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后的口干,除了秋燥,您还可能是吃多了

立秋后的口干,除了秋燥,您还可能是吃多了

                                                                      

原创 徐徐话健康

口咽干燥疑秋燥

这两天在门诊,遇到不少患者要来开一些滋阴润燥的小方子,原因无他:

“徐大夫,我想开点麦冬、百合一类润燥的药,这立秋一过,也太立竿见影了,立马就觉得开始口干了。”

看到这样的患者,其实我还是有点小高兴的,这证明大家开始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了,知道麦冬、百合一类的中药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改善秋燥引起的口干。

但是,立秋就会立刻出现秋燥的症状吗?出现口干就需要滋阴润燥吗?或许答案并不是这么简单。

初秋温燥易口干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

立秋后,进入了初秋时节。此时气温仍然居高,但空气中的湿度下降,闷热感减轻。一方面,人体受到余暑的影响,排汗仍然较多。另一方面,自然界空气的干燥,使得人体汗液等体液的蒸发速度变快。适应不及的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如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等被大家称之为“秋燥”的症状。

口干就是秋燥吗

秋燥会引起口干,那么口干就是秋燥吗?其实并非如此。

口干确实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秋季应肺,肺喜润而恶燥。因此秋燥最容易损伤肺津,引起口干的症状。

但“口”并不仅仅是肺的通道,也是胃的通道,与肺、胃的关系都很密切。除了肺津损伤以外,胃中津液相对不足时,同样也会有口干的症状。

当我们吃了过咸、过甜的食物之后,很多人就会出现明显的渴水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内的津液为了稀释糖、盐,过度消耗,导致了津液不足。当我们吃了辛辣、烧烤、油炸或是性质温热的食物后,很多人也会出现明显的口干口渴,这是因为食物辛燥的特性灼伤了津液,导致人体津液受损所致。

而在立秋之后,尤其是认真践行了“贴秋膘”这一习俗的朋友,还有可能因为脾胃经历了一夏的虐待,正处于虚弱的状态,又逢饮食太过厚腻难以消化,导致了饮食积滞,食火炼灼津液,导致津液受损而导致口干。

是口干还是唇干?

分辨到底是秋燥还是食积,其实也并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一下,所谓的口干,到底是“口干”还是“唇干”。

口干和唇干代表的问题其实并不相同。

口干,是指口腔之中津液不足,喜饮水的感受。口干大多是因为火热、燥邪损伤了津液。不论秋燥伤了肺津,还是饮食过度伤了胃阴,都可以通过滋阴润燥的方法来解决,如开篇那些滋阴润燥的小草药。

唇干,是指嘴唇干燥。有些朋友嘴唇干燥裂口,爆皮。唇干代表的问题其实是脾胃积热,再简单点说,就是吃多了,食积了,有胃火了。这就需要通过消食化积的药物来解决问题,比如大山楂丸、保和丸等,同时还需要几日饮食清淡,让脾胃得以休养生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调身养心话干燥
阎小萍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多认识一味本草,就多一份健康!
孩子嘴唇干,多喝水就好了吗?
形似麦苗的麦冬,能养肺阴、清胃火、润肠燥,秋冬季节最适合食用
天寒风大,嘴干唇裂,肤干爆皮,这几招让孩子“润”回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