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酒的11大误区
? 饮酒的11大误区

饮酒的11大误区

邢湘臣/文

一、莫误解“鸡尾酒”

高档的酒楼、饭店,有专门的调酒师,为食客调制各种口味的“鸡尾酒”,风味独特,备受青睐。

但有些人不懂得“酒性”,就异想天开,自制所谓“鸡尾酒”为时尚,破解制“鸡尾酒”的程序、品种、数量,把葡萄酒和雪碧、冰红茶勾兑,把白酒和“雪碧”饮料勾兑,把啤酒和“可乐”饮料勾兑……自制成名曰“低度鸡尾酒”来宣扬,吸引着不少饮酒(尤其不会饮酒)者的注意。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正宗的“鸡尾酒”是不能兑入任何饮料的(除酒之外),何况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饮料呢?

先谈一下白酒和“雪碧”饮料与冰红茶勾兑,有些人认为把冰红茶掺和于白酒中混饮,有“鸡尾酒”的“风度”,又可减少酒度,这一做法,既不符合“鸡尾酒”的常理(严格说,与鸡尾酒格格不入),却又“发挥”了酒性。

因为白酒中含有大量酒精,而“雪碧”饮料中却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混合饮料”,被人饮用后,在胃内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在胃内快的多,加大了伤害,导致醉酒。同时,对人体的脏腑器官的刺激加剧,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损害更大。

同理,葡萄酒与“冰红茶”勾兑,啤酒与“可乐”饮料勾兑,也相雷同,一句话,酒类不宜与碳酸饮料勾兑。

二、白酒也应“热身”

旧时,饮黄酒时,常“烫热”在饮用,饮“温酒”可使黄酒更加醇和可口。但是在我们饮白酒时,却无“温酒”的先例,白酒打开后,倒入杯内,就饮了起来,这是司空见惯的习俗,“冷饮”白酒的习俗应当改一下。众所周知,白酒的成分除含酒精外,还含有醛类等杂质,如果甲醛之类摄入过多,对视网膜有毒性作用,损害视神经。再者,乙醛会头晕、头痛,对肾脏功能也有毒副作用(也是引起醉酒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上述杂质的沸点较低,只要将白酒升温到20益以上,即可使酒中的有害杂质挥发,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再者,冷的白酒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也有较大的刺激。

因此有必要呼吁一下,白酒来个“暖身”,改变传统的习俗,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烟酒需分家

在酒席上,喝了一杯又一杯,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吸,认为是“高尚”“潇洒”。如果有人提出:“饮酒时,不要吸烟,人只有一张嘴,又喝酒、又吸烟、还要吃菜、讲话,嘴实在忙不过来。”话还未“落地”,马上就会遭到人反对,“烟酒不分家”这一习俗也得改一下,来个“烟酒分家”,这不仅仅是嘴忙不来的事,实为从健康出发。

众所周知,“饮酒伤肝,吸烟伤肺”。因为酒精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而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极易溶于水,故边饮酒,边吸烟时,一方面加快了人体对尼古丁的吸收,另一方面由于酒精的作用,又阻碍了人体肝脏对尼古丁解毒、排毒功能,所以,“饮酒吸烟”是危害人体的“双刃剑”。

但是,如今的酒席上,总是“吞云吐雾”“酒气冲天”,这一现象值得人们去反思。

四、啤酒不宜久存

会饮啤酒的人,不是半瓶一瓶地买,而是一箱一箱的买。为何要买许多,难道是啤酒买不到了吗?不是的,饮啤酒的人,饮一两杯啤酒不过瘾,有的甚至饮四五瓶才过瘾,为了方便,于是多买点,省去买啤酒的麻烦,高兴时随时可饮用几瓶。

一般来说,酒的贮藏能提高酒的质量,俗语说:“越陈越香”,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酒的杂质可逐渐氧化挥发,经过贮存,酒精分子和水分还能产生聚合作用,这样可使酒感醇和,减少“新酒”(未经贮存)的辛辣感,提高酒香。黄酒也一样,黄酒贮存的目的,也主要为生成更多的“酒香”,故有“越陈越香”之说。所以一些白酒、黄酒的厂商,打出“几十年陈酒”的标牌,来招天下酒客。

但对啤酒来说,虽为酒类,却为“另类”。众所周知,啤酒是低(酒精)度饮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等,易致微生物繁殖,使啤酒酸败变质,所以啤酒有一定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就难保啤酒的质量,明白了这些道理,啤酒还是随喝随买为好,反正目前市场上啤酒供应充沛,不担心买不到。

五、不要用保温瓶盛酒

炎炎夏日,成为啤酒畅销的旺季,近年来,厂商推出“桶装鲜啤酒”。(据爱饮啤酒的人说,鲜啤酒比瓶装啤酒口味爽)。但“桶装鲜啤酒”有时间性(不是随时可以买到),有地域性(厂商设定的供应点不同),有定量性(桶内啤酒完了,就供应结束)。为了能经常饮上鲜啤酒,又不让鲜啤酒“跑气”来保证鲜啤酒的数量和质量,有些人常用保温瓶(俗称“暖水瓶”)来盛装鲜啤酒,一来可以一次性盛“五磅”,二来可不“跑气”。其实此法不可取。

为何不能用保温瓶盛装鲜啤酒呢(其他啤酒也不例外)因为保温瓶经使用后,会产生水垢,水垢中会含微量的有毒物质,而啤酒又是碳酸性饮料。当水垢遇到酸性饮料时,水垢的有毒物质会溶解于鲜啤酒中,不知不觉损害人体的健康。

六、“冰镇啤酒”不好

为了啤酒保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爱饮“冰镇啤酒”来解渴降温,往往将啤酒放在冰箱内或冰块中保存(降温),这一做法实不可取。

为何冰镇啤酒低温中保存不好呢?因为啤酒胶体溶液易受低温影响而失去光泽,产生浑浊、沉淀的现象。一般啤酒适宜在5益~20益的温度中保存,如放在低于这温度,易引起啤酒所含的蛋白质出现浑浊、沉淀的现象,并会使酒变味,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不要把啤酒放在冰箱或冰块中降温保存,最好放在盛装啤酒的纸箱中,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为好。

七、不要用锡壶盛酒、热酒

看过鲁迅的“阿Q正传”,可能还记得过去民间用锡壶来盛酒,还用锡壶来热酒的旧俗。诚不知,在锡壶的加工过程中,都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如果用这种加过铅的锡壶盛酒、热酒,会使酒中溶入一定量的铅,使酒受到铅的污染。实践证明,长期饮用锡壶盛的(或热的)酒,易引起铅中毒,特别是用锡壶来热酒,酒中的含铅量会更高。

业已查明,铅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等组织危害更大。当铅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地被肝、肾、脾、肺及脑等组织吸收,其中尤以肝、肾中的浓度最高。研究认为,铅能导致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发生障碍,易使红细胞发育不全,会对造血系统产生毒副作用,同时,还能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使毛细血管的抵抗力下降,导致患动脉内膜炎、血管痉挛等征,易引起急慢性铅中毒,有害健康。

八、啤酒不能“牛饮”

有人认为,饮啤酒(尤其在炎热的天气)不是倒在杯子里慢慢饮用,而是打开瓶盖后,瓶口对嘴“咕咙、咕咙”地喝,这样一喝就好几瓶才过瘾,才解渴。有人劝他“慢慢喝”,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啤酒的度数低,不会醉,大口喝才过瘾。”听了这酒瘾君子的“理由”实在使人啼笑不得。

不错,啤酒为低酒精度的饮料,酒精含量为3%~5%,但长期和短时间内的“牛饮”,也会发生酒精中毒,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受损,同样会使心肌组织出现脂肪沉积,心脏变大(医学上称之为“啤酒心”),而导致心脏疾患。

九、高度酒才过瘾

常有一些酒瘾君子说:“啤酒、黄酒不过瘾,最好来瓶老白干(白酒)才过瘾,喝起来才带劲”。酒瘾君子的这番话,实在难以使人认同。

众所周知,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的含量也越高。研究认为,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是通过肝脏来代谢。大量的酒精会加重肝脏的解毒、排毒负担。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脏的损害也会越严重,所以酒瘾君子之谈,是缺乏科学依据,不可信。

十、下决心“戒酒”也会伤身

有些饮酒者认识到饮酒的害处,于是下定决心戒酒,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突然间“滴酒不进”也非上上之策。因为饮酒有一定“酒瘾”,一时间进行“戒酒”,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这些戒酒后遗症。

下决心戒酒是件好事,为了促成这一好事,不妨请医生开些“对症下药”的药物,才能戒除一时间戒酒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十一、喝醉了不要抠喉咙催吐

饮酒醉了,有些“酒瘾君子”有一对策,用手抠喉咙来催吐,还说:“吐了之后,一身轻松,没有事了”此举不可取,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人酒醉后“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水知识大全
中国酒的分类介绍
这些食物千万别和酒一起吃,否则后果很严重……
关于白酒的几个冷知识
白酒啤酒混着喝,是不是醉得更快?
低酒精饮料,为什么这么让年轻人上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