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入思维过程,运用逻辑关系解读文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以思维科学为武器解读文本,不仅能够做到准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笔者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引导学生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过程,探究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文本。

词语与词语之间可以是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等。理解了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如“格物”与“探察物体”“实地的探察”“实地实验”“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语意同一,是同一关系;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同一关系,就可以用同义词置换法对句子进行理解。如“新知识”包含在“知识”中,“现代学术”包含在“学术”中,“自然科学”属于“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只有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才能理解由这些词语参与的句子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由这些推理获得作者的言外之意。

句段与句段有可能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相同意思的不同词句),或者运用的语言形式不同(或概括表达,或具体表达;或分解表达,或综合表达;或抽象表达,或形象表达;或正面表达,或反面表达;或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或文言表达,或白话表达等)。能够判断句段与句段表达的是同一命题, 可谓有“火眼金睛”,已经能够识破“真相”,达到对句子的深度理解。例如,理解论点与论据,即概括表达与具体表达的关系,就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分解成部分,逐部分将概括与具体的内容一一对应,理解了概括与具体的对应关系,就理解了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就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严丝合缝。教学本文还引导学生找到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去掉重复以更好地理清作者思路。

句段与句段之间、句子与言外之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进入推理的思维过程,找到前提和结论,将推理过程理解完整,就达到了对句子的理解。句段与句段之间还可能存在主次关系、平等关系、递进关系等。理清这些关系,对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结构、概括文本至关重要。

不仅解读文本需要思维科学,对理解文本方法的探究也需要思维科学,因此,教学本课不仅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解读文本,而且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教学目的】

什么确诊,我只是头痛发晕,现在完全好了,还要什么确诊?你们还不是想搞钱?告诉你,我不上当,我的病好了,现在就给我办出院手续。

1.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2.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3.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教法和学法】

点拨、讨论、朗读、思维过程可视化、圈点批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991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表达的是一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大学》就提出来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模式不断更新发展,但只有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适合信息化环境发展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整合模式。本研究也只是罗列两种比较流行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呼吁广大教师不要排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努力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计划。■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礼记·大学》)

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因此,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在经典里已经存在了两千年,被人重视了两千年,为什么物理学家丁肇中还要在演讲中强调这个观点呢?

二、整体研习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讨论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研读课文。

(1)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判断标题是不是文章论点。

议论文常用论点或论题做标题。这篇文章的论点很可能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读课文,将“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补充完整,并思考这是不是文章论点。

证明 (1)由τCSI⊆τ,clX{x}⊆clCSI(X){x},下证clCSI(X){x}⊆clX{x},只需证X\clX{x}⊆X\clCSI(X){x}。注意到X\clCSI(X){x}=intCSI(X)(X\{x})及X\clX{x}⊆X\{x},于是又只需证X\clX{x}∈τCSI即可。

(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围绕一个论点或观点一般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围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要解决哪些问题?

①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②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③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请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将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词句作标记。

2.聚焦问题,小组分工,合作讨论。

1、2 小组讨论: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判断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

3、4 小组讨论: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5、6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7、8 小组讨论: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当烘丝机入料电子秤不再检测到烟丝,烘丝机由生产状态切换至收尾状态。一段延时后,滚筒转速升至收尾状态设定转速,工艺热风风机、出料罩压力控制器按收尾状态的设定值进行调整,筒壁Ⅰ区、Ⅱ区温度控制器停止工作,Ⅰ区、Ⅱ区蒸汽压力控制阀保持其最后适用的修正变量60 s后,Ⅰ区、Ⅱ区蒸汽压力控制阀在20 s内完全关闭,蒸汽停止加热筒壁;一段延时后,烘丝机由收尾状态切换至准备状态(图3)。

三、细读课文,探究理解的方法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1)与“探察物体”意思相同的词语有哪些?

“实地的探察,实验”“实地实验”“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现代书法理论史上,较早、较深入系统地探讨书艺本质的王一川先生曾非常精辟地预见道:“对书法的审美根源,特别是审美心理根源的探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仅应当从书法创作和鉴赏的实际审美经验中引出结论,而且应当从美学、一般艺术学和书法学三者结合的高度上寻求解决途径。”[1]

(2)用这些词语来置换“探察物体”就可以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为:

调查问卷分别以上述5项天际线特征要素为评价出发点,在每一项特征要素的评价中,——分隔罗列A-G段的天际线特征图像(以图6~10为基础,将A至G段运用绘图软件分隔开),从而得到每项特征下各分段天际线的评价结果。例如,调查问卷中关于“天际线整体形状”的评价,是将“天际线整体形状”的特征图像分段后——罗列,要求受访人分别对A段、B段……至G段的天际线进行整体形状方面的评价。调查问卷共涉及5项特征及7段天际线,因此细分为35个评价项。

“从实地的探察,实验而得到知识”“从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而得到知识”。

开封建立了建制区局,实行市局与区政府双重领导的新模式,被国家总局副局长滕佳材、郭文奇称赞为“开封模式”。她指导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规范化的乡镇(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管所,为全省基层所建设开辟路子。为了壮大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她跑遍全国20多所“985”院校,引进2名博士和12名硕士;并招录公务员117名,划转、调入469人,使全市监管队伍从200余人扩大到1000余人。她积极协调政校互动,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食品药品培训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开创了食品药品教育与监管工作相结合的新局面。

(3)作者除了让我们从正面了解了“格物致知”的含义,还让我们从反面来理解:格物致知“不是探讨自己”“新的知识不是由自我检讨和哲学的清谈可以得到”。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来证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4)总结理解的方法和论证方法。

理解方法:①用同义词置换来理解;②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2.怎样做到格物致知?

(1)找出从正反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的语句。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研究为中心,认为语义即事物的概念化,主要研究概念范畴形成的认知过程及工作机制。Lakoff认为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客观世界互动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并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式[3],认为一个词之所以有多项意义是因为多种认知模式的存在,在不同的相关概念范畴内构建起来的。认知模式根据结构原则可分为四种模式: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整体,是一种完型结构。在这些认知模式的作用下,人们根据范畴内的原型进行概念化,成为原型语义,然后不断地衍生演变出相似的语义,从而最终形成一个词语的互相关联的语义网络。

正面: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反面:不是消极的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正面:实验的过程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选定目标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反面: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

(2)总结方法。

理解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

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3)第8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该文的一些版本中,有“有计划”三个字,说说教材为什么要删掉“有计划”。说说“探测”的含义。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有计划的、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第8 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因为所举例子没有证明“有计划”,所以删掉。所举例子是来证明观点“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的,是对“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的具体化。因此,从对例子分析可以得出 “探测”的含义:“栽种”“研究”“切下”“观察”,即“动手”,这是从正面说的,从反来说就是“不是袖手旁观”,而“拿到显微镜下”指运用了仪器。综合起来,“探测”的含义是:动手,并用仪器进行考察和测量。

综上,针对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4)总结方法。

理解方法:从论据和观点(或论点)的关系入手。(进入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过程)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艾灸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00%(P<0.05);艾灸组患者用药后2h出血量、用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详细情况见表2.

3.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补充完整标题并找出论点。

(1)抓关键句补充完整标题:

我们应对今天的环境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我们研究学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这两个语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递进关系。

(2)根据第1 段提出的论题可以补充为:

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为了改善影像物理学的教学效果、跟上影像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均有许多改革。如美国放射学委员会对学生的考核已经用新的考试替代了以往影像物理学、笔试、口试分别进行的模式,新的模式重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相关的教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看和听的方式过渡到以动手运用为主的教学形式[3-4]。国内也有研究将科研知识加入现有的影像物理学内容中以改善教学效果、采用PBL方式进行影像物理学教学以培养创新人才等[2,5],均有一定成效。

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服务是一个完整系统,涉及众多的参与者,其日常管理是一个十分庞杂的工程。为此,应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全面覆盖各项服务细节。当前,针对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的特点,应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协同服务管理平台,从而便于信息共享和直接管理。参考国外物流金融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基于web建立了供应链物流金融信息共享协同服务管理平台,即Web Service模式。Web Service的特点是可以迅速处理大量的供应链集成数据包,同时也设置了智能化的问题处理功能,可以动态化处理各类问题。同时,Web Service也可以解决异地供应链问题,减少了人力资料的浪费。

(3)总结理解方法:①抓关键句;②从论题着手抓论点。

(4)上面哪句是论点?哪句是对论点的深化?“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论点。“应对今天的环境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对论点的深化。“了解自然科学”与“研究学术”之间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作者有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没有。

(1)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到哪些句子来回答?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但大多数的英雄都是对单个英雄人物的成长或事迹进行叙述,从而塑造单个的英雄形象,《雷万春打虎记》则通过描写雷万春为中心,通过多线索交错推进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塑造雷万春英雄形象的同时,还描摹出了钟景祺、雷海青、蓝济云、雷天然等一批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的畲族英雄群像。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史诗的论述中,他们认为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4]英雄史诗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生活的全景反映,而《雷万春打虎记》则是对唐代畲家英雄儿女的全景式传奇反映。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为什么以上语句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吗?我们怎么知道?用了什么方法?

我们首先要辨清下列词语之间的关系:

自然科学

知识

现代学术

新的知识

学术

真理

“新的知识”和“知识”是类与属的关系。“现代学术”与“学术”也是类与属的关系。“自然科学”“学术”“知识”“真理”是什么关系呢?下列短语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了解自然科学

得到知识

研究学术

寻求真理

阅读有关材料思考:

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也是学习知识的一种。

将知识的研究归纳和系统化后,便成为科学中的真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从上面的材料可知:“自然科学”属于“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

知道了以上词语和短语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够进入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探究到“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原因。

第一组演绎推理:

大前提: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小前提: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是接受教育。

结论: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组演绎推理:

大前提:“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小前提:“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

结论: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作者并没有在文中摆出本文论点,本文论点是言外之意,需要读者运用演绎推理获得。

(3)为什么作者强调“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因为中国传统教育使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被埋没,对中国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4)总结理解方法:从辨明词语与词语的逻辑关系、句子与句子及句子的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理解。(进入分类、归类、推理的思维过程)

四、回顾和进一步概括理解的方法

1.回顾刚才探究到的理解的方法:

(1)用同义词或代词、同义句置换来理解。

(2)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

(3)从辨明词语与词语的逻辑关系入手理解。

(4)从论据和观点(或论点)的逻辑关系入手理解。

(5)从论题着手抓论点。

(6)运用推理来理解(言外之意)。

2.对以上方法再进行分类、归类、概括并探究所运用的过程。

(1)(2)通过相同意思的词语、句子进行理解。(需要进入分析、比较的思维过程)

(3)从词语与词语的逻辑关系着手理解。(需要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的思维过程)

(4)(5)(6)从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需要进入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过程)

3.进一步概括总结方法: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这样进行理解,需要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过程)

五、运用总结出来的以上方法,小试牛刀,完成对课文部分段落的理解

1.理解第10 段“为什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第10 段)

理解的方法:通过与“此”相同的意思(“此”指代的内容)来理解。

“此”指代上文“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请将此处因果关系补充完整:

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所以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所以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补充:(而眼光、勇气、毅力只有少数人具备,所以成功的实验是不常有的事情, 基本知识上的突破、历史学术上的进展依赖成功的实验。)

2.第12 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1)举例论证。“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个人的经验”即事实论据,而“这方面”即观点。

(2)找到“这方面”指代的内容:“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是一个转折句,对这句话保主舍次,得到“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这方面”指代的内容,即观点。

(3)分析观点与事实论据的联系。

观点中“需要拿主意”在论据中具体表现为“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反面表现为“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观点中“不知所措了”在论据中具体表现为“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彷徨恐慌”。

(4)“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你从上文中找到答案:轻视实验、不愿动手,不能自己拿主意。

(5)综合以上结论,第12 段举例证明了“中国学生轻视实验、不愿动手,不能自己拿主意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观点。

(6)说说所运用的理解方法:用同义词或代词置换来理解;从论据和观点(或论点)的逻辑关系入手理解。

3.理解最后一段。

(1)找出最后一段表达的意思相同的语句。

第一组意思相同的语句: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B.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和“实验精神”意思一致;“研究学术”和“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意思相同,是将“研究学术”具体化为“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不可缺少”和“需要”意思一致。

第二组意思相同的语句: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B.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C.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两个方面)。

分析:A 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C 句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两个方面)”和B 句“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意思一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而采取“个人行动”,此三者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是从不同角度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是不可少的”“应该重新体会”“要保留”意思基本一致。

(2)概括:删掉意思重复的句子和保主舍次。

在用多个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对这些句子进行概括,保留一个句子就行了。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是对上文的概括,是承接上文的句子,并非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研究最后一段时删掉。

(3)探究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经过删掉意思重复的句子和保主舍次,本段剩下下面的句子: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B.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C.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这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因为B,所以A;因为A,所以C。C 又是对A 的深化,由应对世界环境具有格物致知精神,到让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对论点“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研究学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深化和拓展。

(4)补充推理,说出言外之意。

(因为)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补充:判断力从哪里来?从实验精神中来,从格物致知中来。

(5)说说理解最后一段所运用的方法:通过相同意思的词语、句子进行理解;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进入了概括和推理的思维过程。

六、理解全文思路

刚才我们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局部,下面请同学们进一步梳理句段组成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进入概括的思维过程,把握全文思路。

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 段)

第二部分 (论证论点):中国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学术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7 段)

2.怎样做到格物致知。(8—10 段)

3.中国学生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11—12段)

第三部分(深化论点):我们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使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3 段)

七、作业:给本文写内容提要

方法:

1.删掉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2.舍弃掉次要内容。

3.删掉语意相同的重复的句子(如对于正反两个方面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句,可以删掉反面表达的语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中考语段阅读试题的解题规律及技巧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及精彩句段,读读记记,...
作文中巧妙过渡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