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及其规划体系

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及其规划体系

蔡 韵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较为丰富,若使用土地资源,则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明确保护区划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体系,对地质公园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与规划体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地质公园; 土地利用; 特征; 规划体系; 国土资源

我国地质公园数量较多,但是地质公园的规划起步较晚,是地质公园开发与建设的薄弱环节。2010年,我国国土资源部制定且颁布了有关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的要求,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要求指出已经批准或者新申请的国家地质公园在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要基于此根据要求开展,由国土资源部进行统一组织评审。

1 地质公园定义

地质公园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以及稀有的自然属性。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具有规模性与分布性特征,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截止到2014年1月,我国国土资源部总计公布七批共240家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人们观光旅游与度假休闲的场所,不仅是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区,是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重要基地。因此基于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做好合理规划,保护好园区内的地质遗迹景观,有着现实的意义。

2 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实质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反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能够充分反映土地使用者及管理者在区域内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作用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能够直接反馈与检验区域内的政策因素与社会因素等。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如下:

(1)建设用地。地质公园开发建设发展观光旅游,需要在园区内建设基础设施,基于地质公园的特征,即较强的观光价值与研究价值。在建设用地规划前,需要充分了解地质公园内的土地分布情况,在地质遗迹周围区域合理规划与利用建设用地,做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选择适宜的建设区域。

(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是指地质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或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等。地质遗迹是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内部拥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因此地质公园土地利用有大量的限制建设区,以保护园区内的地质资源。

(3)绿色开发。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部分资源并不是无限生成的,因此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进的原则,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使用。地质公园土地利用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合理建设人为景观,形成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地质公园景观。土地利用过程中,要选择绿色材料进行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土地保护工作。

(4)分区利用。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基于景区规划,结合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与地貌景观特征,将地质公园分区保护,将地质公园内的土地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以进行土地开发与利用。地质公园土地利用主要是修建道路、风景小品、旅游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进行土地开发与利用。

3 地质公园规划体系

3.1 地质公园功能分区

基于地质公园特点,其功能分区可以划分为地质遗迹保护区域、生态保护区域、地质游览区域、教育解说区域、游客中心等。在进行地质公园规划时,要基于地质公园资源分布情况,遵守土地利用要求,做好园区内功能区域划分。若地质规模较大或级别较高等,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原则,做好地质公园功能区域规划工作。地质公园规划要基于空间与时间划分,按照空间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同时基于内容与层次进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地质公园建设主要是为了进行科普宣传,因此在对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时,要将其作为专题规划项目的一部分。

3.2 地质公园观光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是指以旅游经济学为导向进行地质公园旅游规划,在进行规划时需要有效处理好游客需求与供给关系。地质旅游战略规划要基于不同时期发展纲领,明确地质公园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估计与利用地质公园基础资源,规划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提出地质公园旅游产业政策与措施。在进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时,除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外,还需要做好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充分利用地质公园现有的旅游资源,并且做好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在开展规划前,需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明确地质公园内旅游资源的规模与分布。同时需要做好旅游资源综合评价,重点打造特色旅游,寻找旅游资源开发突破口及方向。此外,还需要做好旅游资源投资概算,论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3.3 地质公园基础设施规划

地质公园规划的重点是规划旅游线路与基础设施等。旅游线路主要是连接地质公园各个功能区与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旅游。在进行线路规划时,要合理设计游径系统,明确公园的空间结构,使得游客能够领略到尽可能全面的景区风光。线路规划原则如下:以曲线型布设,尽量避免直线布设;线路要足够宽阔,能够满足双向游客通过;高低相宜原则等。线路规划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线路建设时要选择自然环保材料,比如石头、泥土、仿真建材等。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时,需要合理规划交通道路系统、水电系统、供热系统等,同时还需要规划地质公园安保系统与医疗卫生系统。此外,还需要规划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地质公园旅游规划需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时,要基于地质公园的发展需求以及未来预测,确保供需平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4 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公园旅游规划过程中,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地质公园内人为建筑的影响要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对地质公园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建筑物不宜过于突出,为其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周边的自然环境作为规划主体,建筑物作为辅助建设项目,确保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风格统一。若条件允许,可以将服务设施设置在周边地区,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土地利用限度与便利程度等。建筑用地规划需考虑其功能,做好建筑实体规划与设计,积极运用生态技术建设建筑物。

3.5 地质公园科普与解说系统规划

地质公园旅游项目开发除了为游客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外,还需要进行科普展示与地质公园资源解说。解说的目的是通过向游客阐述地质公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公园的自然资源等,使游客能够了解地质公园的文化资源与价值,引发游客的自我思考。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功能规划需要做好基本信息与导向服务规划,加强游客对地质资源与设施的保护,为游客提供与景区管理部门进行对话的途径。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主要包括博物馆建设、游客中心、标识牌等,如图1所示。地质公园规划要基于协调性原则开展,各个系统之间要能够相互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地质公园的功能价值,基于此,解说系统要与地质公园管理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等相互协调。

图1 某地质公园解说标识图

4 结语

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特征表现为绿色使用、集约使用、限制区域等,基于地质公园资源价值特点,在进行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时,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空间与时间规划原则,合理规划地质公园的功能区。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将其设置在适当的区域内,基于地质公园的整体色彩基调进行规划设计,以达到特色公园,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世明,易 平.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分类与评价[J]. 资源与产业,2013(4):92-99.

[2] 薛滨瑞,吴成基.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与评价[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35-37.

[3] 易 平,方世明.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8):196-202.

作者简介:蔡 韵(1984-),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4-0116-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地质公园:如何摆脱门票依赖,兼顾保护与开发?
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综合功能定位和与其功能相近的公共空间的分析比较
翟峰:地质公园建设不能少了科普内涵
建设地质文化村须以先进理念引领
地勘单位如何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质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