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过渡期,班主任给孩子的好习惯一览表,请家长查收!
      面对一再延迟的开学,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又多了。
      开学延迟已成定局,除了要抓好学习,更要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可以收获很多,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们,利用这段时间帮孩子养成以下这六个好习惯,希望家长重视起来!
                                                        1
                                              管理时间的习惯
      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宝贵的。
      谁能将时间利用好,管理好,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谁就能做自己的主人。
      管理时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是一朝一夕之功。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形成时间的概念,有助于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进而学会安排、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一、学会和孩子沟通
      有些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差,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接受孩子的不足,和孩子一起找出最适合他的时间管理办法。
      二、在家给孩子定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可以给孩子定规矩。
      比如,吃饭时间控制在多少时间之内,做作业时间控制在多少时间之内,促使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连父母都没有很好的时间观念,那么孩子就很难培养管理时间的习惯。
      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自己先有管理时间的好习惯,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
                                             复习预习的习惯
      培养孩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十分重要。
      提前预习,可以把不知道的知识提炼出来,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加深印象,从而达到记忆深刻的效果。
      如果不提前预习,一脸懵逼地去听老师讲课,稍微听不懂就会打瞌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课后复习,能够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从听懂到会做,不会出现“一听就会,考试不对”的情况。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如何做好预习?
      建议每科花费5—10分钟去做课前预习,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大概了解有哪些内容就可以。
      提前做好预习科目计划,要对预习的内容在脑子中留下印象。
     提前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带着问题认真听课。
      二、如何做好复习?
      上完网课后,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复习,抓住课后的黄金5分钟,梳理总结课题上的知识点。
      对于一些理解程度不深、相对不弱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
      一个单元、一周下来,把知识点进行归类,使知识体系化,经常地复习以加深印象。
                                                        3
                                              课外阅读的习惯
      自2019年秋季起,新教改针对阅读的考察力度大幅增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应少于145万字。
      如果仅靠阅读小学语文课内篇目,连这个要求的一半都达不到,大量阅读肯定还得在课外。
      如果不想让孩子在阅读上吃亏,家长就要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根据兴趣选择书籍
      阅读,一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以此来增进孩子的阅读兴趣。
      家长不要一味地选择自己觉得有用的书籍强制孩子阅读,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后,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和习惯, 家长要在此基础上,为孩子选择最佳阅读时间。
      三、父母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如果你每天都抱着手机电脑,还想要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坚持阅读,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4                            
                                             坚持练字的习惯
       再不练字,孩子将无缘上大学。
       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写字工整的孩子,将在考试中占很大优势。
      书写工整的试卷,老师自然会手下留情,反之书写潦草的试卷,老师往往会多扣一两分。
      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书写问题,培养孩子坚持练字的好习惯。
      一、定时定量
      定时即每天规定的练字时间,可以是中午也可以是晚上,练字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
      定量即每天必须写够一定数量,三到五行就可以,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二、及时评改
      在孩子写字前,先给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在孩子写字后,要对他们的书写进行评改。
      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孩子才能及时改正,把字练得越来越好。
      三、以身作则
      最后,家长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陪同孩子一起练字。
      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练字,自己在一边玩游戏或者看电视。
                                                        5
                                              制定计划的习惯
      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
      多小的事情,都要让孩子有做计划的意识。
      这不仅是锻炼孩子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更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反之,孩子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那么做事就会像无头苍蝇,杂乱无章,到最后浪费时间,一事无成。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
      一、家长以身作则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个有计划的人。
      只有当家长本身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那么要求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愿意听。
      二、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根据孩子的特征,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下,和孩子一起制定适合他的计划。
      教会孩子制定计划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等等,最终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制定计划。
      三、及时调整计划
      计划毕竟是计划,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差距。
      因此要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及时调整计划。
                                                       6          
                                             参与家务的习惯
      曾有项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
      而且婚姻更幸福;同时,犯罪率是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都低!
      培养孩子,从做家务做起。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切不可过于溺爱孩子。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陪孩子一起做,让孩子学习并享受劳动的乐趣。
      二、家长应合理安排任务
      安排任务要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任务安排。
      孩子刚开始做家务必然是不熟练的,家长要降低标准要求孩子,只要孩子能完成就应该给予鼓励。
      三、最后要注意安全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拿取危险物品时,家长要替孩子拿,较大孩子可教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有位教育家说:“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终身。
      因此,家长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孩子好习惯!
      希望每个孩子在家都能养成好习惯,都能以最好的状态走进学校!
来源 | 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孩子的寒假好习惯一览表,请家长查收!(务必看一看)
温馨提示:暑假已过半,家长请督促孩子做好这五件事
孩子学习不好,作为家长您做到了吗?
教你3招,家长寒假这么样做,孩子开学成绩提升快
学霸的培养,离不开习惯的养成!家长要重视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