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语文课堂的“全 脑”之道
探索语文课堂的“全 脑”之道

探索语文课堂的“全 脑”之道

徐雅倩

一、释义“全脑”

标准释义 全脑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即教师)利用右脑和左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左、右脑的相互贯通、实现思维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感知、分析、计算、记忆知识或外界事物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释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事实,各式各样的流派令人眼花缭乱,大家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看法。可有一点各位“大家”们却越来越受到推崇—语文教学应该提倡全脑教育,让所有语文教师的教育建立在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如此基于全脑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科学的选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有我们努力提高语文教育对每个孩子的匹配度,才能让孩子更科学地学习,让语文课堂行之有效。

二、运用“全脑”,交还课堂

1.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教三年级语文时,我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满怀雄心壮志。每节课都做好充足准备,书上记得满满的,生怕忽略了什么。那时学校已开始倡导小组合作教学,急性子的我每每在孩子们说不到重点时“干着急”,因此常常是我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苏教版三(上)《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篇诗歌,第二小节中有些“双关”的词语和拟人手法较难理解。为了贯彻全脑教育思想,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问题:“红领巾、太阳、阳光”分别指什么?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讨论。五分钟后已经讨论好了,我就请阳光小组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太阳”就是指天上的太阳,“阳光”就是太阳发出来的光。

生2:我补充,说“红领巾”是少先队员,是因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师:还有吗?

生3:没有了,我们小组发言完毕。

师:“红领巾”他们理解的非常好,就是少先队员,那么“太阳”和“阳光”仅仅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和“阳光”吗?还有小组同学补充吗?

本来一脸笑容的孩子们都愣住了,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似乎认为阳光小组回答的很好。我急了,眼看着就要下课,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在旧社会啊,孩子们可没有这么幸福,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给予的,因此,‘红领巾迎着太阳’中的‘太阳’就是指‘中国共产党’而‘阳光’就是指‘党对我们的关心’。大家一起记在书上。”孩子们先是一愣,紧接着拿出笔来记录。等他们记录完了我问:“你们懂了吗?”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懂了!”当时我很满意,心想我都说得这么仔细,孩子们应该听懂了。

课后师傅却对我说:“你太急了,我帮你算了一下,课堂上你说话的时间超过了25分钟,而学生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却不到15分钟,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我们学校的全脑教育一直提倡‘把课堂还原给学生’,你不要担心学生不会,可以适时引导,而不是急不可耐地把答案说给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信,你看今天的作业,肯定还是有很多孩子不会。”

我想应该不会那么严重,因为我已经让他们记在书上了,重点也都强调了。学生的练习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班里56个孩子中有34个把“太阳”指什么,写成“天上的太阳”,7个孩子写成“爸爸妈妈”,3个孩子写“老师”,只有区区12个孩子写的是“中国共产党”。课堂上我说得越多,他们相应的错也越多。全脑教育提倡自主性和科学性,不要急不可耐地告诉学生答案,要相信他们,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调整,强化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而不是直接告知。

2.少说多听,适当提点

经过师傅指导,我知道语文课最忌讳“一言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表达,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提点和指导,以免学生的思考方向产生错误。全脑教育提倡教师起引路者的作用,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课前“精预习”,课堂“巧生成”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探讨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前学生必须预习得当。如何引领学生较好地预习,让预习落到实处?经过教研组共同研讨,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自学导航。如下图:

《自学导航》分为“自学目标”,“相关链接”和“自主探索”三个方面。其中“自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预习目标,“相关链接”则是让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的补充,:自主探索“更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效地进行交流而铺垫的。有了《自学导航》的预习指导,学生回家后的预习变得更加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也就显得更加扎实有效。特别指出的是,《自学导航》上有一项为“我的疑惑”是专门给学生预习后质疑的额,也为课堂上的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此一来,课堂上再也不会出现“预习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没有”。这一类毫无意义的问答了。作为老师,自然是放心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至于作业的正确率,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

三、科学性艺术性有效结合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感知上,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主要还是靠言语实践。全脑教育要求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所谓“科学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有法”;而“艺术性”则是指“教无定法”。因此,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神秘面纱,再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文本的和核心教学价值,做到“一课一得”。

苏教版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在三年级的《军神》一课中已充分了解过了,孩子们很熟悉,重复训练的意义并不大。并且这些是所有写人的文章都有的共性东西,并不是这篇课文所独有的,而这篇文章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叙事过程中多次穿插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又从侧面表现了生活的艰苦,烘托了人物的品质,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将这样的语文知识开发成语文技能训练点,对学生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景物描写”是本篇课文所需要把握的目标。在备课组各位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通过“研讨—听课—研讨”的模式,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了如下两次的修改:

第一稿教学目标第二稿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抓住关键词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品质。2.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3.了解景物描写在塑造人___物形象时的作用。第二课时:1.知道景物描写在表达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能识别正误、正确运用。

很明显,第二稿的教学目标更加精炼,学生一节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扼要、清楚、直戳中心。不似第一稿,既多,又难理清。而且还多是“体会”“理解”等模糊的表述,无法检测。第二稿的教学目标,让教师很清楚地明白这一堂课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有了底,教学活动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四、教育全脑,智慧课堂

全脑教育可以让教师明白在课堂教学中“教”些什么,该得到什么。“大脑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最灵活”,这正是全脑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我们的课堂要去繁就简,要让学生尝试主动学习的态度,不要急,慢下来,带着对学生的信任走进课堂,带着“全脑”的思想走进课堂,以人为本,用教师的智慧去“开启”每一个大脑。一旦能调动学生的左右脑一起转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能变得趣味横生,这样的课堂自然就是智慧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主学习,课堂因你而精彩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之我见
把课堂还给孩子
悦读| 我是一个笨笨的老师(走心好文)
我的教学笔记(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
爱的明天,充满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