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家暴,说出来!
反家暴,说出来!

反家暴,说出来!

■翁辩福

一年前的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的统计,当年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一周年之后,你对它有了什么了解,它又让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本期特别策划就与您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聊聊这个话题。

家暴就是夫妻之间的打打骂骂?

《反家暴法》实施之前,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处理通常依据实践经验及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针对程度也较为有限。《反家暴法》实施后,我国对家庭暴力进行了界定,第二条就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为日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从行为类型来看,“家暴”除了身体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除此之外,家庭成员之间的性暴力客观存在,有很多案例。《反家暴法》中的定义虽然没有明确列举性暴力,但“等侵害行为”的表述,给了法官在面对具体情况时自由裁量的空间,可将性暴力纳入“等”的行为类型之中。

家庭暴力不仅限于夫妻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有未婚同居的,还有因为住房紧张等原因“离婚不离家”的……类似这些除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受《反家暴法》规制。

家庭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研究家庭暴力,一定要导入社会性别视角。

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的传递和巩固在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中和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进行。

换言之,生理性别不是造成两性种种社会差异的直接依据,是社会性别文化形成了男女之间的差异。比如,在社会文化的描述下形成了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的角色分工,男刚女柔、男才女貌的角色期待。而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角色评价,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社会地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从社会性别看两性关系,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客观事实。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男性在社会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对女性进行控制和支配。

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家庭暴力反映的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控制关系。施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害者显示自己的权力,使其屈服和恐惧,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和控制。家庭暴力的主控方,往往是男性。

在探究家庭暴力的原因时,人们(尤其是施暴者本人)往往会找出许多具体的“原因”,例如施暴者有压力,醉酒,或受害者“有错”等。其实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或者说只是诱因,不能仅仅认为是个人的人格和修养问题,或简单的不良习惯。施暴者的暴行是社会、家庭与个人三方面因素互相作用、影响的结果。施暴者的人格因素与社会、家庭的文化息息相关,根源仍然是性别不平等。

传统的社会两性文化塑造了男性的优势心理,鼓励男性追求“阳刚”“勇猛”,并允许和怂恿他们用武力证明自己的地位。与此相应的,社会文化认为女性的价值低于男性,应当服从男性的支配。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在默许男性对女性的施暴,当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强烈的男性认为妻子或女友没有忠实履行女性的屈从义务时,他就“有权”对她实施暴力。

在发生家暴的家庭中,下一代很有可能学习和模仿长辈的行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态度敌对、沟通不良,也是暴力发生的原因;由于经济困难、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变故的刺激、个人意见不合等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危机,也是发生暴力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方面,涉及施暴者的人生经验、行为的模仿和学习、人格因素。施暴者如果在儿童时期目睹暴力或遭受过暴力对待,会产生某种创伤性体验,有可能会慢慢出现暴力倾向;施暴者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人格特质,可能使他们在对待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上、行为方式上带有性别歧视和暴力倾向,个人的特点包括自卑、依赖、低自尊、憎恶女性、能力缺乏、非理性信念等。

家庭暴力的根源就是性别歧视。若想消除家庭暴力,首先需要从消除性别歧视上下手。

家庭暴力造成的危害仅限于家庭内部吗?

遭到家庭暴力的人,撸起袖子撩起衣服,露出身上那斑斑驳的伤痕,令人触目惊心。这些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尚可通过医学鉴定手段得到量化的评估,可那些无法进行量化评估的因素呢?我们要明确指出,家庭暴力不仅伤害身体,也一定会对人的社会地位产生严重的破坏。

随着工作、生活、社交等社会行为的开展,个人外在、工作领域、综合气质、同事亲朋关系、职场成就、家庭质量,都会构筑和优化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其中,家庭质量对其他五种因素的制约非常大,家庭暴力从生理和心理上带给个人的伤痛,会严重影响上述六个因素的建立,进而伤害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比如夫妻吵架打架后报警(不管自己报警还是邻居报警),无论夫妻哪一方,“个人外在”和“同事亲朋关系”这两项在社区居民当中的印象分会降低,也就是社会地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在社区当中的社交质量。

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害方,“不闹大”和“私事化”的直接原因也是为了将社会地位被破坏的风险降到最低,其中固然有陈旧的世俗观念在作怪,也有当事人对于自身形象和地位下降的忧虑。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姻是公民个体的社会行为,婚姻关系必须合法,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这说明了关键性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施暴方对被施暴方的一种不平等对待。不要以为有了“家”的保护,家庭暴力就能成为法外之地。家庭暴力侵犯了人的基本权利,违反了个人意愿,更违反了相关法律。

遭到家庭暴力,我要向谁求助?

面对家庭暴力,可以寻求帮助的相关组织机构有:

1.妇联组织

2.公安机关

3.检察机关

4.社区居委会

5.法律援助中心

6.施暴方所属单位及工会

7.政府设立的反家暴服务中心

遭到家庭暴力时要怎么做

家庭暴力初现时

处理方法一:找丈夫沟通

家庭暴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害方对施暴方的过度容忍,导致对方在第一次施暴后,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再遇到同类情况时,采取相同的解决手段。所以当家庭暴力初现时,受害方首先应制止暴力,立即沟通,了解对方施暴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夫妻之间长期积压的不快而产生的家庭暴力,那么夫妻双方今后应该坦诚沟通,在不快产生时就将之释放出来,避免由量变产生质变,形成暴力倾向。或者是因为错误的行为触碰到对方的心理底线,那么应从自身找问题,尝试改变自己,从根本上防止暴力现象。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受害方要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说出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不让暴力萌芽。

处理方法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家庭暴力产生初期,及时沟通是最基本的解决办法,施暴方冷静下来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这并不能保证暴力不会再次发生。不排除有些人本性中就存在着暴力倾向,常常因为冲动而做出过激的事情,若仔细观察,是能够捕捉到蛛丝马迹的。所以在第一次暴力发生后,受害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家庭暴力再发生时,通过自救降低受害程度。

遭遇严重家庭暴力时

处理方法一:找当地的妇女联合会

待严重的家庭暴力发生,仅凭两人的沟通已经难以制止暴力行为,这时应该向外界寻求强制干预。首先想到的机构是妇女联合会。

在面对男方的家庭暴力时,而且是在反复纠缠的问题上产生的家庭暴力时,女性可及时找到妇联,协调解决家庭问题,通过妇联来给男方做思想教育。这时男方往往会迫于压力和客观评价,来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两人沟通习惯的养成留有更多的时间。当施暴方再犯时,妇联可帮助受害方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尤其是在2016年3月1日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为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工具。

处理方法二:找公安机关求助

在应对家庭暴力方面,除了《反家暴法》,还有相关法律阐明了根据家庭暴力的程度承担不一样的责任,其主要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面对反复发生的家庭暴力时,受害方要懂得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向公安机关求助,公安机关会对施暴者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调解和处理因家庭暴力引起的纠纷,对施暴者进行劝阻、批评教育或处理。而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关部门将采取救助措施,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

处理方法三:找法院求助

如果家庭暴力行为难以制止,反复出现,离婚或许是避免伤害的最好选择。受害者在起诉离婚前,一定要准备好证据才更有说服力,法院会根据家庭暴力的程度作出判决。所以在男方施暴后,如果你受伤了,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诊断,请医生出具详细的伤情证明,并请人拍下伤处的清晰照片,保存好,如果你受到严重的伤害,并希望你的丈夫受到法律的惩罚,你可以到法院起诉他犯伤害罪,并到有关部门申请伤情鉴定,这将是判定他对你伤害程度的最有利证据。

我们坚决支持受害女性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各级妇联组织通过12338热线等途径提供妇女维权服务,并为困难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反对性骚扰的社会责任,性骚扰行为将无处藏身,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

(本文禁止上网,转载、摘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暴力:一杯苦涩的老酒
关于家庭暴力的思考
在冷暴力家庭长大的我,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暴力倾向
女性自我保护全攻略
电竞选手直播时恐吓女友:家庭暴力可不只是“打老婆”
了解什么是家庭暴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