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归语境:语文阅读教学的密钥——兼谈文本解读中的“占道”现象

回归语境:语文阅读教学的密钥
——兼谈文本解读中的“占道”现象

桑小敏 刘 飞

一、探源:语境教学的悠久传统

语境,说通俗点就是语言交际环境,并且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与语言外环境。前者主要指书面语中的前后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后者主要指交际对象、交际情景、交际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野中的语境是广义的语境”。[1]其中所指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可以说是语境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难看出,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教学,并且是一种由多重语境交织的对话教学。多年课堂经验告诉我们,既不存在脱离具体语境的对话教学,也不可能有脱离对话的阅读教学。换言之,有教学就有对话,有对话就有语境。所以,基于语境进行阅读教学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可以说,语境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语境教学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孔子的“问同答异”与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就已见端倪。之后从清初曹雪芹关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描写到20世纪初黎锦熙提出的“设计教学法”,叶圣陶的“境遇设置说”“甚解场合说”,夏丏尊的“教育背景说”,顾黄初的“语境分析法”,等等,无不蕴藏着语境教学精神。而后如韩雪屏、孙绍振、李海林、王荣生等高校学者都在语境阅读教学研究上有所专论。而在实践方面,更是名师辈出:王崧舟的“诗意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李仁甫的 “生成语文”等无不充满着浓厚的语境意识。还有更具体的如李镇西主张阅读教学要“读到自己,读出问题”,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于漪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文化背景,等等。这些教育思想无疑都在潜移默化地渗透与彰显语境教学精神。可以说,从萌芽到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语境阅读教学理念从先秦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二、审视:阅读教学的语境缺失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得出“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语境教学,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2]的结论。换言之,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底理论,缺少语境意识的语文教学绝非理想的教学,欠缺语境意识的语文教师绝非优秀的教师。实然教学中,我们对语境的关注与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致使很多教师无视交流对象、对话情景与社会背景等对教学的影响,一味“霸权主义”“唯我主义”,进而造成各种“占道”的现象层出不穷。

(一)“占道”的内涵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车辆或违建物占用城市道路的现象,一般将其称之为“占道”。我们在这里将“占道”一词借用过来,主要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语境意识的欠缺造成侵占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品读、理解等情况。

(二)“占道”的形式

1.占学生阅读文本的整体思维之道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要求从全局整体的视角去把握对象。同样,文本阅读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引导学生基于上下文语境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可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近些年来在阅读教学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方面较为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但大都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上,逐字、逐句串讲翻译的教法还是很多,整体把握的情况还比较少。这些无疑影响了学生整体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并且有时候教师为了传递“自我解读”以及实现“讲透学透”,往往直接忽视学生的存在,一味地赶进度,追求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不考虑学生“理不理解、学没学会”的情况下“生拉硬拽”学生,促使学生沦落为配合自己表演的路人甲乙丙丁。

2.占学生阅读文本的作者视角之道

作者视角即作者写作某篇文章的原因和目的,读者要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时代、背景、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的产物。但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都会关注文本的作者视角,即在教学中介绍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但许多老师对背景资料的介绍没有取舍,不管萝卜还是白菜,有效还是无效,都一股脑全部“喂”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欠妥的。另外,教师对背景资料介绍的时机也把握不准,常常千篇一律地放在文本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这点从大量的语文教学课件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其实,我们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努力保护好学生解读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解读的兴趣与乐趣,在教师分享“界内公认的、相对正确的解读”前,不要过多地呈现背景资料以试图圈住学生,或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往 “标准答案”上引导。可以说,以上这些情形都是对情景语境的一种漠视。换言之,毫无选择、不合时机的资料介入,往往会成为无效或无用的教学资源,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容易消解文本阅读教学的效率与价值。

3.占学生阅读文本的原初体验之道

学生的阅读原初体验是指 “学生在初读文本时生成的对文本的原始理解,”[3]。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是通过阅读者阅读得出的”,也即“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中。由于读者经历、知识修养、个性特征、文化背景、性别、种族年龄和情绪等的差异,阅读同一文学作品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5]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认知语境,像在阅读教学中还没等到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后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和答案强抛给学生的行为显然是不恰当的,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自我,在课堂上造成集体沉默的现象。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起点,不能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适时设疑,激发兴趣,形成多元对话,在充分体量与了解学生切身体会的基础上推进教学。让课堂多些生成,少些霸权,促其成为师生和谐对话的公共场域。

三、回归:语境教学的实施路径

面对教学中由于语境被严重漠视而导致的各种乱象,我们疾呼:回归语境,让语文教学找到回家的路!那么如何来践行基于语境的阅读教学,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突破,现阐述如下。

(一)树立上下文语境意识,正确地理解文本

1.整体与局部

一篇文章在阅读时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之间相互依存。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整体全面地感知文本,决不能某个单章或片段式地进行理解,用李镇西的话来说,“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理解就是在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循环中前进的。”[6]特级教师程红兵曾努力构建“整体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上述观点的有效尝试。但运用这一模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启动阶段要抓住整体,注重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而不是从第一段出发,逐字逐句释义赏析。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上课伊始就抛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人物的什么?”[7]此问任务明确,提纲挈领,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的关注。其实还有很多教学中的提问也能起到同样的效用。如于漪老师在教学《晋祠》时,抓住晋祠的“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环境浑然融为一体”这一特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整个文本,找寻作者是如何具体写明历史文物和自然环境特点的。还有笔者在教学《将进酒》时,设置了“通过____(具体诗句),你读到了_____的李白”这个问题,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诗歌,有效规避了部分学生局限于零语散句而不能全面准确理解文本意涵的现象。二是分析局部也联系整体。局部是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地分析局部,局部的分析是为整体服务的。比如朱自清 《背影》中关于两个“聪明”的理解,如果只局限于“聪明”所在的段落去分析,势必不能正确辨别其含义。而如果在分析时联系整体,就会简单多了。

2.瞻前又顾后

上下文语境即语言内环境,也就是文本本身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字、词、句、文本前后联系等。其实,我们在解读一篇作品时,第一步就是在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任何脱离文本、脱离上下文语境的解读,都有误读或错读的嫌疑及可能。比如《岳阳楼记》中的“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备”是“详尽、完备”的意思,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语境,就很容易将其理解或翻译成“具备”的意思。还有在《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中,“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如果离开了上下文语境来读这段话,文中的“它”指的什么,为什么说它成了“最可怕的东西”就不能明白。其实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基于上下文语境进行文本解读及其教学应是一条不言自明、皆需遵循的语文教学原则或规律,这一点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经典课例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对“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本”的理解。然后除了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文中的某个字、词、句外,我们还要“看到逆向的一面,即通过理解某一个字、词或一句话来完成对某一‘上下文’(语段)的理解。 ”[8]

3.暂隐与渐现

上下文隐现法,是指“运用隔断上文或下文的方式,将上文或下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暂时隐去,再根据要求逐步呈现上文或下文的方法”[9]。该法将暂隐和渐现巧妙结合起来,制造课堂悬念,激发求知兴趣,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为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创造了条件。如特级教师严华银在执教《黄鹂》一课时,其根据文章“前叙后议”的特点将教学分为两部分,第1节到第23节为第一部分,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黄鹂的生存困境。此时教者并没有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下文,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结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据此让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得出不同的见解。然后再逐渐呈现后文,加深对本文主旨的认识。很显然这儿运用到了暂隐和渐现的方法。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赏析那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世外桃源后问学生:“武陵人从桃花林回来,为什么又回去寻找桃花林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思考的热情顿时被调动起来,纷纷阅读文本,试图从文字中找寻答案。还有在教学《阿Q正传》(节选)时,因为教材择取的是全部小说的七八两章,主要内容分别是“革命”“不准革命”,基于这两章内容,你觉得阿Q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后补充呈现最后一章内容,促进学生得到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

总之,上下文隐现法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思维习惯,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解读文本时的上下文语境意识。

(二)灵活创设情景语境,进一步走进文本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把情景语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者双方、场合(时间、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有学者指出:“走进课堂就是走进课堂情景语境。”[10]可以说,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课堂情景语境中进行,并且还会受到课堂情景因素的制约。但若正确对待并合理利用情景语境中的各种要素的诸多功能,对教学往往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1.依据文体特点,选择不同情境

文体不同,教学目标也不同,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不同文体时,创设的情境也须不同。比如童话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能以童话为文本,陶冶情趣、涵养心灵、拓展想象能力、切实提高能从童话中读出作者蕴情蓄义的能力”[11]。笔者曾旁听过一节《七颗钻石》的公开课,执教老师在这一目标的处理上就显得非常好:在简单梳理完小水罐的几次变化之后,教师让学生扮演小水罐的角色,想象在不同的情况下,小水罐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再比如小说教学目标之一是“能找出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的人物描写方法,说出人物描写的作用”[12]。因此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要求学生表演课本剧,特别强调要演好范进、胡屠夫两个关键人物。这样就敦促学生在上台表演前,必须要结合文本仔细揣摩范进、胡屠夫的心理、神态等。然后通过两个小组展示,学生们对范进和胡屠夫的性格与形象自然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2.巧用“曲问”,激发兴趣

“曲问”是钱梦龙老师的首创。所谓“曲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巧用“曲问”,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以虚求实。这里的“虚”是指虚拟与课文内容看似无关的情境,形成新的阅读期待,激发解读兴趣。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当课堂行将结束之际,询问学生“我跟韩麦尔先生一样,也是教母语的,你们猜我在读完小说之后是什么感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热情一下子被这个创新问题给点燃了,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而这个问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实际上是钱老师现身说法,表达自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以期引导学生理解韩麦尔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怀。二是巧用对比。同一问题,提问方式不同,从学生那儿得到的反馈也是不一样的。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没有直接问“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抛出“断腿之后,孔乙己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一个对比问题,进而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充分地调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智慧生成,形成新的课堂情境

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一旦在教学中遇见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即时性问题时,我们教师不能退而避之,而是要合理对待,发挥自己的知识沉淀和教学机智,尽力将之引申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比如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当时有学生质疑文章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他觉得迅哥儿那夜吃的豆,实际上并不好吃。这个问题虽然是我在教学预设时没有想到的,但秉承尊重学生的理念,我顺势一问:“能说说理由吗?其他同学觉得呢?”进而引发学生再次研读文本,寻找理由,最终通过“豆好吃与否”这个问题,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依存。这样的效果比我预设的要好很多。

(三)依托社会文化语境,深刻地认识文本

社会文化语境是指文本写作时作者所处的外在客观环境及其当时的心理状态。中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等都很有限,当他们不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际遇时,解读文本就会很吃力,或者直接无法理解。比如想要充分认识《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两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所处时代科举制度笼罩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晰且深刻地认识到读书人被科举制度奴役的窘状以及科举制度的罪恶。还有特级教师黄玉峰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除了紧扣上下文,还带领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托尔斯泰的身世、作者茨威格基本情况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等资料,同学们才渐渐明白作者为何会说“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难以理解的句子。

此外,学生们进行文本阅读时还会受到作者所处的客观环境(自然风光、社会习俗等)的制约。比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讲到了蹒跚的父亲跨过栏杆给儿子买橘子的情节,很多学生就提出疑问:橘子那么酸,为什么不买其他水果呢?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融合社会文化背景,给学生补充相应的知识:“扬州人把 ‘走运’说成‘走局’。‘局’与‘橘’同音,所以亲朋好友送礼,橘子必不可少。送橘子就是希望亲友走运。”[13]还有,同样一篇文章,如鲁迅先生的 《藤野先生》,日本国语教材与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但两者要择取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手段等都不同,这不仅是因为教学对象的迥异,还因为日语和汉语本身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它们有着不同的语法特点和文化属性。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地补充相关社会文化背景资料,并合理运用社会文化语境助推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与思考。孙绍振说过:“阅读历史经典的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14]也只有这样,文本解读才能向更深处漫溯,才有可能寻得作者最真实、最原初的情感体验。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从内容上看,写的应该是紫藤萝生命力的顽强,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而若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文章还以衰败的紫藤萝写那个给人留有遗憾的时代。总之,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内蕴。

(四)多样激活认知语境,恰当地解读文本

认知语境是指学生已拥有的全部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学生在遇到陌生的作品前,肯定是有一定的“前理解”(海德格尔语)的,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既要靠一定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基础或前提,同时也会受到自身情况的制约或局限。就文本解读来说,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缘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多元化、差异化直接导致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差异化。然而并非所有的解读都有意义,都能被教学所允许。如有学生在学习《背影》时,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愚公移山》时,认为愚公就是个笨蛋、蠢人;学习《再别康桥》时,认为徐志摩就是个放荡的好色之徒,等等。以上这些虽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但不具有教学价值,偏离了教学常规。所以教师在激活并利用学生的认知语境时,还要根植文本内容与体式,适时补充背景资料,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形成制约,让学生的多元解读有意义、更科学。

1.引入“先行组织者”,激活学生认知语境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概念,其主要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并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以此激活学生的认知语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期待,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或经验。

特级教师余映潮就特别善于激活学生的认知语境,在教学鲁迅《故乡》一文时,他先通过“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它”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总结阅读小说的已有经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出“了解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紧接着引领学生朗读课文,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2.适时补充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知结构

在阅读教学推进阶段,当学生反复咀嚼文本却不能明了作者所思,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补充有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笔者在教学《柳叶儿》时,由于缺少对那个特殊年代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只体会到童年的“我”抢柳叶儿的乐趣,却体会不到贫穷年代无奈的辛酸。所以我们在学生们分析完抢柳叶儿之趣,意犹未尽时,抛出《柳叶儿》的写作背景,并展示出带有那个年代特殊记忆的图片。这时,学生们的认知视野被打开了,明白在那个特殊年代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辛酸,就像那柳叶儿,“苦中略带些涩”。

关于教学资料的补充,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选择有效资料介绍。教师要分清有效资料和无效资料,有效资料是指和课文理解呈正相关的语境因素。无效资料则相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进对学生理解课文有效的资料因素。二是资料引入或介绍要适时。什么是适时呢?适时就是当学生解读文本处于困惑之时,就是学生多元解读偏离文章轨道之时。不是所有资料介绍都要放在开头,教师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无视学生认知规律的程序化做法。

(五)巧妙构设虚拟语境,全心地融入文本

有学者指出:“虚拟语境就是利用文字、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再现逼真的生活情境,以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展开语文实践活动。”[15]“虚拟语境来源于情景语境,符合生活的本来面目,有明确的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关系、交际场景、上下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充满着浓郁的语境意识。”[16]简言之,虚拟语境就是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巧妙虚设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然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引领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进行听说读写。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草》时,通过角色扮演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于老师先通过扮演妈妈和哥哥 (交际对象)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虚设了学生放学回家要求背诵刚学的古诗给家人听的情景(交际场景),调起了学生背诵的欲望。然后再扮演“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的奶奶,以此告诉学生交际对象的特殊情况,没有什么文化,身体也不太理想,显然与前面的妈妈和哥哥完全不同,进而引导学生要意识到交际对象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这也为下文在虚拟语境中的提问和回答提供了合理解释,整段对话显得真实自然。另外于老师还用“我女儿真能”“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等多样化的评价语去鼓励学生,试图提高学生背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于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也广泛地创设了虚拟语境,“即在假想的火车站,作为归国的志愿军战士,分别与朝鲜老大娘、小金花和大嫂话别时,如何说才能让她们不伤心。”[17]此外,特级教师曹勇军在教学《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时,并没有采用从“诗人简介-写作背景-句子翻译-诗歌主旨”传统的分析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还原作者的写作过程,发散思维,通过联想与想象,共同探究作者当初是怎样写出这首诗来的。接下来,曹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主观立足点、作者所见景物以及如何将所见景物组织起来三个方面揣摩作者的写作过程。结果,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设想,让人仿佛回到了写作现场,亲历了整个写作过程。”[18]很显然,曹老师巧用虚拟语境,让学生变身诗人去身临其境地揣摩此诗创作的原象(意图、构思等),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融入在了学生理解、分析、思考的过程之中。在课堂中运用到虚拟语境教学法的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洪宗礼的《模拟法庭辩论》、余映潮的《狼》《散步》、李镇西的《荷塘月色》、王崧舟的《一夜的工作》,等等。

通过以上对虚拟语境教学的论述,结合众多名家经典范例,我们认为,创设虚拟语境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要善于抓住创设点,对课堂中能够运用虚拟语境进行教学的地方给予充分的关注与设计;其次,运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构设虚拟情景;最后,变身代入,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并设身处地感受情景。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巧设虚拟语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虚拟语境中学习语文,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道理。

语境教学是传统,更是一种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观照下,语文阅读教学应返璞归真,回归语境,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努力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感受、阅读省思……,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思维和语文素养。然而语境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如果我们秉持信念,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回归语境,运用语境教学法,我们相信语文教学终将打破繁重的枷锁,迎来孕育生命、滋润万物的春天。

注释:

[1]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第22页。

[2][9][10][17][18]孔凡成:《中国教育名家与语境教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3页,第426页,第177页,第193页,第366页。

[3]沈英:《应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年第1期,第35页。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2页。

[6][8]李镇西:《李镇西:语文教育札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159页,第159页。

[7]黄厚江:《预约课堂的精彩》,漓江出版社,2015年,第108页。

[11][12]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6页,第25页。

[13]孔凡成:《语境教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14]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与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6页。

[15]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

[16]孔凡成:《因境定教初探》,《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7年第3期,第7页。

[作者单位:(桑小敏)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刘飞)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中学]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毛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体验与多元解读
【教师书单之五】曹刚:《课文可以这样读》
王崧舟老师解答文本细读策略有关问题
【课程与教学】培养读者: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读写结合”的三种课型例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