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溪笔谈》谈沈括
《梦溪笔谈》谈沈括

《梦溪笔谈》谈沈括

□王翰昶

《梦溪笔谈》第九卷,记载了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则轶事:王安石患喘病,药用上党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正东自河东还,赠给王安石数两,王安石竟不接受。有人劝王安石说:“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王安石说:“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最终还是不受。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两度被拜相,可以说权倾一时。从这条与医药有关的史料中,一位清廉耿直的古代老者的高尚人格可见一斑。《梦溪笔谈》中还记载,王安石面色黎黑,门人忧之,去问医生。医日:“此垢汗,非疾也。”开出用澡豆洗胎的方子。王安石却说,我是天生的脸黑,澡豆有什么用?读来,诙谐有趣。

沈括(1031—1095),字存中,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闻,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他24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做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以后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他33岁考中进士,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3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沈括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1073)做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1075年沈括曾出使辽国,进行边界谈判,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元丰五年(1082)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的沈括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沈括精研科技及医药学,除编撰《梦溪笔谈》外,尚著《修城法式条约》《灵苑方》《沈氏良方》《天下州县图》《十二气历》和《极星位置图》等。沈括对中医药学造诣很深,平生留心记录效方良药,撰成《沈存中良方》15卷。后人将其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合刊后,改称为《苏沈良方》刊行传世。他还辑有《灵苑方》20卷,收载宋代以前的名方效剂甚多。但今只存轶文,散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药学著作中。

沈括在《沈氏良方序》中,从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和别药五个方面,论证医药学是严谨精细的科学,只有思维缜密,用心精微,才能把握因时因地因人的辨证施治的原则,而不致于贻误病情,草菅人命。他申明自己的选方标准是“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表明了他重于临床疗效的科学态度。在《梦溪笔谈》中,他还进一步指出:“医之为术,苟非得知于心,而恃书以为用者,未见能臻其妙。”说明为医者不能读死书,否则会被其中的杂伪者所误导。

余运用沈括与苏轼合辑的《沈氏良方》,临证多有治验。如用金液丹治小儿吐痢;用黑神丸治疗小儿的急、慢惊风。应用艾灸治疗咳嗽气喘,用火灸法治疗荨麻疹等。余早年既喜读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的百科杂学,充实了余的科普文化,对余走向医学之路奠定了科学基础。颂曰:

元丰遭贬润州居,精研百科石油提。

梦溪笔谈灵苑记,博通万物药议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括
苏东坡与圣散子方
苏沈良方
中国宋朝的“达芬奇”是怎样一个人?
明清名医
沈括|多观察小地图这事,800年前他就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