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小学生语感素养的几点尝试
培养小学生语感素养的几点尝试

培养小学生语感素养的几点尝试

朱丽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且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体会到,培养小学生语感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诵读的价值。文章是作者情感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导引孩子与文本充分展开对话,才能使之对文章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获得真切而敏锐的感觉,激发起其情感潜流,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从中学得为文之道。即,在课堂中我们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让我们的学生从读中训练感悟,生成语感,提升语感。

笔者在教学《荷花》第4自然段时,先范读,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本段的配乐朗读录音;接着叫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配乐朗读录音,还要求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最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品赏这段情景交融文字的情味。这样,学生通过多形式的诵读,把那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内容,淋漓尽致地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二、调动经验,汲取语感

培养语感,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因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

在教学《生命桥》中“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跟自己的长辈间的亲情,然后问学生从这“一老一小”的“一叫一应”中听懂了什么,课堂呈现出“生活化” 的感人场景。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小羚羊在说‘我怕!’老羚羊亲切地鼓励小羚羊说‘孩子别怕,你还年轻,好日子在等着呢。我的腰板硬着呢,跳的时候可要用力些,看准了。’”有的学生说:“小羚羊会说‘那您怎么办?我不能……’老羚羊说:‘孩子,别管我,为了我们家族的未来,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让他们明白为了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必要时要进行生死抉择。

三、咀嚼语言,锻铸语感

一篇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善于抓住教材中关键性的词和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以实现其对语言的一种深层感悟,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

《夹竹桃》中有这样两句话:“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下来。”“熏”和“袭”用得各有精妙之处。“熏”强调的是香气“弥漫”“长久”,“袭”强调的香气“浓”、来势“猛”。两个词用得恰到好处。如《繁星》中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半明半昧的星”,我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躺”换成“睡”,把“悬”换成“挂”呢?通过比较揣摩,学生领悟到“躺”才能“仰望”,“睡”闭着眼就不能仰望了。“挂”是有一定牵连的,而星星没有牵连,只能用“悬”。在具体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锤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

《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让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四、引发想象,激发语感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实属不易。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光要能够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象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操,加深感悟外,更重要的是还应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习惯,通过想象,在脑中再现各种艺术形象。只有使学生沉浸在作品中,深入品味关键词语,细细推敲语气的变化,领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出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在讲授《水乡歌》时,我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这句话。有信心吗?

学生齐答:有。(学生自由朗读)

师: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

(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引导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想想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生读)

师:你就像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就像来到了江南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就像来到了江南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翡翠般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呢!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尝一尝江南水乡水的味道,并灌一瓶带回来。

生3:我想把水乡的美景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五、加强实践,内化语感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语感,只有通过更多的语言实践,方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得以提升与发展,实现语感的内化。在教学中,我采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

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在教学《云房子》时,我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

勤于动笔也是语感训练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仅仅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抓准时机进行片段仿写、续写、写读后心得等训练,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将语感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它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以及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必将终身受用。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安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语文老师)
王守菊:巧用情感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情感素养
现代教学 |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学生毕业论文《浅谈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