颤动、心动过速、心绞痛、心肌缺血程度加重甚或出现心力衰竭。据统计,在40岁以上的甲亢病人中,有1/3左右伴有甲亢性心脏病,5%的病人伴有心房颤动。

以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 病人通常感到食欲不振、纳差、厌食、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人认为这与老人常合并有慢性胃炎、胃酸缺乏有关。由于进食少,消耗多,一般体重都有明显的下降,有的病人短时间内可下降10~20公斤,常被怀疑患了恶性肿瘤。

以精神症状为主 病人多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精神抑郁不欢,嗜睡,寡言少语,处事待人冷漠,等。这种情况称为隐蔽型或淡漠型甲亢,几乎仅见于高龄的老年甲亢病人。这类病人容易出现甲状腺危象,应当特别警惕。

以肌无力症状为主 甲亢病人常见有肢体近端软弱无力,一些老年病人最早表现为骨盆与小腿肌肉无力,行走、上楼、起立均感到困难,以后可累及横纹肌、呼吸肌(肋间肌、膈肌),出现胸闷、气急与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与甲亢时能量与B族维生素消耗以及血钾降低等有关。

以风湿样症状为主 表现以骨、关节酸痛,全身肌肉游走性疼痛,再加上甲亢病人常有的低热现象,故易被误诊为风湿热。但风湿热常见于儿童,国外有学者讲“成年人风湿热的诊断常是错误的”。此类病人多能以抗甲状腺素治疗收效。

以性功能障碍为主 如女子表现性欲减退、性恐惧、性抵触,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男子则性欲降低、阳痿、男性乳房发育,常被误诊为性腺功能障碍。这是由于甲亢时可呈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据报道甲亢时男、女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42.8%与57.1%,月经紊乱则高达75%。

以高血压症为突出 甲亢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等使血压升高,而当血压升高显著时则常被误诊为高血压病。但甲亢时收缩压升高明显而舒张压略高或正常,以致脉压差加大,见有水冲样脉搏动与甲床毛细血管搏动现象,这种高血压随着甲亢的治愈而治愈。

此外,有的老年人甲亢以低血钾和肌肉麻痹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为低血钾肌麻痹。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上述不典型症状时,要想到甲亢的可能,尽快到医院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诊断甲亢不能仅凭化验结果

引起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的原因有很多,除最常见的因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增加所致的Graves病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的疾病同样也会引起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此类患者甲状腺组织被炎症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一过性释放增加;再比如甲减替代治疗时,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补充过量,也可致T3、T4升高。因此,仅凭甲功化验结果确诊甲亢还不够,同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甲亢患者日常禁忌
为什么甲亢病人夏季容易腹泻?
老人甲亢会很痛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