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SEM的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研究

李文华1,彭立敏1,肖文贵2

(1.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2. 湖南龙琅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为研究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分别从现场运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4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中最大的是进度控制能力,其次是问题整改交接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6S”环境管理能力;而带头榜样能力和班前开会能力对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较小;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工程层面因素而非个人层面因素。因此,施工班组长应该以解决施工问题,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为核心来提升胜任力,以满足施工单位用工需求。

关键词: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交通建设行业迅速发展,公路和桥梁等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重要。公路桥隧工程实施的要求提高,对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1−2]。工程施工班组长作为一线施工人员领导干部,其岗位胜任能力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1982年,美国学者Richard Boyatzis将胜任力(Competency)定义为能引致工作绩效显著提升的个体基本特征,并提出“洋葱模型”说明各个模型要素的特点[3]。Taber等[4−7]的研究发现,基于胜任力的管理,可以使组织获得并维系战略性优势。目前,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关注企业管理者和高层领导者居多,对于一线员工的胜任力的研究比较少。行业应用上,工程建设行业的胜任力模型研究集中在高层管理者如项目经理[8]、安全管理人员[9]、注册建造师[10]和关键岗位人才[11]等。具体到班组长的岗位,仅发现周继广[12]进行了有关论述,而关于建筑行业施工班组长的岗位胜任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希望根据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多层次测量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并分析不同特征和背景的组织团体,其班组长胜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班组长胜任能力提升路径。帮助施工单位及时关注班组长胜任能力培养,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1 研究方法

胜任力作为衡量个体是否具有胜任岗位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对企业和个人培养能力都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胜任能力的测量结果来进行人员分配,个人也可以通过胜任力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不足的方面可以进一步学习,弥补不足。目前,对于胜任力的研究方法主要几种在定性分析、案例研究,在定量分析方面主要有因子分析[13]和结构方面模型[14]等分析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领导、中高层面的胜任能力研究,很少有学者进行一线员工胜任力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借助因子分析法探究影响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得主要因素并检验量表效度。

1.1 因子分析

在进行量表分析前,为了检验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 atory Factor Analysis,简称EFA)。假设本研究具有m个样本n个指标,为了消除量纲问题,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

(1)

然后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

z;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特征方程
得到特征值
,并求出对应的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得到载荷矩阵

(2)

计算累积方差贡献率,并确定主因子,进行因子旋转,再用原指标的线性组合来求得各因子得分,因子得分模型如式(3)所示。

(3)

最后计算综合得分:

(4)

1.2 结构方程模型

为了检验模型的内部结构我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一般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主要用来描述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测量变量主要是为了描述潜在测量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测量模型如式(5)所示。

④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学生在学习完某个知识单元后可完成小测验。在专题讨论区,学生获得教师的反馈意见或评价。

(5)

其中:

分别为外生和内生潜变量的因子载荷矩阵;ξγ分别为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向量。
ε分别为模型的误差项。最后,得到结构模型为:
。其中,αβ分别为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系数矩阵。

《约侬迪俄:三十年代的故事》的“母子纽带”与“躯体意象”——蒂莉·奥尔森的政治诉求和女性视角…………………………………………………………………………………………………… 陈 娴(2.94)

2 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胜任力的管理被引入到智力资本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中,其对企业流程改善、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成长等方面的影响也受到人们的关注[15]。根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通过归纳分析发现,员工胜任力与专业技术、团队管理、人际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梳理工程施工单位用人标准和走访调查反馈内容,将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归为现场运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并通过测量量表调查分析其与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关系。

2.1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施工班组长的岗位胜任力情况,主要针对市政工程(聚焦于路、桥、隧)在建项目的施工班组长,为了能得到更多施工班组长的信息,笔者从深圳市交通委员会下属的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获取深圳市在建的工程项目清单,并以此为基础,在“建设中心”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与5个具有代表性的在建工程项目取得联系,在相关负责人的配合下,通过在线管理平台向现场施工班组长在线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248份,回收率95.38%。对回收问卷的有效性进行筛选,共计删除31份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为83.46%。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表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of the respondents

基本项分类频数百分比基本项分类频数百分比 性别男21398.2上岗证书初级20494 女41.8中级136 年龄21~30岁3918文化程度小学5224 31~40岁5927.2初中11251.6 41~50岁8237.8高中/中专4018.4 50岁以上3717.1大专136 从事工程施工年限3 a以下125.5担任施工班组长年限3 a以下4822.1 3~5 a3214.73~5a8941 6~10 a7434.16~10 a6329 11~15 a6931.811~15 a104.6 16~20 a2310.616~20a62.8 21 a以上73.221 a以上10.5 劳务性质临时工41.8接受培训教育情况无10.5 劳务派遣115.1非技能培训3918 劳务分包19188初级技术培训16475.6 合同工115.1中级技术培训136

2.2 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中的KMO检验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以及因子载荷累计贡献率等可以判断是否具有有效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到KMO检验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以及因子载荷累计贡献率等以及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KMO值都大于0.6,Bartlett检验显著性的值都小于0.05。可见,本研究所用量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除了专业技术能力维度的进度控制能力和作业环境“6S”管理能力维度的克伦巴赫值比较低外,其他维度的克伦巴赫值都比较高,满足信度的一般水平值。根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以及走访调查实际情况反馈内容,本研究将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归为现场运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4个方面,构建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表2 KMO 和 Bartlett’s 检验

Table 2 KMO 和 Bartlett’s test

各个维度Alpha值KMO值近似卡方自由度显著性 现场运作能量0.7990.8104 000.6272530.000 专业技术能力0.8100.8091 692.3511530.000 团队管理能力0.8380.8402 158.266910.000 自我发展能力0.8230.691374.67160.000 岗位胜任能力0.8940.842500.01060.000

图1 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结构模型

Fig. 1 Team leader competency structure model

3 实证分析

本研究基于量表调查数据构建工程施工班组长胜任能力影响因素模型,从现场运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4个维度进行分析。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分析,以期得到影响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因素。

3.1 现场运作能力拟合分析

该维度以现场运作能力为总潜变量,下面包含施工计划能力、班前开会能力、班中监督能力、问题整改交接能力和班后总结能力等5个潜变量,并分别设置若干观察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模型检验结果得到,CMIN/DF=1.320<3,TLI=0.912>0.9,CFI=0.923>0.9,RSMER=0.069<0.1,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接受要求。从表3可以看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5,模型中未出现负数,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01,满足要求。

3.2 专业技术能力拟合分析

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总潜变量,下面包含质量控制能力、进度控制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和作业环境6S管理能力等4个潜变量,并分别设置若干观察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模型检验结果得到,CMIN/DF=1.599<3, TLI=0.945>0.9,CFI=0.954>0.9,RSMER=0.053<0.1,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接受要求。从表可以看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5,模型中未出现负数,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01,满足要求。

3.3 团队管理能力拟合分析

以团队管理能力为总潜变量,下面包含带头榜样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等3个潜变量,并分别设置若干观察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从模型检验结果得到,CMIN/DF=2.574<3,TLI=0.933>0.9,CFI=0.945>0.9,RSMER=0.000<0.1,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接受要求。从表可以看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5,模型中未出现负数,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01,满足要求。

表3 现场运作能力参数估计

Table 3 Estimation of field operational capability parameters

指标EstimateS.E.C.R.P指标EstimateS.E.C.R.P A1.211A1.420.9710.08311.741*** A1.221.2340.1269.776***A1.411.0630.09511.149*** A1.230.5870.078.356***A1.551 A1.240.6350.0718.919***A1.541.0270.128.521*** A1.351A1.5310.1218.236*** A1.340.7190.0779.392***A1.521.1880.1299.233*** A1.330.9230.0929.994***A1.510.9770.1267.738*** A1.320.950.08910.625***A1.641.3210.2036.515*** A1.310.8890.0929.676***A1.631.2060.2075.837*** A1.451A1.621.1110.1776.281*** A1.440.9290.08810.615***A1.611 A1.430.8850.0998.943***

表4 专业技术能力参数估计

Table 4 Estimation of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apability parameters

指标EstimateS.E.C.R.P指标EstimateS.E.C.R.P B1.151B1.311 B1.140.8650.05216.768***B1.320.880.0998.9*** B1.130.940.05916.072***B1.330.9050.0959.572*** B1.120.8430.06313.386***B1.340.9030.1018.959*** B1.110.8980.0615.044***B1.350.9720.19.712*** B1.241B1.411 B1.230.8470.1525.573***B1.420.7120.1176.068*** B1.221.0430.1646.351***B1.430.6720.1056.375*** B1.210.9420.1566.023***

表5 团队管理能力参数估计

Table 5 Estimation of team management capability parameters

指标EstimateS.E.C.R.P指标EstimateS.E.C.R.P C1.151C1.230.8850.0614.761*** C1.140.9490.06315.147***C1.220.9860.05119.48*** C1.130.9930.05817.255***C1.211.0170.05319.364*** C1.121.0180.05319.09***C1.341 C1.110.9870.05617.493***C1.330.9390.1227.675*** C1.251C1.320.810.1186.886*** C1.240.9830.05318.634***C1.311.0580.1318.061***

3.4 自我发展和岗位胜任能力拟合分析

以自我发展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为总潜变量,并分别设置若干观察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从模型检验结果得到,自我发展能力的检验结果CMIN/DF=0.288<3, TLI=1.001>0.9,CFI=1.000>0.9,RSMER=0.000<0.1;岗位胜任能力的检验结果CMIN/DF=0.387<3,TLI=1.007>0.9,CFI=1.000>0.9,RSMER= 0.000<0.1,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接受要求。从表可以看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5,模型中未出现负数,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01,满足要求。

对于建筑符号的讨论常常提到历时性与共时性。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随着时空的变化是存在动态关系与静态关系的[6],建筑语言也存在这样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历时性指的是系统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的变化;共时性指的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表6 自我发展和胜任能力参数估计

Table 6 Self-development and competence parameter estimation

指标EstimateS.E.C.R.P指标EstimateS.E.C.R.P D1.11E1.11 D1.21.7330.2297.56***E1.20.8980.0712.915*** D1.30.9610.1059.129***E1.31.050.07514.024*** D1.41.510.1898.002***E1.41.0950.07215.248***

3.5 岗位胜任能力影响因素拟合分析

为了探索班组长的更具体的能力对班组长胜任力的影响,我们进一步分析。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总潜变量,下面包含质量控制能力、进度控制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和作业环境6S管理能力等4个潜变量,并分别设置若干观察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7和图2所示,从模型检验结果得到,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接受要求。从表可以看到各个指标的路径系数都大于0.5,模型中未出现负数,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01,满足要求。

在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活动设计中增加一些对抗类游戏,可活跃学前儿童大脑因子,刺激他们智力与体能的共同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从表7可以看到,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中路径系数影响最大的是进度控制能力,这说明班组长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保障工程实施的进度问题;其次是问题整改交接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6S”环境管理能力;路径系数最小的影响因素为带头榜样能力和班前开会能力;这说明相对工程进度方面,影响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因素更倾向于工程层面因素而非个人层面因素,也更倾向于以工程为核心解决与工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6 岗位胜任能力提升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现场运作能力维度中,问题整改交接能力对胜任能力的路径系数最大,因此可以通过培养班组长的问题解决能力以此提升现场运作能;在专业技术能力维度中,进度控制能力对胜任力的路径系数最大,可以通过提升工程管控能力来提升胜任能力;并且,专业技术能力相对其他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团队管理能力维度中,信息传递能量对班组长胜任力影响最大,因此可以提升班组长的信息交接传递能力来增加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在自我发展能力方面,主动学习能力对胜任力的影响较大,能够帮助斑竹提升持续竞争力。综合来看,从进度管控能力、问题整改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方面来分别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现场运作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提升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

表7 岗位胜任能力维度参数估计

Table 7 Estimation of dimensional parameters of post competency

路径关系EstimateS.E.C.R.P 施工准备<---胜任能力0.2270.0483.0410.002 班前开会<---胜任能力0.3800.0344.734*** 班中监督<---胜任能力0.3960.0385.099*** 整改交接<---胜任能力0.4920.0395.841*** 班后总结<---胜任能力0.3500.0434.093*** 带头榜样<---胜任能力0.2540.0413.430*** 人际关系<---胜任能力0.3200.0364.340*** 信息传递<---胜任能力0.4100.0384.612*** 环境管理<---胜任能力0.4470.0444.578*** 安全生产<---胜任能力0.4030.0375.060*** 进度控制<---胜任能力0.5930.0466.048*** 质量控制<---胜任能力0.1740.0402.3350.020 自我发展<---胜任能力0.3960.0455.041***

图2 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拟合图

Fig. 2 Fitting diagram of team leader's post competency

4 结论

1) 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中路径系数影响最大的是进度控制能力,其次是问题整改交接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6S”环境管理 能力。

矢量数据转换后不仅数据量、条目、属性等要与转换前保持一致,而且图形数据转换后的坐标位置精度也要满足相关要求。

2) 带头榜样能力和班前开会能力对班组长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较小。

3) 施工准备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对班组长的岗位胜任能力影响不显著;这说明相对个人层面的能力,工程层面的能力更能影响工程施工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更倾向于以工程为核心解决与工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班组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以提升自身的胜任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刚, 张海亮, 宋赤阳. 高速公路信息化30年回顾与发展展望[J].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9(2): 18−32. PENG Gang, ZHANG Hailiang, SONG Chiyang. 30-year review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expressway informatization[J]. China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zation, 2019(2): 18−32.

[2] 刘明国. 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 2018(31): 156−157. LIU Mingguo. Applic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in highway and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J]. Transportation World, 2018(31): 156−157.

[3] Boyatzis R E.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nc, 1982.

[4] Taber B J, Blankemeyer M. Future work self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r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86): 20−27.

[5] Hoffmeister K, Gibbons A M, Johnson S K, et al.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facets on employee safety[J]. Safety Science, 2014(62): 68−78.

[6] FANG D, JIANG Z, ZHANG M, et al.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atigue on construction workers’ safety performance[J]. Safety Science, 2015(73): 80−91.

[7] Smith T D, Eldridge F, Dejoy D M. Safety-specific transformational and passive leadership influences on firefighter safety climate perceptions and safety behavior outcomes[J]. Safety Science, 2016(86): 92−97.

[8] 姚玲云.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D].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 2014. YAO Lingyun. Research on competency model of project manager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2014.

[9] 曾亚莉. 基于胜任力的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动态课程体系研究[D]. 深圳: 深圳大学, 2015. ZENG Yali. Research on dynamic curriculum syste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registered constructors based on competence[D]. Shenzhen: Shenzhen University, 2015.

[10] 邓秋生.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房地产项目关键岗位人才招聘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9): 1−61. DENG Qiusheng. Applied research on key post recruitment of real estate project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9): 1−61.

[11] 梁伟真, 蒋洪超.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5(2): 59−61. LIANG Weizhen, JIANG Hongchao. Research on employee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competence model[J]. Value Engineering, 2015(2): 59−61.

[12] 周继广. 班组长核心能力模型与培训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工教育, 2016(3): 17−18. ZHOU Jiguang. Core competence model of team leaders and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course system[J]. China Staff Education, 2016(3): 17−18.

[13] 朱虹, 钱玉琪. 基于探索因子分析的医院青年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J]. 现代医学管理, 2014, 31(1): 28−30.ZHU Hong, QIAN Yuqi. Building a model of the competence of hospital youth management cad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factors[J]. Modern Medical Management, 2014, 31(1): 28−30.

[14] 董留群.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项目经理胜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6, 30(2): 23−27. DONG Liuqun. Research on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project manager’s competence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6, 30(2): 23−27.

[15] 孙继德, 王新成. 我国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建筑经济, 2017, 38(1): 26−31. SUN Jide, WANG Xinche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kill training willingness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China[J].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7, 38(1): 26−31.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petency of team leaders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LI Wenhua1, PENG Limin1, XIAO Wengui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2. Hunan Longlang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Luodi 417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etency of team leader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we separately analyzed from four dimensions: on-site operation abilit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bility, team 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we found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st competence of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are progress control ability, followed by problem rectification and handover ability,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and “6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bility; while the leading role model ability and pre-class meeting ability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post competence of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and the post competence of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is le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mainly at the engineering level rather than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should sol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as the core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units’ needs.

Key words:the header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am; post competence; impact factor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U4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7029(2019)06− 1597 − 08

DOI: 10.19713/j.cnki.43−1423/u.2019.06.032

收稿日期:2019−03−13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726)

通信作者:李文华(1980−),男,山西霍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土木工程管理研究与应用工作;E−mail:83727248@qq.com

(编辑 蒋学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才倍出的时代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学习地图
工程项目组织间激励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组织管理
观察变量路径分析的模型与效果(1-3)
银行业呼叫中心驻场式外包班组长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施工管理这盘棋,这样走才能步步安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