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脑导水管支架植入术解决孤立性四脑室等复杂性脑积水

脑室内分隔(如中脑导水管梗阻,孤立四脑室等)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 lostomy,ETV)虽然是中脑导水管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在部分病例中,由于解剖原因,有可能导致术中无法有效造瘘;而在孤立四脑室的病例,单纯ETV并不能有效解除第四脑室的脑积水。而脑室腹腔分流术因分流管易堵塞与感染,且无法引流四脑室之脑脊液,也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从解剖学及生理学角度,中脑导水管支架植入术(Aqueduct Stent Placement,ASP)有可能沟通四脑室与侧脑室,如配合三脑室底造瘘或分流,则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脑室内分隔或孤立性四脑室伴脑积水这一难题。1920年,Dandy首次在脑室内植入一根从四脑室到中脑导水管的橡胶管,开启了ASP的先河,但该方法的指征和具体实施手段至今仍存在争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研究小组对该院自2009年至2014年的ASP手术进行了经验总结,探讨目前ASP手术的适应症、技术路线及临床经验,结果发表在2015年6月第10期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


该研究小组团队在10例患者中采用了中脑导水管支架植入术,其中8例是由于中脑导水管阻塞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包括3例脑室内肿瘤,2例脑室内囊肿,3例膜性或者炎性增生引起的导水管阻塞。本研究中,另有2例孤立性四脑室病人,其中1例由于Dandy-Walker畸形并中脑导水管梗阻,另1例由感染后四脑室流出道粘连引起。中脑导水管支架的放置采用两种方法,其中8例经内镜放置,2例于开放手术中在显微镜下放置。本研究中,无技术相关死亡率,所有患者脑积水症状在术后均有明显缓解。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未见脑积水复发。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之后自行好转;1例患者在术后4年出现支架轻度移位,但未见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


手术技巧


经内镜手术:全麻后,常规脑室内镜手术入路,中脑导水管成形后,内镜器械辅助下植入已准备好的导水管支架。导水管支架由脑室腹腔分流管脑室端根据术前MRI测得的从下髓帆到脑室内特定解剖标志(如室间孔或丘脑间联合)的距离修剪而成。


开放手术:于显微镜下行三脑室内肿瘤切除后,暴露导水管入口,在显微器械协助下植入导水管支架。


该小组对该院的ASP手术进行总结,认为目前ASP手术的适应症为:


  • 孤立四脑室并脑积水;

  • 中脑导水管阻塞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由于三脑室底解剖变异,三脑室底造瘘失败;

  • 因三脑室内肿瘤或者是炎性增生引起的中脑导水管阻塞,存在较高的三脑室底造瘘失败之风险。


该研究的结果初步证实了ASP手术用于解决复杂脑积水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治疗脑室内分隔等复杂脑积水的新的治疗方法。



图1. 一例Dandy-Walker畸形并孤立性四脑室患者。患者:9岁男性,以头痛为主诉症状;既往有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史,疗效欠佳;入院后行ASP 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并拔除分流管。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四脑室体积明显缩小。图A. 术前MRI图像提示中脑导水管阻塞以及孤立四脑室;图B. 术后MRI提示中脑导水管支架位置良好;图C. 三脑室底流空信号良好;图D. 中脑导水管支架;图E. 术中纤维软镜下可见中脑导水管内隔膜;图F. 中脑导水管成形后;图G. 中脑导水管支架植入后,硬质镜下检查支架表面侧孔在三脑室内;图H. 硬质镜下检查支架经中脑导水管通过室间孔延伸至侧脑室。


【Geng J, Wu D, Chen X, et al. Aqueduct Stent Placement: Indications, Techniqu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J]. WorldNeurosurg, 2015, 84(5): 1347-135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内镜下支架植入术治疗成人梗阻性脑积水
胎儿侧脑室的正常值以及脑积水的诊断与排除
孤立性第四脑室手术
梗阻型脑积水(中脑导水管狭窄)
先天性脑积水
脑室镜手术-视频详解---我的手术学习笔记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