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形”至“神”: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突围之路

从“形”至“神”: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突围之路

丁 勤 枢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300)

[摘 要] 随着生源减少,农村小学“小班额”悄然而至。如何让小班额教学之“形”,成为小班化教学之“神”,我们需要:教育理念先行,实现从“物化教育”转向“人化教育”;组织结构创新,实现从“线性结构”转向“组元统整”;教学规程引路,实现从“路径依赖”转向“校本创新”。使农村小学生享受真正的优质教育。

[关键词]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优质教育

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教学”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之际,农村小学“被小班化”已经悄然而至。如果我们还是沿袭传统班级授课制思维模式实施小班额教学活动,那么,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的优势难以彰显。如何从小班额教学之“形”转向小班化教学之“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在成为首批江苏省南通市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以来,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突围之路。

一、理念先行:从“物化教育”转向“人化教育”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正是要凭借自身独有的先天优势去实现‘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的哥白尼式革命。”[1]这里所谓的教育“物化”现象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决定论”,二是“成绩决定论”。对于前者,我们在小班化教学研究文献中不难发现,到处充斥着“成本”、“效益”、“规模”等经济学概念与字眼,在美国,尽管其经济高度发达,但对小班化教学至今仍然处在“成本—效益”喋喋不休的纷争中。骑岸小学开展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其“小班化”是由于“生源数的自然减少”而“被小班化”,其不言之意在于,我们并不是以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为代价的,是属于一个自然状态下,甚至是被迫无奈下的小班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还是认同了小班化“经济决定论”的观念。对于后者,人们总认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用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种观念,对于我国尚没有完全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当下,无疑会受到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追捧,这也在无形中演变成营利性教育机构有力的招生广告。这种“经济决定论”和“成绩决定论”,构成了我们对小班额教学的基本逻辑,即通过增加生均教育成本,获取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特别是考试成绩的提高。这其实是一种“物化”教育观,有悖于教育的本质。

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我们必须回归教育原点,从教育的育人本质出发。其实,教育有其不言自明的意义,也即: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并促进人的发展。这也就是康德所谓的,教育使人成为人这一“人是目的”的教育命题。如果我们仅仅用“经济的手段”或“分数的力量”让教室中的学生数变少,而无视“人是目的”教育价值观,那么,班级人数是少了,但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品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美国著名小班化教学研究专家阿基利斯在其出版的《儿童第一,小班化教学第二》一书中,改其惯常的经济学视角和逻辑,开始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探讨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他呼吁,小班化教学中,“教育者必须将孩子放在第一位”[2]。对小班化教学的推崇,从本质上讲,不应是由“经济”决定的,也不应是为了学生的考分,其价值在于生本理念的践行,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小班化教学顺应“生本”教育的时代追求而诞生。

推行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改革,要坚持做到理念先行,就是将“人化教育”的美好构想作为小班化教学实践的思想基础。笔者认为,小班化教学的追求,应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彰显学生主体。班级人数的减少,使得原来适用于班级工厂化产品加工式的教学将受到挑战,教学情境的变化促使教师必然关注作为个体的学生发展,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关照,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易于彰显,并成为可能。二是张扬学生个性。小班化教学中,师生人数比例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教学形态,有学者提出,小班化教学“综合了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得到更好地培育和发展。”[3]笔者觉得,能否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创造力的形成,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所在,也是小班额教学与小班化教学的主要区别。从关注“每一个”到关注“这一个”,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提升,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推崇。三是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在小学阶段,积极的情绪状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小班化教学,我们力求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让学生的生命在此“狂欢”,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情绪、情感,律动的生命状态。四是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活动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密度和融洽度有效增加,教学互动不仅结构良性,而且互动充分,更有利于平等、民主班级氛围的构建,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促进教学公平。公平是一种时代精神,教育公平更是当下教育的鲜明主题,教育公平离不开课堂中的教学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班化教学为实现课堂教学机会均等提供了可能。

前期的学习、思考,让我们确立了这样的基本理念:针对农村小学小班额的现状,如何让这种潜在的资源成为现实的优势,必须从小班额教学走向小班化教学,淡化教育功利色彩,摒弃物化教育思维束缚,立足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人化”教育观统领教学改革。

二、组织创新:从“线性结构”转向“组元统整”

小班化教学,最外显的特征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规模化教学组织结构的挑战。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呈现的是一种“线性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固定编班、同步授课、分科教学、内容完整、讲究序列、课时统一等。这种教学强调的是统一,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固定化、形式化,由于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教学策略,难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以小班额为契机,对教学组织结构进行改组,基本思想可以用“组元统整”加以概括:将影响学生学习的“学习小组”、“课程资源”及“学习时空”等要素进行重新组织、整合,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小组组建

在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进行小班化教学中,通过多元分组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活动时空、方式发生很多的变化。学习小组组建分两大类型:校内分组和班内分组。对于前者而言,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学习主题、学生能力进行分组,包括了同年级间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学生跨级的组合,这一类型学习编组,适用于活动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对于后者而言,班内分组又包括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类型。同质分组的目的是便于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异质分组的目的是便于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要适用于分科课程教学,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2.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内容组织是教学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中,教学内容组织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较少考虑学生认知需要等因素,事实上,教师也很难兼顾到人数众多的每个学生的学情。小班化教学被誉为是一种精细化教学,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统整,包括学科内统整、学科间统整、主题统整和活动统整等类型,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又与学生学情适切的学习任务及学习资源。比如,我们为校内学习小组提供选择性课程,甚至定制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兴趣,促进他们特长发展。再比如,在班内学习小组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这里所说的不同组别,主要指同质组),实现教学目标分层、学习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质组,可以提出补偿性的前置学习任务,以便于他们在小班化教学中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对于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学习组别,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学习任务,以便于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做的这些,都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满足多样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3.学习时空开放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哪里?有人曾从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分类”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是:对识记、事实层次目标的学习,大班与小班制教学都合适,而以技能和态度的获得等高层次的认知为主要目标时,小班制无疑更具有优势。因为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合作学习,需要探究活动,需要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等。这也就决定了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是其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尽管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同样需要有统一的时间、相对固定的空间,以便于让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各类教学活动。但由于小班化中学生人数的减少,特别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课堂活动形式,需要有更为灵活的时间、更为开放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对小班化教学时空进行统整,在学校课表的设计上,不仅有课堂教学时间的长课(40 min)与短课(20 min)之分,有校课与班课之分(所谓校课,就是在规定时间中,学校开展同一门校本课程或活动课程,以满足校内分组学习),有大教室与小教室之分,更有常规教室与功能室之分。学习时空的开放性与多样化,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规程引路:从“路径依赖”转向“校本创新”

如何让小班教学的优势彰显出来?我们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力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规程引路”。所谓规程引路,是指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若干具体规定及其操作策略,引导他们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符合小班化教学理念的规则、要求转化为一套可以用于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与操作指南。起初,骑岸小学采用了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从“教学过程”角度出发,研制的《南京市小班化教学规程(建议版)》。该规程是在大班额教学基础上,根据小班化教学理念、小班化教学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教学论理论,将“预习导航”“课堂支持”“反思提升”三个一级指标分解成二级指标(或元素),然后将这些二级指标具体化为教师的操作化行为体系或策略(三级指标或条规)。这种层层细化、逐步具体的研制思路能有效地将比较抽象的小班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容易操作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4]

骑岸小学依据《南京市小班化教学规程(建议版)》的“路径”,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发现这一《南京市小班化教学规程(建议版)》沿袭了传统大班额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大班额教学的改良版,在班级层面,乃至学校层面的分层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难以较好落实。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学习分组教学相关理论,并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了小班化教学规程的校本化创新,形成了“骑岸小学小班化教学规程”,以帮助教师能够制度化、规模化、常态化进行小班化教学。教学规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校内分组的小班化教学规程,主要适用于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等;第二部分是基于班内分组的小班化教学规程。《班内分组小班化教学规程》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小组组建的规程

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及认识水平等因素,从“同质”、“异质”两个维度,将班级中的学生编入“同质学习小组”和“异质学习小组”,一名学生在班级内部属于两个不同组别的成员。

2.课前预习设计的规程

课前预习设计的规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授课前,教师应从课程标准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与整合。分层设计教学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同质组别。二是教师应充分了解各同质组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再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重点设计课堂教学中异质组教学任务,为每一位学生教学达标做好充分准备。

3.课堂教学支持的规程

在课前同质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异质组合作学习。在异质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组员分享在同质组中的学习成果,即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组员学习成果分享,从本质上讲,是将同质组学习内容教给异质组成员。在异质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做好全班学习小结及课堂训练,课堂训练内容要尽可能丰富且有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当有一定量的可供选择的作业。课堂书面训练内容需教师当堂面批,且批改数量不少于作业量的一半,并对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错。

4.课堂教学反思的规程

重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质量分析,对学困生的分析一定要落实到个人。基于质量分析,教师要主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反思的重点是落实小班教学理念和学科教学有效性的达成情况。对学习优秀和困难的学生有分别提升的方案。指导学生建立错题册,追踪学生的错题情况,引导学生学后反思,及时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概要图、图表等总结回顾学习的方法。

经过三年多的教学摸索、思考和实践,骑岸小学“小班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生态得到优化,提升了学生课堂教学机会均等水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是,由于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仍需提升。受大班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钟情于“重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方式,习惯将工作重心置于个别学生身上,往往忽视了班级中个性不太显著的学生。二是突出了分组教学,但分组教学中,又出现了成绩优异、善于表达学生的一言堂的现象,许多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小组学习之中。教师对学生关注程度的不一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压抑与失落。三是“小班化”教学虽然可以增加每个学生课堂参与度,但有时也影响了教学进度。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既兼顾每一个学生,又注重学习小组的自主研讨,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实现从小班化教学之“形”向小班化教学之“神”转化,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优质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陶青.小班化教学的人性根源:对中美小班化教学中存在的“物的逻辑”的批判[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83-87.

[2] ACHILLES C M. Let’s put kids first,finally getting class size right [M]. Thousand Oaks,Calif: Corwin Press,1999:11-12.

[3] 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4):103-107.

[4] 吴永军.简论小班化教学规程:兼谈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的区别[J].教育发展研究,2015(15/16):23-24.

[责任编辑:张 捷]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7.05.005

[收稿日期] 2016-07-29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立项课题(20160118)。

[作者简介] 丁勤枢(1977-),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一级教师,通州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5-0022-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课堂正在静悄悄地改变
谈小班化教育(转摘)
920朱思颖:A小学外语教学有何优势
小学择校影响未来
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与策略
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