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想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想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想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俞学芬

诗歌以其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意境幽远等特点,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诗歌在开发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就选编了数十首诗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与束缚,有些语文教师往往偏重于分析诗歌的语言、情感和表现手法,而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运用,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孩子们却没有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悟,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潜能没能得到发挥,谈不上深层次理解诗意,也不能把握诗中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如果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那么想象力则是诗歌的翅膀。诗人靠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汇聚成文字,折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读者要靠想象理解文字的内涵,走进诗人的心灵。没有想象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诗歌教学的特质,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 借助想象,品味语言美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其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古人对诗歌语言的重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读,运用想象,揣摩、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独特的语言美,发展学生的语言修养。

王安石《船泊瓜洲》一诗中有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教学中教师不宜作过多空洞的讲解,而应引导学生将“入”、“过”、“绿”等字代入诗句中,展开对比想象。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呢?相对于苍白无力的讲解而言,这样的对比想象能够引导学生真切体会“绿”字的精妙:表现了春风带给江南水乡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厚重的色彩感、鲜活的动态感,给孩子们以强烈的形象美感。想象使学生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精炼之美,他们学得轻松而有热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象是揣摩、感悟诗歌语言美的一把金钥匙。白居易的《江南好》一诗中有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短短十四个字,精确而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让诗中的一个个文字从文本中走出来,立体、形象地显示在孩子们脑海中,美丽的情景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春水荡漾,碧波千里。学生边想边读,身临其境,走进了春天的江南,看到了红花,骄阳,碧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魅力。

二、 运用想象,感受画面美

苏轼曰:“咏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一幅生活场景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句中描绘的风景图或生活画,将它们呈现于眼前,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有一首儿童诗《雨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向儿童展现了夏天雨后广场上孩子们嬉戏的欢快场景,突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如何让孩子体验诗中的美呢?我在示范朗读时,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展开想象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的激情被调动起来,我的朗读一停,他们便纷纷举手说:“我看见了小哥哥使劲踩水的高兴样子”,“我看见广场上雨后树叶在闪着金光”,“我看见了小妹妹正咬着唇儿,提着裙子小心翼翼地走在水中”……当孩子们陶醉于诗歌优美的画面之时,我提议学生通过朗读把想象到的画面表达出来。他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正如叶圣陶所言,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在学生把握诗意后,引导想象画面,根据想象自由作画,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体会诗的意境。

三、 激发想象,体会情感美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情”是古诗的根源。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的诗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探求诗人的心灵,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验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悟诗的韵律美。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诗句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想象诗中“啼鸟”、“风雨”、“花落”等景物,说说脑中所想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不觉”、“知多少”来谈感受,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感情。《七步诗》的教学,要联系当时的情况展开想象: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曹丕会想些什么?他又是怎么说的?曹植的内心感受如何?他们的神情如何?这样就能充分体会诗人所处的环境,感受诗人内心的悲愤。这时再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人的那种悲愤之情就不难体会了。在诗歌教学中展开想象,不失为体会古诗情感美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 拓展想象,领悟意境美

以往教学古诗,我总是先让学生读诗句,然后联系关键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当然地认为诗的意思理解了,就能读出感情来,品出意蕴来。其实不然,经常可以看到,一首诗上课之前学生已经会背了,可一堂课上下来,学生还是一脸木然地在背,没有去体味诗的情感、意境和古诗经典语言的魅力。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让小学生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诗词,只会枯竭诗的意境。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的语言美,探索诗的意境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中,切身感受诗的意境之美,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

贺知章的《咏柳》一诗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佳句。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停留在串讲诗句的意思上,无疑是把鲜活的诗句扼杀于苍白的解释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诗人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读着诗句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这样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有学生回答: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被吹得沙沙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通过想象,学生才真正地走进了诗中。

在《清平乐·村居》一诗的教学中,为了把学生带入意境,感受诗的意境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那个顽皮的‘小儿’,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激情高涨,纷纷举手:“我最想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闻一闻青草的芳香……”,“我还想骑在牛背上,口吹短笛,让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到荷花池边,到小溪边去钓鱼,轻松一下,多舒服……”利用想象,自然而然把学生领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和诗人一起饱览美丽的春景,分享快乐。

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没有想象作为媒介,再优美的诗歌也只是一行行抽象的文字符号,根本无法进入生动的艺术境界。教师应该在诗歌教学中正确运用想象,引领学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领略多彩的世界,感悟诗歌的意境,这样的诗歌教学才会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绣溪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创新教育视界: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2
浅谈如何注重古诗词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望庐山瀑布》教学札记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意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