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资源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情境图

小学数学最吸引学生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情境图,同时为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不能合理利用情境图辅助教学,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不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使情境图失去应有的数学价值,课堂也失去应有的数学味。

如何有效地用好情境图呢?我认真地认识和审视教材中的情境图,同时反思自己的实践教学。我认为要用好情境图,用心地领会情境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地使用,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图的最大价值,使它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要用好主题图,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情境图,领会它的内涵,也要考虑怎样灵活使用,才能达到优化情境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几点有效的做法。

1.合理把握情境图的呈现方式。 

“情境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情境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情境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情境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图的呈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分层展示。 

挖掘出情境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教师可以按各个场景分批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2)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情境图”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处理,使原本静态的情境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拓展情境图的多样使用。  

不能单纯认为情境图的功能只用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结果学生仅仅是开头几分钟在情境中学习,剩余的时间就脱离情境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这不但让学生一下子觉得没了兴趣,还对教学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新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我们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情境图,并深入地领会情境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情境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境图的最大价值,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
突显生活经验,实施有效教学(广州市白云区远景小学 黄爱明)
葛东风:小学数学课中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运用研究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教学研究 - 首页
2009年盐城市小学数学“有效课堂”主题沙龙活动发言摘要(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