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节水项目效益及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高效节水项目效益及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王朝功(河南方正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会把项目区农田变成“涝能排、旱能灌”的高产田,也可促使项目区内的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使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多样化,且高产、稳产。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大部分属机井灌溉,井灌是农业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农田设施,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抵御自然灾害、缓解水资源匮乏、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分析;环境评价

1 工程现状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存在不均衡、不够合理等问题,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开采比较严重,特别是农业用水方面仍存在大水漫灌、水利用系数低等情况。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工程管理和建设资金存在一定程度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设施损坏比较严重,影响工程和灌溉效益的发挥。

2 经济效益分析

2.1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按《规范》公式计算EIRR:

采用i=EIRR,将投资、效益、运行费代入上式,计算得EIRR=13.16%。

2.2 经济净现值(ENPV)

经济净现值(ENPV)按照《规范》公式:

取社会折现率is=12%,计算得ENPV=3 078.97万元。

2.3 经济效益费用比(R)

经济效益费用比(R)按下式计算:

式中:R─经济内部收益率;I─年利率8%;n─计算期(15年);B0─年效益(万元);C0─年费用(万元);K─工程总投资(万元)。

计算得R=1.33>1.20。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经济内部收益率13.16%,大于社会折现率12%。在工程正常运行期结束后能实现经济净现值3 078.97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1.33>1.20。说明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用较少的投资扩大了有效灌溉面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显著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 社会效益分析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1.05万hm2,年增加粮食产量2 811万kg,可增加农民收入3 748万元。灌区实行节水改造后,与传统灌溉相比,每年可以节省电158万kW.h,可为农民节省资金94.80万元;每亩每年可以省工2个,年可省工26.27万个,折合资金1 313.30万元。

4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适当地将水源转移到工业及生活中,提高了当地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使灌排条件、土壤及耕作条件都将得到改善。灌溉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随之减少,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得到回升,维护了当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促进了节水模式由低效落后向高效先进转变,种植结构由高耗水作物向低耗高产高效作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种植分散经营向设施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转变,拉长了由水生态环境构架起来的经济链条,为农业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5 地表水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逐步形成了渠道防渗、地埋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高效的灌溉体系,因此基本不存在因农田灌溉产生的农田退水问题,但是汛期会出现农田径流,径流量在实施前后基本无变化,径流中污染物浓度不高。径流发生在汛期,河流水体流量大幅度增加,水体自净功能有所提高,而且在采取节肥节药和改进耕作方式后,化肥农药总用量和流失量较现状变化不大,农田径流中污染物浓度不会显著增加,因此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农田径流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有限。

6 地下水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溉用水的增加存在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隐患,从而对浅层地下水水位产生影响;二是面源污染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6.1 农灌用水对地下水水位影响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机井数量变化不大,随着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和恢复灌溉面积的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将大幅增加,地下水位将不断下降。采取的措施是:对井灌区逐步实行井渠结合灌溉,并采取雨洪补源、引黄补源、节水灌溉等措施,使降落漏斗区浅层水位下降得到控制,局部地区水位有所回升。

6.2 面源污染对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随着农业灌溉节水方案的实施,农田灌溉定额减少,灌溉水的入渗补给也将随之减少,硝酸盐污染指数明显降低,由于施肥而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将减弱。同时,随着农村环境问题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物等的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将逐步得到控制,也有利于浅层地下水水质保护。但农业面源污染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6.3 地下水环境保护评价

按照“总量控制,适度开发”的原则,对地下水要实施节度性开采。在中深层地下水已濒临枯竭的地区,采取“封水”政策,减少或停止开采地下水资源,使其在多年损后得以保护性恢复。新建机井主要用于更新替代现有机井,合理布局并加大超采区限采、禁采力度,提高农业节水水平,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沉降漏斗范围扩大的趋势。做好节水型农业的建设,采用管灌等工程节水措施和农业节水措施,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保护地下水资源。禁止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深度处理后中水用于农灌应符合农灌水质标准,跟踪监测中水灌溉对土壤、农作物的影响。

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加强了农田林网建设,农田生态系统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较高,生物量较大,其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有所提高。

8 环境风险评价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沙化土壤及土壤盐滞化现象在发展程度上和面积上都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土壤沙化和土壤盐滞化已经不是项目区农业生产的环境制约因素。高效节水灌溉采取的加强林网的建设,优化灌溉用水方式及降低灌溉定额等措施,也有效防止今后土壤沙化、盐滞现象发生。但潜在的农业面源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风险、水资源不足引起的荒漠化风险、复种指数过高引起的土地退化风险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全面落实节水、节能、节药及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措施,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建立防范环境风险的预警体系等。

9 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郏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应给予充分关注。极度干旱年份情况下,建立流域水生态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河道水文状态,及时调整水计划,保证河道生态流量不被挤占,从而保护流域生态平衡的稳定性,防范荒漠化风险。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粮食种植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调度管理,完善土壤生态环境监测机制,适时监测土壤水位、水分、盐分状况及相关土壤环境状况,防止土壤盐滞化现象发生。全面落实规划农田林网建设内容,加大防护林保护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滥挖、滥采,林网树种多样化、乡土化,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综合防护功能,防止土壤沙化现象发生。

1 0结语

实践证明,没有稳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农业要取得这么显著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目前郏县农业发展需求来看,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编辑:刘长垠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7)06-0040-02

收稿日期:2017-05-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省将建设三大高效节水工程
石河子垦区建设节水高效生态农业
康绍忠院士: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推动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
我国节水农业行业现状: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经之路 目前存在三大问题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
河北张北县:坝上节水灌溉一年省出个“西湖”(图),蔬菜技术,蔬菜网技术频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