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特色课程创新与实践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对课程创新驱动下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入贯彻,是学校特色教育内涵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学校文化的彰显,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地域文化和师生的发展需求,对国家课程、学校特色文化和特色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创新和践行,丰富课程内容[1],彰显区域特色岭南文化的传承,文化育人,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一、“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背景

广州市天河中学在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借助政府政策,围绕核心素养紧扣时代脉搏,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明确了课程的育人目标,完善了课程体系,提升了课程文化,取得了一些成效。

3.2 量表信度 Cronbach′s α系数 它用于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其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越好。一般而言,系数为0.7以上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12]。本研究显示,中文版N-QOL两个维度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63、0.734、0.782,表明本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2个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量表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性均较好。

1.政策引导:课程创新驱动下的课程深化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实践正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这一现实依据,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特色课程创新实践,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落实特色课程的目标,既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诉求,也是以改革促课程创新的实践需要。“核心素养”被置于重要地位,正引领课程改革的深化路径[3]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学校进行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多元化,进而促进学校特色化。我校从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出发,以岭南文化的传承,融合核心价值观、新广东精神,确立“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在2014年10月获广州市特色课程重点立项,2016年我校被命名为广州市特色学校。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内容非常多,教学时间不足,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只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而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由于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忽略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能力进行培养。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只会对单词的用法、句型结构等进行讲解和训练,往往会忽略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能力等相关写作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写作才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写出来的文章缺乏创新和内涵。

2.时代要求:21世纪全球范围内核心素养的广泛认同

新世纪以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并于“2003 年发表最终报告《为了成功人生和健全社会的核心素养》”[4]。同时欧盟也提出了“核心素养框架”,将提供“新基本技能”(the new basicskills) 作为优先发展策略。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提出核心素养及面向未来的技能要求这一话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炉,标志着我国以核心素养发展作为未来教育变革的方向,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最终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教育追求核心素养发展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民族性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教育怎样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这不仅是民族的使命,也是时代的要求。我校切实担负起了“立德树人,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构建了“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我校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特色课程创新,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的传承,以厚德、博学、敏行三个模块的课程群建构了“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学生的未来生存与生活的核心素养。

二、“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我校在课程创新的背景下,围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创新重构“现代岭南人”课程体系。“现代岭南人”课程体系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原则,经历诸多论证,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参照AACC 76-21.01方法进行测定,测试中淀粉和魔芋胶的质量比为 10:0,9.5:0.5,9.0:1.0,8.5:1.5,8.0:2.0。准确称量后转移到样品筒中,测试开始前通过搅拌桨搅动样品使其充分分散、混合。

1.创新之于课程目标: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岭南人”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层面关于教育的顶层设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也是课程改革不可规避的问题。“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秉持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以传承岭南文化精髓为基础,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广东精神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创新性。“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根据时代需求结合地域特点,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具有岭南情怀、世界视野、务实理性、敢为天下先的“现代岭南人”[1]

2.创新之于课程内容:植根岭南文化,凸显“厚德、博学、敏行”特色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内容全面丰富,主要分为“厚德、博识、敏行”三个模块。

(1)厚德模块。通过“岭南达人”“红棉精神——厚德教育专题活动”等课程,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和责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不断汲取岭南文化优秀精神特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确立成长目标与方向。厚德模块关注对中学生的德行培养,尤其重视学校德育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揽子的德育课程,包含:“南粤先贤”“责任、诚信、理想德育系列活动”“毕业班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厚德模块的落实,学校形成了“高一重在养成和礼仪教育、高二重在规范和责任教育、高三重在诚信和理想教育”的德育系列课程,并逐步形成德育系列化教案和校本教材。

物业管理企业的地区跨度很大,不同的市场环境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满足业主的需要,不同地区的监管模式和管理模式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运营机构就会错综复杂,没有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体系,成本监管难度很大。

(2)博学模块。博学模块重在“学习、感受”,让学生掌握岭南文化精粹,感悟古今中外的文化魅力,学习现代思维方法,了解现代科技,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该系列课程为校本专修课程,包括:“国学经典”“岭南文化探究”“岭南自然观察”“现代思维方法训练”等。“岭南文化探究”“岭南自然观察”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岭南自然、人文概况,从而产生了解、研究岭南自然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探究文化现实表现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国学经典”课程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思维方法训练”等方法指导课程全面提升学生自然探究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学生高阶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敏行模块。敏行模块强调“博学”基础上的“知行合一”,突出个性特长,彰显能力,积极参与行动与体验,充分利用周边大学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激发学生认识自我、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雅的生活品位,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素养。该系列课程为学生实践类专修课程,包括“岭南自然观察”“科技创客”“未来发明家”“现代天河实践活动系列”“模拟银行家”等。“岭南自然观察”以我校特色项目——广州市中学最大的观鸟社团“113号鸟舍”活动为核心,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学习观鸟基础知识“岭南鸟类观察”课程及其衍生课程“华南植物园植物识别”,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了解广州生态环境状况,知晓野外研究基本常识,让学生走进自然,和自然对话,在自然中沐浴成长。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是我校师生不断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实践成果,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的成长教育成果。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课程宗旨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努力把教育价值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从厚德、博学、敏行等方面开展科学教育,培育高中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实用的技能、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1]

3.创新之于课程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社团”模式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提出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具体包括: 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能力”[6]。它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拒绝传统、抽象的知识授受,提出“课程+社团”模式,培养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

华堂村所在的嵊州市是浙江丝蚕的主产地,历来是当地主要的传统农业项目,当地农户种桑养蚕十分普遍.解放前村内办有缫丝厂,加工当地农户丝蚕生产蚕丝.

(1)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开放性的课程超市。我校利用智慧校园,开发校园网络课程,使特色课程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建设基于智慧校园的学习网站,组建“课程超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由学校或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一些课程的学习。“课程超市”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课程设计的教学环境,结合课程适应的多样性、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选择目标,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实现掌握知识和技能、充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此同时,通过选择持久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发展目的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2)“课程+社团”模式是“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实践创新。我们学校组织了20多个与课程相对应的社团,通过社团模式营建自主的学习情境,促进获得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学校常规社团有观鸟社、植物社、航模社、无线电定向测试社、醒狮社、机器人社等。其中,荣获广州市十佳社团称号的“鸟舍”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学生观鸟社团,活动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远赴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连续4届获广州市中学户外观鸟大赛一等奖,荣获林业部“斯巴鲁”生态文明奖,中央电视台和各级电视台多次对“鸟舍”进行专题介绍。“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针对各个不同学科组建了形式多样的社团。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课程+社团”培养能力

学科社团培养能力语文经典诵读社熟悉经典、文化理解及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数学希望社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实践创新英语英语社语言能力、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国际文化理解物理无线电社、机器人社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学探究和交流能力化学格物致知社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育足球社、篮球社、醒狮社运动技能及体育实践与创新、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艺术合唱团、岭南艺术鉴赏艺术感知能力、审美情趣、创意表达、实践能力生物观鸟社走进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知行合一地理天文社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探究未知空间综合实践学农社文化的传承及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历史广府文化社传承文化,探索发现知行合一政治心理社、模拟银行家成长路上的困惑、心理反思、自我认识科技航模社、DI社团、科技创客探究、发现、科学精神信息技术智能空间计算思维、数据的运用和处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以“课程+社团” 模式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种模式为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搭建了丰富的学习平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这样才能培养中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创新之于课程评价:围绕核心素养,强调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强调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围绕核心素养三路出击,从学生发展评价、教师发展评价、课程发展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两部分。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积极的体验,素养得以提升,“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在课程评价中强调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强调每个成员的参与和同伴互评,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的多种方式,评价结果可供学生自我激励及进入下一年段后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体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的进步[2]

(2)基于教师发展的评价。教师发展的评价应以学生的积极发展为主要部分,在教学方案、教学设计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而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听课、评课、名师引领、专家诊断等,促使教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进而找到学科课程和核心素养融合的路径,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提高在“课程+社团”活动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不足已经成为限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青贮饲料为缓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关混合青贮发酵过程主要微生物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5-16],但有关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过程pH值和主要微生物变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的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为材料,研究分析混合青贮发酵过程pH值和主要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旨在为研究和开发优质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提供科学依据。

(3)基于课程发展的评价。我校邀请相关课程专家评估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强化课程内容组织科学化、生活化;教学过程设计重体验、探究;鼓励教育资源、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评价及时诊断发现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使课程不断完善。我们将核心素养与课程评价结合起来,建立适合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评估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是否达成[2]

三、“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践行反思

1.课程的国际化

基础教育特色课程的国际化,促使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国际化着力方向体现为学习借鉴先进国家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创新,汲取时代新知;站在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国际文化素养,创新建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进而提升特色课程的质量[7]

2.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综合素养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有与国家立德树人顶层设计一致的价值取向。二是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终身学习的习惯,随着大数据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应对海量的知识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挑战,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三是教师的专业化是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起点。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才能把最科学、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核心素养应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中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回答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创新,课程创新须学校教育者思考:如何将教育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如何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何使课程目标引领课程的开发。

2.报表填报不规范问题。一是建议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财政业务部门与预算编审部门之间沟通,以便在预算下达时就能保持口径一致,避免高校财务人员凭职业判断来填报。二是建议主管部门每年编制完决算报表后,组织编报者进行学习总结,指出不规范的地方及其原因,防止在下一年度会计核算中重复出错。三是建议建立决算报表员交流平台,就如何提高决算报表质量、报表数据分析应用等相关情况展开经验讨论,有利于统一和提升业务能力、操作技能。

[参 考 文 献]

[1] 曾建辉.“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4):36-37.

[2] 吕晓蕊.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 张铭凯,靳玉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6(5):71-75.

[4] RYCHEN D,SALGANIK L.Key Competenc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Well-Functioning Society[M].Hogrefe & Huber,Gottingen,2003.

[5]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6]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1-24.

[7] 苗宁礼. 课程国际化有哪些基本特征[N]. 中国教育报,2014-02-28(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顺峰中学为例1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如何打造特色课程?7位名校长来支招
任富恒:今天的校长,创新领导力是个必答题
职业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